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众所周知的是,蒋氏的用人标准是“黄、浙、陆、一”,只要占了这四条中的任何一条,就会晋升有望。如果符合多条,那就要恭喜你了,注定会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这也不奇怪,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蒋氏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如阎锡山,仅信任山西人,尤其是信任五台人。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自蒋氏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开始,浙江籍的学生就蜂拥而入黄埔。这其中固然有一大批想要报效国家的青年在内,但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借助和老蒋的大同乡、小同乡关系谋求一条晋身之路的人也不在少数。
就以黄埔1期到6期入学的11000余名学生为例,湖南籍的学生有3666人,广东籍的学生有1332人,浙江籍的学生占了949人,三个省就占了整个黄埔生入学率的近百分之五十五。
湖南人武勇,自曾国藩创建湘军开始,就有了“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入黄埔的人数多很正常;广东是革 命的摇篮,又是黄埔军校所在地,人数多也很正常。
可浙江自古以来就不是出兵的地方,入黄埔的人数竟然排在了第3位。而在黄埔1期入学的37名浙江籍学生中,籍贯是浙江奉化的就达到了10人。这其中如果说没有蒋氏在黄埔当校长的成分在内,相信没人会相信。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黄埔1期到6期的这11000余名学生中,一直跟随蒋氏,后来被授予将官军衔的共有681人。虽然浙江籍的将级军官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可浙江诸暨一地的将级军官数量就达到了150名,浙江其他各地的毕业于黄埔的将级军官数量究竟有多少,可想而知。
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浙江籍的黄埔1期到6期毕业生,除非战死或脱离部队,否则,都能成为将军。保守估计,也应该占这681名将级军官的一半。
这可是个惊人的数字!
难道浙江由文化荟萃之地变为武勇之乡了?
其实,这都是裙带,而且还是很严重的裙带关系。
陈诚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这些人并不见得都是蒋氏一手提拔起来的。可蒋氏有帮手啊!
在蒋氏的黄埔嫡系部队中,共有4大派系,分别是何应钦派系、陈诚派系、胡宗南派系和汤恩伯派系。
这其中,陈诚(青田人)、胡宗南(镇海人)和汤恩伯(武义人)都是浙江人。他们三人手中握有的兵权几乎占了当时蒋系部队的6成。
除几支被蒋氏直辖的部队,如杜聿明的第5军、关麟征的第52军和王耀武的第74军外,黄埔1~6期的浙江籍毕业生几乎都在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这三个派系中服役。再加上如蒋鼎文这种浙江诸暨籍的大佬帮忙,浙江籍黄埔生的升迁自然一路通畅。
可是,浙江籍黄埔生的将级军官虽然很多,可却没有出一位名将,这不得不说是个怪事。
很多人会说,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等人难道不是名将吗?
严格来说,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三人能够自成派系,自然有其本领。但要论指挥作战的本事,除汤恩伯稍好之外,其他二人根本谈不上名将。
自清末开始,中国的军事开始了由冷兵器时代向热 兵器时代转变。
兵器的换代,自然也带动着战术的变化。陈诚就学的保定军官学校虽然拥有像蒋百里这种军事理论家,但学校传授的战术并不是当时先进的战术。
这是因为,学校教官的来源要么出自旧式部队,要么就是一些关系户,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多。而外聘的外籍教官又不肯把当时先进的战术传授给中国学生。
就以日籍教官为例,别说他们是受聘于保定军官学校,就算是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的中国籍学生也是和日本学生分班上课,他们生怕先进的战术让中国学生学去。
兼之陈诚在保定军官学校学的是炮兵,对步兵战术并不是很精通,虽然后来一路升迁,但是他的军事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
可由于当时的军阀部下的将领们所学的战术都差不多,虽然手中拿着热 兵器,但打得仍然是冷兵器时期的仗。只要谁敢拼命,谁的装备水平强,谁的后勤物资供应的上,谁就能打胜仗。
因此,陈诚在跟随蒋氏的时期,一路打胜仗,一路升迁,虽然赢得了莫大的名声,但实际上指挥能力很一般。因此,把陈诚视为名将,就显得过于谄媚了。
再来说胡宗南。
胡宗南虽然号称是蒋氏得意的学生,但这指的是他在追随蒋氏方面的,而不是他的指挥能力有多强,让蒋氏感到“得意”。
抗战时期,胡宗南仅参加了两次大型会战。一是淞沪会战,二是武汉会战的北线战事。
淞沪会战就不说了,这是蒋氏按照蒋百里的谋划故意给日军挖的一个坑,虽然伤亡巨大,但却成功地把日军主力拖入了南方河网地带,在战略上是成功的。胡宗南虽然在此役无功,但也无过。
而在武汉会战的北线战事中,胡宗南却因为擅自放弃信阳,几乎把江北战场的中国部队陷入被合围的危险。也因此,武汉会战只得草草结束。
通过此役,暴露了胡宗南为了保存实力,甚至不惜把友军推向深渊的丑恶嘴脸。
在内战时期,胡宗南的表现同样糟糕。他拥有装备精良的30余万大军对付彭总西野的3万余人马,却屡屡吃亏。就连当时比较先进的“滚筒式”战法在他的手中也不灵光。虽然几个军的部队看起来声势浩大,但仅有其形,却无其神,除在彭总后面吃灰之外,毫无所得。
就连蒋军内部将领都对胡宗南的指挥能力嗤之以鼻,认为胡宗南充其量就是个团长的水平。
因此,把胡宗南奉为名将,恐怕就不是谄媚了,而是在恶心人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对于陈诚和胡宗南,汤恩伯的战术水平则要高很多。很多人都在诟病汤恩伯在台儿庄会战期间,手握重兵却迟迟不动,以至于让防守台儿庄的第2集团军伤亡惨重,有故意借日军之手来消耗友军的嫌疑。
不得不说,汤恩伯确实有这种嫌疑,因为这是蒋氏的既定政策。可汤恩伯这种做,也有他的考虑。
日军第十师团攻击台儿庄前期,第2集团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仍有余力,而日军也同样如此。如果汤恩伯在李宗仁命令他救援台儿庄的时候就立即出兵,就会与战力并没有受到多大削弱的第十师团打一场硬仗。
可如此一来,台儿庄战役就不会打成一场歼灭战,而是击溃战了。
因此,汤恩伯在李宗仁第2次强令下出兵,从时机上来说恰到好处。正好在日军矶谷师团进退不能之时狠狠地给日军来了一击侧击。
在战术的运用上,汤恩伯是成功的。虽然代价是惨重的,让第2集团军伤亡殆尽。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的失误在于并没有乘胜追击,对矶谷师团残部发起攻击,以至于让日军援兵赶到与矶谷师团合流,丧失了歼灭矶谷师团的好时机。
在随后的徐州会战和随枣会战中,汤恩伯都有上佳表现,一度让日军对其感到畏惧,视为大敌。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汤恩伯或许会成为浙江籍的一位名将,可自随枣会战之后,汤恩伯的心思就没再用在战场上,而是用在了抓兵权,搞地盘身上。
尤其在被蒋氏任命为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后,汤恩伯更是骄狂异常,连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也不放在眼里。
当时,汤恩伯的心思都用在如何巴结蒋氏和重庆方面的那些大员身上,丧失了成为名将的机会。
总而言之,陈诚、胡宗南、汤恩伯这三位浙江籍的军中大佬,共同点是抓兵权、抢地盘,以期利用兵权为资本,谋求在其他方面的更进一步。
除这三位浙江籍的大佬外,毕业于黄埔的浙江籍学生的又如何呢?
俞济时,蒋氏外甥,曾经担任第74军军长,可以算是第74军的创始人。
可俞济时大多时候都是担任蒋氏的大卫士,对于领兵打仗并非很擅长。
虽然俞济时参加了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也在战场上负过重伤,可指挥却差强人意。他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依仗蒋氏外甥身份和大卫士的一种骄狂。
俞济时生性凉薄,带兵有威无恩,部下对他并非心悦诚服。俞济时也知道,他不太适合在军中发展。因此,在武汉会战之后,他就辞去了74军军长的职务,仍然回到蒋氏身边去当一个大卫士了。
要说其他浙江籍的黄埔将领,邱清泉是一位可以被视为“准名将”的人物。
汤恩伯 图片来自网络
一般人都以为,邱清泉绰号“邱疯子”,一定是一个粗鲁无文的人,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邱清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
抗战爆发后,邱清泉担任第200师师长,参加了兰封会战。可由于桂永清的临战退却,大好局面毁于一旦。邱清泉虽然也参战,但由于仅带了一个连的坦克和装甲车,并没有发挥出太大作用。
让邱清泉声名鹊起的是在昆仑关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邱清泉的新编22师的任务是负责阻击由南宁通往昆仑关的日军援兵。
新编22师在邱清泉和副师长廖耀湘的指挥下,兵分数路,多次出击,把日军援兵阻击在路上,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可由于邱清泉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战车速度过快,加上路况不好,翻了车,身负重伤。
也由此,邱清泉得了一个“邱疯子”的绰号。
邱清泉作战勇猛,也有头脑和战术思想,在这一点上和关麟征比较像。可邱清泉的逆商不高,也就是抗挫折的能力不强,遇到困境的时候要么过于激进,要么过于悲观,这就制约了他成为名将的可能。
至于其他浙江籍的黄埔学生,都没有太大发展。像奉化籍的蒋孝先、诸暨籍的周振强等1期毕业生都是如此。
这其中的原因是:
其一、确实没有名将的资质。
其二、上面有人罩着,根本就不用在战场上拼命,主要按部就班在部队中熬资历,就会升迁。
而其他省籍的黄埔生们就没有他们这么好的待遇了。
就以蒋系部队的所谓“五大主力”为例,5位主将中,仅有胡琏是陈诚派系的干将,还是陕西人。其他4人杜聿明、张灵甫、廖耀湘、孙立人都不曾进入任何一个派系,都不是浙江籍。
上面没有人罩着,在部队中的升迁和发展全部要靠自己的努力。
压力大是好事。他们为了升迁,只能依靠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这也变相激励着这批人不断研究战略战术,并在战场上表现自己,从而达到进入蒋氏视野,进而获得提拔的目的。
在蒋系部队的将领中,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三大派系中的将领无一位名将,不仅仅是浙江籍的,其他省籍的同样如此。而且,进入三大派系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虽然可以保你有兵带,有将军当,可要想出头,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在人家锅里吃饭,表现得太好,难道还要强出头,另树一帜不成?
而那些没有根底的“草根”将领却以自己在战争中的表现征服了蒋氏,如杜聿明、关麟征、廖耀湘、孙立人、张灵甫、王耀武等人皆是如此。
这种现象在内战时期表现得尤其突出,我们耳熟能详的,在内战战场有所表现的蒋军将领们都是这批当年的“草根”将领,浙江籍的黄埔虽然人数众多,但无一人能够独当一面。这不得说是蒋系部队三大派系的悲哀。
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话了,“温室里长不了大树”?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