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风起云涌,“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相当精彩的一个桥段,所谓的“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派马谡前去驻守,但马谡刚愎自用,造成了街亭失守,后来司马懿乘胜追击直逼西城,诸葛亮面对曹魏司马懿大军进袭,深知毫无胜算,故意大开城门,坐在城上焚香操琴,让司马懿以为城内有伏兵,因而退兵。不过,绝顶聪明的司马懿真的会这么容易中计吗?他临终前的一句话,道出了真实原因。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历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君主,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的政权。曾经计败关羽、数胜东吴、三退诸葛亮、平定辽东,有着不世之功的司马懿,在那一战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后,便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没有胆量的形象,也让人觉得司马懿才能不如诸葛亮,但其实,深谋远虑的司马懿,可没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司马懿在临终前,对着司马家的后人间接说出了自己在“空城计”为何退兵的原因。司马懿说:“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司马懿虽然为魏国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这些年来很多人还是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得不到曹家的信任,因此他时时怀着戒慎恐惧的心情,任何事都要隐忍,不可锋芒太露。
因为被曹家猜疑,司马懿日日感到不安,为了消除君王的猜疑,司马懿作出了一个决定,在他还不够壮大的时候,必须将诸葛亮留着,避免曹家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只要诸葛亮还活着,曹魏就需要司马懿,也就不会冒然对他出手。
为了给世人留下自己没有胆量的形象,让曹家认为司马懿是一个无胆之人,绝不敢谋反,司马懿明知诸葛亮已经没有还手的能力,但为了自己的私心,最终选择了退兵回国,这样深谋远虑,懂得韬光养晦的人,难怪最后曹魏的政权会落到司马家之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