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伙花13年,“救活”中国失传千年的传承,全世界仅他一人会

劲松娱谈 2024-09-08 09:01:49

龙鳞装,中华文明中渐渐失落的瑰宝,却不曾想一个从印刷协会走出的青年,花费十数年光阴将其从没落中拉了出来,摆到世人的面前。

2022年在央视镜头下,功成名就的张晓栋褪去了青涩,留了长发、蓄了胡子,配上宽松的衣衫,神态自若的诉说自己与龙鳞装的缘分,任谁瞧了都忍不住叫一声大师。

而当目光落在其作品上时,人们便又会惊叹这简直就是艺术品!

譬如绝美的《三十二篆金刚经》,217张书页铺展开来,足有八米。随风翻动之时,字与画交织,浑然天成,了无人为痕迹。

据张晓栋透露,当他拿着这作品给师傅看时,对方宛若兴奋的孩童,感叹这就是最美的书。

而且张晓栋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并未将自己的工作只定义为复原龙鳞装,而是尝试不断创新。

像为了增强观赏性,他在书口处弄上了插画。还将龙鳞装和经折装进行融合,独创了经龙装,把红楼梦完美的展示出来。

后来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再度创新,“千叶”就此诞生,其制作的《千里江山图》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这一切都有着昂贵的代价,张晓栋的十几年的光阴,还有足以堆满整个屋子的废稿,都为龙鳞装添上了人性的注脚。

《当幸福来敲门》里有个片段,男主克里斯被车撞,慌忙找自己被撞掉的皮鞋,别人让他去医院,他却高喊自己在迪安·维特公司实习,忙的很。

因为这是他的信仰,高级公司、高额工资,都为幸福指明了道路。

而张晓栋同样被“生活”这辆大车撞了,他原可以避免,但从2008年的某天起,他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将其带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

那天上班回来的张晓栋随手翻开《古籍版本鉴定丛谈》,想着用来解解乏,扫去这日复一日工作带来的暮气。

正翻看着,龙鳞装便跃入眼帘,张晓栋读完就深感惊艳,在这处着了迷。

没想到唐朝便有了这等技艺,制作了这般卷轴到册页的过渡载体,一种精美的装帧形式。其纸页布置,一翻开便如灵性的凤尾,又似盘身的真龙,观赏性极强。

他捧着书,脑子里翻涌着有关于龙鳞装的信息,实在没想到如此艺术竟已失传,思索间一颗种子便在心里开始萌芽。

想自己一天到晚就是印刷协会和家来回跑,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许了他安稳,却也折断了他的翅膀。

而看着那精美的龙鳞装,张晓栋能感受到一股无与伦比的美,与此同时生出了难以言喻的热爱。

他忆起自己当留守儿童的那段日子,把父母留下的书读了又读,便想着如《红楼梦》这般中国文学经典,不用龙鳞装展示实在可惜。

于是心中那颗种子终于冒了出来,细看原是颗火种,竟叫他涌出了18岁少年才有的风采。

我要成为复原龙鳞装的第一人!

张晓栋暗暗下了决心,毅然摆脱那寡淡的生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收拾行李开始北漂,朝着自己的梦想狂奔。

但等着张晓栋的不是一飞冲天,而是十数年的沉寂。

这般技艺之所以失传,便在于其复原极度困难,五十余道步骤,一步错便会疯狂叠加,在书口误差中,零点几毫米会在最后叠加成几厘米的误差,直接前功尽弃。

前人都束手无策的难题,张晓栋一个刚入门的小白更是摸不着头脑,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纵是千里马也无法抬蹄疾驰,他也需要师傅指点明津。

于是其来到故宫博物院,找这个专家,会那个学者,还访了泰斗人物吕敬人,硬是叫他寻到了一群伯乐!

不过他依旧是一个孤勇者,吃着饼和咸菜,于这条路上踽踽独行。好在其真的很争气,踏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在威尼斯的一次展览里,他的作品就静静躺在一处,无须言语,那精美的做工就把不少外国人吸引了过来。

哪怕言语不通,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却是相通的,外国人转了一圈还是忍不住感慨,就算看不懂字,也觉得这个作品是最好的。

有聪明的网友就指出,相比格式化的去传播中华文化,其实像张晓栋这种“文化溢出”的方式更可取。

如果非要做类比的话,可以联想到黑神话悟空这款火爆全球的中国游戏,二者都没有去迎合欧美,在里面加什么英文。

而是就弄纯粹的中华文化,加上极度精美的制作,令作品异常饱满,由内而外的自动散发魅力。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