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花儿会,原汁原味原生态,错过了真要后悔一辈子

陇史文元 2024-05-23 11:49:43

甘肃花儿会

“花儿”又叫“少年”,俗称“野曲”。是流传于甘、青、宁、新四省区民间的汉、回、土、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藏等民族中,具有独特高原情韵的一种民歌。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格律严谨,歌词优美,曲调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在甘肃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类。

临夏花儿,分为“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源于 “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传于西北。民间谚语中就有“陕西的乱弹(秦腔)、河州的少年”之说,“河州花儿”的影响可见一斑。从保留的音调、早期唱词和遗留的民俗等分析,河州花儿由古代羌、汉民族民歌融合而具雏形,后经回、东乡、保安、撒拉、土等民族的演唱日趋成熟,成为流传西北被十多个少数民族喜爱的山歌。

各族人民用高亢豪放的歌喉和智慧的心血培育了花儿,花儿也作为劳动人民心中的歌,漫唱在翠绿葱茏的无际田野里;飘荡在突兀陡峻的深山密林中,飞扬在石破天惊的黄河水弦上;应响在举世瞩目的丝绸古道间。许多规模盛大的花儿会场,更使各路花儿交融荟萃,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一首首散发着花儿馨香旋律争奇斗艳,人们用花儿倾吐着对幸福生活与爱情的美好向往。

  河州花儿的唱词格律奇特,一、三句是十个字,单字尾;二、四句是八个字,双字尾。整个唱词的三音节节奏和尾字的单、双字尾变化,使花儿的唱词节奏明显、富有变化。它曲调悠扬、高亢、奔放。且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

由于各个民族语言、音调等的相互影响,产生了“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者摘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的单、双字尾唱词。曲调悠扬,异彩纷呈。“花儿”的曲令一般多用地名或形象化词语命名,多用形象比喻和衬词衬句,比兴起来,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方言特点,这就是“令”。如“河州大令”、“水红花令”、“大眼睛令”、“下四川令”、“尕马令”、“脚户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撒拉令”、“保安令”等。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达四十余种。

河州花儿语言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一首“花儿”的曲令是由起音、上乐句、连接性衬句、下乐句和落音五部分组成,起音也叫引子,指歌唱开始的呼唤性衬词开腔。  河州花儿音域宽阔,跳跃幅度大,大量使用四度跳进,常见曲谱中“2552”或“3663”式,而且有相当多的跳进七度、八度,甚至十度以上,和大幅度下跳,有“尖音”、“苍音”、“尖苍音”三种唱法。给“花儿”带来一种独有的艺术魅力。

花儿的演唱会场,传统谓“唱山”或“山场”,把参加花儿会叫“浪山场”。耸立在临夏州和政县陡石关口的松鸣岩花儿会,是河州花儿的传统会场。这里四峰并峙,古松参天,野牡丹开满山坡。据记载,明代开始建寺,先后修了玉皇阁、菩萨大殿、独岗寺等庙宇。每年“四月八”(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佛教的龙华大会,“花儿会”也由此而兴起,到清代是已颇有名气,陇人祁魁元“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听罢独徘徊”的诗句是当时真实的写照。花儿会上以男女对唱、齐唱为主,常用咪咪、唢呐、四弦子等乐器伴奏。赴会的多为临夏、定西、甘南等地区的各族群众。

说起花儿会,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松鸣岩的河滩开满了多姿的牡丹。有位猎人经过这里,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河边洗浴、唱歌,猎人被婉转甜美的歌声迷住了,就躲在树林里悄悄的学,还情不自禁的唱出了声音。姑娘听见有人,急忙往山后跑,猎人追到山坡树林的时候不见了姑娘,山腰里却传来姑娘的歌声,猎人赶到山腰时,歌声又在山顶响起,猎人翻越山岭赶到山顶的时候,从山脚下、山腰上、山顶上都传出了姑娘美妙的歌声。猎人再也没有找到姑娘,只好唱着学会的山歌回到了村庄。

  当猎人把自己的奇遇告诉乡亲们,把学到的山歌教给大家唱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那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传歌的,于是就在松明岩修起了菩萨大殿,在每年猎人遇到仙女的那一天——农历4月28日,众乡亲便来到菩萨大殿下面的山坡上,演唱仙女传下来的歌。此后,在每年的这一天,从滚滚黄河黄岸到壮丽积石雄关,从滔滔大夏河畔到巍巍太子山麓,人民处处都能听到特色鲜明、旋律悠扬的临夏花儿。  直到今天,当地的群众中还流传着“松明岩的神仙爱唱歌,就爱听人们的牡丹”的说法。因为这里野牡丹多,人们把唱“花儿”也有叫“唱牡丹”的。当地至今还保存着“到松明岩可以不烧香,但一定要漫花儿”的习俗,人们想用花儿敬给仙女,以讨得仙女的欢心,保佑自己。

“花儿”堪称为临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2004年10月,临夏回族自治州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了“中国花儿之乡”称号,临夏州的康乐县、和政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临夏人民把“花儿”唱红了!

为了更好的发掘、保护和宣传临夏“花儿”艺术,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先后出版了有关于花儿的多部专著,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花儿歌手。

岷县古称岷(泯)州、临洮,包括今天迭部、宕昌很多地方,是当时甘南地区最大的一个行政县,也是甘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洮岷花儿”的故乡。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浓缩洗炼,创作出了大量内容丰富、取材生动、意味隽永、节奏鲜明、韵律高亢、演唱豪放等易编、易唱、易记、易传的“花儿”,进入农历五月,山花烂漫,正是洮岷“花儿”艳丽的季节,山川原野处飘荡着“花儿”的旋律,不论是吆羊赶马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故岷州有五月“花儿海”之称。以五月十二日维新乡的元山高庙“花儿”会为主,有小寨乡的出扎会、锁子滩会、中寨乡的古城会、牧场滩会以及西江乡的法藏寺会等四十多处花儿会场先后拉开帷幕。“花儿”遍及全县18个乡镇的山山岭岭,沟沟洼洼。

洮岷花儿,是西北花儿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派就是河湟花儿),主要在汉族群众中漫唱。广泛流行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的11个县、区。 根据音调、唱词、演唱风格,又把洮岷花儿分为“南路花儿”和“北路花儿”。其中“南路花儿”以岷县二郎山花儿会为中心,“北路花儿”以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为中心。

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正会上午,岷县南侧的二郎山上绿树苍松,妖娆迷人。时近十点,山头便被黑鸦鸦的人群覆盖,花伞层层,歌声清脆。树阴下、草坪上、群群男女簇拥着歌手,唱和之声此起彼伏。这情景,像朵朵盛开的莲花盖满山头,妩媚而动人。鸟瞰山下,情景更加壮美,洮河与叠藏河银龙飞舞,大街小巷人流如潮,青年农民手提录音机播放着“阿欧怜儿”、“两怜儿”的录音,满街一片“花儿”声。歌声缭绕密布的摊点,人潮跟着“花儿”翻滚,商贾货摊密密麻麻,马戏杂耍鼓乐轰鸣,流行歌曲颤动着诱人的旋律,县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组合的喧闹中一片沸腾,节日盛况感人。

莲花山花儿属于“洮岷花儿”的北路派,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乐县莲花山都要举行盛大的“花儿会”。歌会期间,临夏各县及临潭、临洮、渭源、岷县以及青海的回、藏、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群众和歌手数万人,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云集莲花山,纵情对歌。。   莲花山花儿会整个程序分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边游山、边对歌,自由结伴,互相穿插,灵活多样,尽情欢唱。最有特色的是康乐县境内各路口的马莲绳拦路对歌。既是关卡又是考场,答问对唱,直到拦路者认为满意时方才放行。歌手们就是这样冲过重重的“阻拦”,唱着花儿,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莲花山下。

  莲花山花儿会形式有单唱、个人对唱和唱班子之间的对唱。班子对唱,一般是男女10人左右临时组成的对歌班子,以“莲花山令”为基础曲令,还有“羊沙令”等。唱词数量繁多,由才思敏捷、嗓音洪亮,在民间享有崇高威望的人充当班子里的“串把式”和“唱把式”,即兴创作的速度惊人,三句式的花儿为多见,也有四句式和六句式的。

歌手的服饰当然是民间认为最美的服饰,还有两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把彩扇、一把大花伞。这把大花伞比一般生活用的伞大2—3倍,足能遮三四个人。女歌手在演唱时一把彩扇半遮面,只露出一对感情丰富的大眼睛;男歌手常常在唱花儿时习惯用一只手遮在耳后,或者用一根手指堵在耳门上,据说,这样可以使歌声传的更远。这期间,所有的人,都可以不受道德礼教的束缚羁绊,不受世俗的约束,不分尊卑贵贱,没有伦理观念,只有尽兴玩乐。

初一、初二在莲花山山麓的足古川拉开序幕,当地群众多用马莲绳拦路求歌,歌手们则以响亮的声音和美好的语言获得通行;初三、初四游山对歌,歌声在莲花山上此起彼伏,昼夜不息,是花儿会的高潮。就像歌手们齐唱的“莲花山,九眼泉,花儿常开水不干,口漫花儿透心甜。”;初四从莲花山向15公里外的王家沟移动,经过短暂的休息,在河滩里围着篝火夜歌;初六黎明,攀登10公里的紫松山,新朋老友以歌互颂,敬酒道别,离别时歌手难舍难分,甚至痛哭流涕,相约来年。花儿会落下帷幕。

“花儿”是西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之中用汗水浇灌出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它不仅是西北高原民俗风情、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各民族群体、人生品格及文化蕴味的再现。近年来,董明巧、姜照娃、王小伟等31人先后被授予“甘肃省花儿歌手”,岷县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2004年,“洮岷花儿”又被甘肃省政府列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5年5月,岷县二郎山又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