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村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普通山村,村里的杨春玲和丈夫靠田里的微薄的收入,维持他们的家。杨春玲30岁那年,丈夫在山上劳作时,不幸出了意外,从山上摔下来成了残疾人,两年后,丈夫又因病去世了。
此后,杨春玲又当爹又当妈抚养着儿子张立华长得,后来带着儿子一起到了县城,靠打工挣钱供儿子读书,她希望儿子能够靠学习跳出农门。只是儿子张立华并没有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也不努力,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好,只能上一所普通职业高中。这所学校学风本来就差,张立华又整天跟着一帮人瞎混,还因为酗酒闹事被学校开除了。
张立华没有读书也不想回到农村,母亲杨春玲就带着他四处打工。开始那几年,杨春玲对儿子看得紧,管得严,不让他跟别人瞎混,而且两人一起打工挣钱,倒也相安无事。后来儿子谈了女朋友之后,杨春玲就贷款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子。
杨春玲没有想到,儿子结婚仅仅几天之后,因为一次喝多了酒,与人发生了争执,冲动之下就把对方捅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张立华后来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张立华入狱后,儿媳妇要卖房子还债,杨春玲说房子卖了家就没了,儿子终究还要回来的,欠的钱她还。儿媳妇见杨春玲固执,就去监狱和张立华离了婚,席卷了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远走高飞,把一套空荡荡的房子留给了杨春玲。
杨春玲觉得一个人住大房子太浪费,就把房子出租,自己在外面租了一间小房,开始了漫长的打工还贷生涯。
杨春玲的每一笔钱,她都会精心计划,大部分用于还债,小部分寄给狱中服刑的儿子花,极小一部分用于自己的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为了节约钱,杨春玲对自己的生活非常苛刻,馒头咸菜是他的主食,经常去菜市场捡一些菜叶、烂萝卜和藕结,洗一洗就成了他的美味佳肴。
多年如一日的艰苦生活,让杨春玲的身体也衰老得很快,腹部经常疼痛,她不敢上医院,怕查出病来。
因为身体弱,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敢再雇佣杨春玲,她只得离开了县城,前往广东打工。因为年龄偏大、身体弱,又没有技术专长,杨春玲能够选择的工作并不多,后来只能在一家餐馆里干杂活儿,帮忙处理潲水,这些活儿相对她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下苦力要轻松得多,但杨春玲还是常常感到吃力。
即便如此,杨春玲也一直咬牙坚持着,等待着儿子回归。而且,她担心儿子在监狱吃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儿子寄钱,还鼓励儿子好好改造,不用操心家里。
然而,长期超负荷劳动和营养不良,终于在杨春玲病倒路上。杨春玲被好心人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已是患肝癌,而且是晚期。面对这样的结果,杨春玲很坦然的接受了,毕竟这些年来,她靠着打工以及房租,已经将房贷全部还完,儿子新生之后也不用再担心没有一个家。
杨春玲舍不得花钱,自然也不会住院,也许感到自己的时日不会太多,杨春玲决定去监狱见儿子最后一面。杨春玲已忘了她有多少年没有见到儿子了,之前在县城打工时,杨春玲每半年去监狱看一次儿子,儿子就说她跑一趟得花钱,还不如把钱寄给她改善一下生活。杨春玲就一年去一次,可儿子依然是那种口气。
在老家时,杨春玲偶尔会收到儿子写的信,她识字不多,就请人读信,知道每次儿子写信几乎都是找她要钱,她就懒得让人读了,见了信就知道儿子要钱。杨春玲到广东打工之后,也没有再收到儿子的信,但是还会按时给儿子寄钱。
杨春玲最后一次去监狱见到儿子,已是好几年前的事情。那是她从广东回到老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监狱看儿子。儿子面对母亲杨春玲时,突然就哭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杨春玲衰老得连他都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杨春玲不知道,这些年在警官的教育下,儿子张立华的转变很大,几年前儿子就已写信告诉杨春玲,他能够通过在监狱劳动获得一定报酬,足够他在狱内的日常花销,根本不需要母亲再给他寄钱。
这些年,杨春玲寄给他的钱,他不仅没有用,还把自己的劳动报酬一起攒了起来,他想等杨春玲来了之后,一起带回家贴补家用。
杨春玲和儿子张立华半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几乎是在泪水中度过的。杨春玲没敢把自己患癌症的事情告诉儿子,却告诉儿子,房子的贷款都还完了,他回家不用担心没有去处。她以后还要去南方打工,一时半载是不会回来,让儿子好好保重身体。
杨春玲离开监狱时,警官把儿子杨立华积攒的钱交给了杨春玲,捧着那些钱,杨春玲感慨万千,心中又不免伤感起来,她甚至想,如果自己能够等待儿子回来,该有多好!
杨春玲回到老家白云村,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临终前,她请人找来了村支书,毫不隐瞒的把自己情况告诉给了他,还把存折让村支书转交给儿子,并拜托他别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告诉儿子。
再后来,张立华因为表现好,多次减刑,提前刑满释放。当他高高高兴的回到家,迎接他的并不是母亲杨春玲,而是白云村的村支书,村支书把杨春玲那些年所做的一切都告诉给了张立华,张立华才知道母亲杨春玲已去世好几年了,不禁双膝一软跪在地上,大声喊了一声“妈妈”,便泣不成声……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情感和故事所触动。而杨春玲老人的故事,无疑是一则令人感慨万分的佳话。她在 30 岁时失去丈夫,独自承担起抚养儿子的责任,为了儿子的幸福,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命运却对她如此不公,在她最需要儿子的时候,儿子却入狱服刑。但她并没有被打倒,反而用自己的坚强和爱,为儿子守护着一个家。
杨春玲老人的爱是无私的,她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杨立华抚养成人。为了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她不惜贷款,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她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毫无保留。
即使在儿子入狱后,她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工作,挣钱还房贷,为儿子寄钱,只为了让儿子出狱后有个家。她的爱是如此坚定,如此深沉,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在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时,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毅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她明白,儿子需要一个家,需要她的支持。因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要保住房子,让儿子有个归宿。这种坚守和责任感,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责任并非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
然而,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儿子的入狱,无疑是对杨春玲老人的巨大打击。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默默承受。她的坚强和乐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在困境中的不屈精神。
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社会应该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明白违法的后果,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杨立华在新婚之后与人发生争执,将人打成重伤被判刑入狱,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挫折。然而,母亲的爱和坚守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他出狱后得知母亲已经离世多年,内心必然充满了愧疚和自责。这也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影响自己,也会给家人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尊重法律,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杨春玲老人的故事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例子,她的爱、责任和坚守,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拥有爱和坚守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感恩他们的付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物质和利益所驱使,忘记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杨春玲老人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我们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力量,用爱去关爱他人,用责任去担当社会,用坚守去守护美好。我们以杨春玲老人的精神为榜样,珍惜家庭,珍惜家人,不违法犯罪,用爱和坚守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