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坏孩子”这句话是我认识嘟嘟开始就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后来才知道嘟嘟是小区林先生的孩子,因工作比较忙,平时看嘟嘟的重任落在了林太太一人身上。
可能家里家外的事情,都需要她一个人忙,好几次都听到她冲嘟嘟嚷:“你真烦人,干什么都慢吞吞,又笨又傻,再这样我就把你送走。”顺着话也跟她聊过两次,但严重影响到邻里关系,也就没人愿意多说,只是大家对嘟嘟会格外疼惜。
父母的“羞辱”教育,是毁掉孩子最快的方法我看到过一位家长的留言:“动不动就说不能打骂孩子,会伤害自尊,那这孩子没法管了,出去混吧,外面不会伤自尊”。教育孩子不是赌气的事情,而是需要爸妈有足够的耐心。家长自以为一句话没什么关系,但那些话积累起来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他”。尤其是父母的羞辱更具破坏性,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安全感的来源,是孩子的底气与依靠。
若最亲近、信任的人对孩子进行羞辱,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爸妈都不喜欢我,我一定很差劲”,这种想法会一直伴随孩子成长。
你发现了吗?经常被羞辱的孩子会有两种极端的性格,要么极度自卑,要么极度自私暴躁。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童年被父母羞辱的孩子,长大会产生变态心理,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来获得内心的满足。
蒙特梭利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这不是简单的理论,而是经过对现实中孩子成长经历所得出的结论。
看过一则欣慰,一个女孩因为母亲催婚而坐在13楼外欲轻生。母亲表示,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具体缘由没有透露,但从女孩的过激的举动来看,妈妈的那几句话不简单。
心理学家说,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有了被尊重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强。
近些年,因父母“出口成章”的羞辱,选择轻生的孩子不在少数,后经调查发现这些孩子都在长期的压抑中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可见,父母或者亲近之人的羞辱,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孩子的成长需要认同哈佛医学院相关的专家团队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父母经常打压辱骂孩子,即使事后父母再温情脉脉地去安抚、弥补,孩子心中的伤害也无法烟消云散。事实证明羞辱并不能激发孩子使他进步,反而会严重的伤害心灵以及大脑发展。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更需要认同感。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因作文思路不同,被老师罚说:“郑渊洁是班上最没有出息的人”,这让他很没面子,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10个拉炮,嘴上念着:“郑渊洁最没出息……”,将10个拉炮捻成了一股绳就引爆了。结果他彻底激怒老师,被开除了。
父亲面对“犯错”严重的儿子没有责怪,而是告诉他:“没关系,爸教你”。在那个教育固化的年代,郑渊洁的父亲能够给予儿子认同感,是十分珍贵伟大的事情。正是因为父亲的认同与支持,才有了佳作万千的“童话大王”。
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家经常被骂被羞辱的孩子,25.7%会表现出自卑,22.1%表现出冷酷, 而56.5%则性格暴躁。
相反那些被爸妈认同的孩子,他们自信善良,乐观开朗,得到了很好的成长。父母管教孩子的目的,不是让他因羞辱而感到内疚从而改正缺点,而是接纳认同孩子,让他在积极鼓励中变得更好。
夸赞比羞辱更有效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一直坚信这句话,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常适当的夸赞孩子。夸奖不是随意表达自己的感受,那样对孩子来说过于敷衍。
首先,夸奖孩子要恰如其分,不能过于夸大事实。
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过分的夸奖,鼓励会蒙蔽孩子的双眼,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养成骄傲自大的性格,而是真诚的给孩子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
其次,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给孩子积极心理暗示的同时,让孩子积极改正缺点,赞美和批评相结合,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有足够的动力,同时也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布兰特在《自尊心理学》中提到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积极的态度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想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Tips:父母们,学会夸赞要比你的“羞辱”教育效果更好。
《麦田守望者》中提到:“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守望。恰当地放手,倾情地守望,才是我们能给的最好的爱。”
而且,“羞辱”就像一面镜子,你在利用自己父母威严训斥孩子时,也在照出你的道德层次和人生态度。
凌晨妈妈来叨叨:
父母羞辱孩子,特别是公开羞辱,对孩子的影响极其严重,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你想要一个性格极端的孩子,还是活泼乖巧的孩子,相信家长都会选择后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