王耀武特赦后,周恩来找到他定居香港的女儿,妻子于海外提出离婚

史海任我行 2024-06-30 17:58:44

很多年以后,王鲁云仍然清晰记得1965年的一天,三十岁的她在接到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电话的时候,内心的喜悦激动,因为电话那头,费彝民告诉她,想不想去北京,和父亲王耀武见一面。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王鲁云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握着电话的那只手分明在颤抖,手心里全都是汗。想去,想去,她太想去了。

自1949年来到香港,她与父亲不相见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她日思夜想就是和父亲见一面,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叫王鲁云怎能不想去呢?她恨不得此刻就立即插上翅膀,飞到北京区,带着无尽的眼泪与思念,扑到父亲的怀里,好好哭一场。

听到王鲁云在电话那头肯定的回答后,费彝民又告诉她,请她去北京和父亲见面,是周总理特意安排的。

原来,当周总理得知王耀武的女儿还在香港的时候,他就有了想请王鲁云到北京和王耀武见面的想法,当然,这更是王耀武个人的强烈意愿。

只是,苦于找不到王鲁云的联系方式,周总理只好委托《大公报》社长费彝民代为寻找和转告。

对于王鲁云来说,这个电话让她悲欣交集,欢喜的当然是马上就可以与父亲相见;伤心的是,母亲郑宜兰早在六十年代初就带着王鲁云的哥哥弟弟们移居哥斯达黎加了,只留下了排行老三的王鲁云定居香港。

这期间,尤其让王鲁云难以接受的是,好不容易等到父亲劳改结束,王鲁云以为一家人从此可以团聚的时候,母亲却在此时提出了离婚,随后不久,就带着孩子们迁居哥斯达黎加。

留在香港的王鲁云,与香港当地一位银行家的公子黄振辉结婚,婚后,王鲁云和丈夫一道投身房地产,生儿育女。

这一次,在受到周总理的邀请后,王鲁云决定带上自己的女儿黄惠珍一道去北京看望父亲。多年不见,她急切想知道,父亲的模样是否苍老了,身体还健康否,精神状态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

带着无限关切,王鲁云和女儿匆匆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旅途。

这一次的相见,对于王鲁云以及女儿黄惠珍的思想触动很大,更让王鲁云后来在父亲离世近四十年后,决定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王耀武奖学金”,还特意说明道,该奖学金是颁给成绩优异的中国留学生的,同时规定,大陆学生优先,其次才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留学生。

身为国民党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王耀武的女儿,王鲁云为何要设立“王耀武奖学金”,又为何特别注明“大陆学生优先”呢?这其中,有没有受到父亲王耀武的影响?

这一切,都要从王耀武战斗的传奇一生说起。

战功赫赫

1924年就考入黄埔军校的王耀武,军校还未毕业,就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并且在第二次东征中作战勇敢,引人注目。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王耀武直接分配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团四连少尉排长。其后,在带兵驻守福州期间,福州地方法院法官郑推事对年轻有为的王耀武很是欣赏,遂将女儿郑宜兰许配给了他。

年幼的王鲁云记得,虽然母亲郑宜兰出生于家境优渥的南方显赫之家,但是对父亲体贴入微,总是在父亲征战归来,为出生于山东泰安的丈夫包上一顿美味的饺子。

从揉面调馅到制作蒸煮,她都一一亲自为之,尽管她对于吃饺子一点儿也提不起兴致。很多年以后,王鲁云仍然清晰记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温馨画面。

“每当父亲回家,母亲总是特别高兴。她会提前准备好新鲜的食材,亲手为父亲包上一顿美味的饺子。那时,家里总是充满了饺子的香味,那种温馨的氛围让人难以忘怀。”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在王鲁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戎马倥偬,整日行色匆匆。

1928年的第二次北伐,1930年的中原大战,王耀武都曾率部参加,且屡立奇功。1930年9月,王耀武升任独立三十二旅第一团上校团长。

1932年,王耀武在宜黄防守战中,坚守宜黄24天未被红军攻克,令蒋介石刮目相看。这年10月,蒋介石在南昌特意召见王耀武,对其慰勉嘉奖,同时升任王耀武为补充第一旅旅长,军衔为少将。

1934年11月,王耀武率领补充一旅与红十军在皖南谭家桥激战。此一战,让后来王耀武一生都引咎自责。因为在此次战役中,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二十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迫使红十军不得不重返赣东北根据地。

最重要的是,方志敏时任红十军政治委员、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而方志敏的主力部队就是在此战中被王耀武击溃的。

第二年11月,方志敏不幸被俘,后壮烈牺牲,和王耀武击溃其主力部队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晚年的王耀武曾特意撰写《阻击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一文,深自引咎。

蒋介石同样因为这一赫赫战功,升任王耀武担任第五十一师师长。

因为善打阵地战、歼灭战、夜战、反包围战,战场上的王耀武,敢打敢拼、雷厉风行,以至于军中流传着“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的顺口溜。

抗日战争期间,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从常德会战到长沙会战,各大著名抗日战役,王耀武都曾率部参战,与此同时,他也从五十一师师长升任七十四军军长,并且,因为捷报频传,他的七十四军还拥有了“抗日铁军”的光荣称号。

1945年,王耀武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四方面军总司令,蒋介石亲授青天白日勋章。这其中,上高会战和雪峰山战役尤其值得一说。

1941年初,历时25天之久的上高会战,王耀武亲率七十四军,在战场前沿阵地向日军发起七次反冲锋,最终顶住了日军的一次次疯狂进攻。此战共毙伤日军15000余人,被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1945年,担任国民党陆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的王耀武亲自指挥十八军、七十三军、七十四军、一百军、新六军等30万人马,与企图西进芷江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历时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国军队从最初的防御渐渐转为反攻,共毙伤敌28174人。王耀武也因此雪峰山一役,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身陷囹圄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蒋介石的一句“内战还是要打的”,让王耀武心内五味杂陈。他不想按照陈诚的指示去打内战,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军令。

1946年,王耀武奉命担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随后,他带着全家来到山东济南。彼时,才只有11岁的王鲁云在济南读小学。

一年后,预感到国民党必然溃败的王耀武,秘密安排家人前往青岛避难,后来,郑宜兰又带着孩子们去了上海。

1948年9月,在华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的联合进攻下,济南被成功占领,时任第二绥靖区司令兼山东保安司令的王耀武被俘。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成功占领省会城市,也预示着对蒋介石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刻到了。

王耀武被俘后,远在上海的郑宜兰收到了来自丈夫最后的嘱托,让他们去香港,不要去台湾。

就这样,王鲁云和母亲郑宜兰在无限忧伤和惶恐不安中匆匆来到香港,而他们的父亲则被作为战犯关进了北京功德林。

提及父亲被俘的往事,王鲁云感伤地说道:“1948年之后,我们就与父亲断了联系,直到1959年,我们才开始给父亲写信。”

这一年,一封从北京寄到香港的信件,辗转到达郑宜兰手中的时候,郑宜兰颤抖着双手打开那封信,看到王耀武已经被特赦,重获自由的时候,郑宜兰捧着那封信,失声痛哭起来。

在服刑改造的十年间,王耀武始终牢记毛主席的叮嘱和希望,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争取早日释放。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毛主席语重心长的话语,让王耀武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重获自由后,王耀武第一时间给在香港的妻子儿女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可是,令王耀武和女儿王鲁云没有想到的是,得知父亲获得特赦之后,郑宜兰做出了一个让他们怎么也想不通的决定,带着孩子们离开香港,前往哥斯达黎加。

“我是中国人”

六十年代,出狱的王耀武进入文史军事组,成为了一名文史专员,负责撰写北伐、抗日的等文史资料。

1964年,周总理对于王耀武等特赦人员作出指示,妻子在国外的可以接回国,在国内已离婚未改嫁者争取复婚。

此时的郑宜兰早已在哥斯达黎加定居,孩子们大多赴美留学,最终,王耀武在1965年,等来了唯一留在香港的女儿和外孙女。

王鲁云记得,到北京那日,天色是阴沉沉的,道路上的街景亦是一片灰暗之色。在一家宾馆的门前,她终于见到了近二十年未见一面,朝思暮想的父亲。

当看到年迈的父亲身穿厚重半旧的灰色大棉袄时,王鲁云的泪水夺眶而出,一声“爹爹”喊出口,她又一次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山东口音,泪如雨下。

这一次相见,王鲁云不但见到了父亲,还见到了杜聿明、宋希濂等多位“叔叔伯伯”们,他们都是看着王鲁云长大的长辈,王鲁云只觉内心伤感又温暖。

她去了附近的商店,给他们买来香烟、花生米和各类糖果,大家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王鲁云心里无限心疼。

“我给他们买烟、牙膏、肥皂、牙刷、花生米、糖果,这些都是在友谊商店买的。他们穿着人民装,拿着我送的这些礼物,高兴的不得了。”

当得知结婚成家的王鲁云已经生了三个女儿,王耀武拉着外孙女黄惠珍的小小的手,把眼睛望向女儿,小声问道,你生的三个女娃,没有生男孩,公公婆婆没有欺负你吧?

王耀武知道,香港人最重男嗣。王鲁云看着父亲,轻轻地摇了摇头,笑了。王耀武听罢,放下心来,又不禁无限爱怜地将外孙女儿轻轻揽入怀中。

这一次与父亲相见,王鲁云带着女儿,在北京住了整整一周,才恋恋不舍回到香港。

王鲁云走后,王耀武孤身一人留在大陆,就在这时,王耀武却等来妻子郑宜兰要和他离婚的消息,这让王耀武难以接受,本来想着一家人可以团聚,没想到妻子却如此决绝。

后来,王耀武又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周总理得知后,热心地替王耀武挑选了来自北京八十二女中一个名叫吴伯伦的女教师和他结为夫妇。

晚年的王耀武饮食起居都由吴伯伦悉心照料,直至1968年离世。

王耀武去世前,曾特意写信给香港的女儿王鲁云,请她一定要在自己走后照顾吴伯伦。

后来,王鲁云在父亲离开后,每个月都会按时给吴伯伦寄来生活费,一有时间,便会来到北京看望吴伯伦,直至吴伯伦因精神疾病离世。

1981年,73岁的郑宜兰在哥斯达黎加病逝。然而,他们的故事还没有完。

2006年,王鲁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设立“王耀武奖学金”,特意规定,奖学金优先发放给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其次才是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留学生。

面对记者的不解和询问,王鲁云简洁有力地回答道:“我的父亲埋在八宝山,我是中国人。”

其实,在王鲁云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一直对周总理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是周总理让她父女相见,是周总理让她的父亲晚年得到照料,是周总理始终记挂着她的父辈们。

对于周总理,她一直感恩在心,她想以这种方式,纪念父亲,回报祖国。

结语

王鲁云。她是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更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王耀武的女儿。

她的女儿黄惠珍,曾经担任两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在这一对特殊身份的母女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王耀武家国情怀的延续和传承。

27 阅读:5831
评论列表
  • 2024-07-01 11:53

    有爱国情怀,不愧是将门之后。

  • EDC-?? 26
    2024-07-01 01:15

    向王耀武父女致敬!感恩他们的爱国情怀!

  • 天空 23
    2024-07-01 07:44

    民族英雄,永留青史

  • Felice 18
    2024-07-01 11:46

    别忘了,那是抗战名将的后代,家族的遗传素质肯定不低

  • Enid-- 10
    2024-07-01 06:46

    好,尽管走错过路,但为国尽忠永远不错!!!

  • 2024-07-04 11:31

    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