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必隆党附鳌拜构陷忠良为何能逃一死?就事论事,康熙真动不了他

梦里花落懂秋意 2024-12-13 10:56:18

康熙皇帝擒鳌拜之后,诸王九卿会议对其党羽进行治罪,名单中有两个人赫然在列,一个是班布尔善,另一个是遏必隆。最初拟定的意见是班布尔善被革除宗籍处以绞刑,遏必隆夺爵论死罪。

但是最终的结果令人颇为意外,遏必隆侥幸逃过死罪,班布尔善则按原议执行。按说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出身比遏必隆硬多了。为什么康熙对自己的伯父不容情,反而对遏必隆网开一面呢?

还别说,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康熙能动得了班布尔善,却未必动得了遏必隆。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钮钴禄氏家族势力太大

班布尔善是宗室不假,但他父亲塔拜是庶妃所生,在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地位不高,仅封了一个三等辅国将军,班布尔善跟随多尔衮入关略有微功,爵位也不过是辅国公。所以康熙杀这样一个伯父,根本没有什么顾虑。

遏必隆就不同了,他是开国功臣额亦都的幼子。额亦都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创业的,以勇猛敢战闻名,最擅长以少胜多,可以说后金政权的建立额亦都是最大的功臣。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以及诸贝勒对他的军功和威望都是高度认可的。

天命六年额亦都病逝,皇太极即位后将其配享太庙,与另一个开国功臣费英东的牌位分列努尔哈赤左右,并追封为弘毅公。

额亦都生了16个儿子,有7个在后金、清前期的军事、政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八子图尔格功勋最著,世爵累进三等公;第十子伊尔登多次受太宗、世祖奖赏,累进二等伯;第十六子遏必隆为康熙朝辅政大臣,赐爵一等公。

一个家族两代人就出了三公一伯,不可谓不显赫。额亦都死后遏必隆继承了钮钴禄氏家族的基业。虽然遏必隆是异姓,但论血缘关系,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女儿,身上流着一半爱新觉罗氏的血液。

康熙四大辅臣中的索尼、鳌拜比遏必隆年长,入关之前他们的军功威望都要比遏必隆高。而且在福临即位时,索尼、鳌拜是出了大力的,这也是他们能成为康熙朝四大辅臣的资本。

遏必隆之所以能跻身辅臣行列,完全得益于他是额亦都的儿子、钮钴禄氏家族的当家人。从顺治帝去世后的局面来看,既然选择了异姓大臣辅政,就不可能将实力最大的钮钴禄氏排除在外。

实际上遏必隆个人能力平平,他党附鳌拜本身已是死罪,且为圈地事杀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纯属是构陷忠良,更是罪上加罪。

遏必隆不是不该死,而是康熙对钮钴禄氏家族颇为忌惮。当然,康熙当时的年龄不过才十几岁,尚无执政经验,在处理遏必隆一事上,康熙帝应该是按照孝庄文皇后的意思行事的。

满洲的基本盘太小遏必隆还不能死

清王朝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入关之初人口不足百万,爱新觉罗氏家族人数更少。王朝的统治必须依赖异姓贵族的支持,而异姓贵族也就是打天下的那几家,一双手大致就能数得过来。

如果康熙帝和孝庄文皇后按照诸位九卿的建议,将遏必隆处死,那么其负面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要知道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尚不稳固,南方还有不少省份活跃中抗清势力,云南、广东、福建更有三藩坐镇,对刚刚亲政的康熙帝未必真心臣服。

钮钴禄氏以军功起家,其家族成员大部分都在朝中或军中担任要职,比如遏必隆侄儿拉哈达时任吏部尚书、镶黄旗满洲都统;另一个侄儿瓦岱正在前线军中,后来成了平叛吴三桂的主将之一。

可以这么说,康熙初年的朝堂内外钮钴禄氏家族成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遏必隆作为钮钴禄氏的当家人,如果被处死,那么就是康熙就是自掘根基,不仅钮钴禄氏会对朝廷不满,而且其他异姓贵族的忠诚度也会大打折扣。

遏必隆不仅不能死,康熙帝和孝庄反而还要拉拢。就在遏必隆被革职的第二年,康熙就恢复了他的爵位,理由很简单,谕旨中说:“念其是世祖顾命大臣,且又是勋臣额亦都之子,仍复一等公爵。”

遏必隆死于康熙十三年,三年后他的女儿晋封为皇后,即孝昭仁皇后。另一个女儿于康熙二十年被封为贵妃,即皇十子胤?生母温僖贵妃。

不仅如此为了褒奖钮钴禄氏家族之功,遏必隆死后他生前所用的配刀被收藏宫中,称为“遏必隆刀”。

乾隆时期第一次金川之役,乾隆帝特赐遏必隆之孙讷亲遏必隆刀,希望他旗开得胜不负先祖之风;咸丰时期,金田起义爆发后,特赐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遏必隆刀,以期得胜回朝。

自康熙以后,钮钴禄氏家族一直恩宠不断,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帝的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丰帝孝贞显皇后等,皆出自钮钴禄氏家族。所以清代官方史料中称钮钴禄氏家族为“凤巢之家”,意思就是盛产皇后。

备注:诸位读者朋友如果有对清代人物、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需要了解的,可以在评论区直接出题,御史将根据命题创作相关内容,旨在相互学习探讨。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