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的朋友对一些价格便宜的生活用品,可谓是“情有独钟”,巴不得将超市中打折的商品都买回家。
这种行为被他们当做是“薅羊毛”,如今互联网发展速度飞快,出现了各种购物渠道,各式各样的低价产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
一些朋友看到这些产品,忍不住就触发了“买买买的技能”,身为消费者,大家可曾想过,一些价格低到让人怀疑的产品,藏着哪些让人胆战心惊的真相呢?
这3种生活用品已被列入“黑名单”,别再被它们低廉的价格蒙蔽双眼了,这些东西看似很普通,却可能影响身体的健康。
那么,究竟是哪3种生活用品呢?快来看看你家有没有,若是有的话抓紧扔掉吧。
央视曾曝光“毒书包”
家中有孩子的家庭,或许会遇到过这种情况,在为孩子挑选书包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两难的困境,看着琳琅满目的书包,不知该如何为孩子挑选。
书包这个物品,是孩子们上学的必需品,能够帮助孩子们有效的收纳学习用品,一些商家在看到“商机”后,便做出了各式各样的书包,就是为了俘获孩子们的“芳心”。
谁曾想,正是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书包,竟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搞不好就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
孩子们对“毒书包”并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只会凭借自己对书包图案的喜好去挑选,彼时,身为家长的我们就要做好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购买书包的时候需要擦亮眼睛,坚决不购买那些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毒书包”,曾经我国官媒的记者就曾做过实验。
他们从线下购买了几款不同的学生书包,这几款书包的价格都不相同,紧接着将收集到的书包送到了权威检测中心。
检测人员用精密的仪器,对这些书包进行了检测,检测数据直接揭露了这些书包的真实面目。
这几款书包的含甲醛量,均不符合我国规定的安全标准,或许一些朋友可能会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物品不都含有甲醛的成分吗?别急我们用数据说话。
对于百姓长期居住的地方,我国有着非常严格的甲醛限制,甲醛含量最起码要低于0.08mg/m3,而超过这个数值的话,就可能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在这几款被检测的儿童书包当中,有一款甲醛的游离数值,竟然已经达到了近3mg/m3的含量,相较于我国规定的标准,已经严重超标了37倍!
要知道,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与书包呆在一起的,若是买到了“毒书包”,可想而知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甲醛这种物质,早就已经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以一级致癌物,长期的他吸入甲醛,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所以当我们在为孩子购买书包的时候,就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我们可以让商家出示质检报告,以此来辨别“毒书包”,购买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书包,才能让孩子用起来放心。
看似价格“美丽”的餐具,实则暗藏玄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供人们吃饭的餐具种类层出不穷,走进商场映入消费者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餐具,一些价格“美丽”的餐具,让一些消费者很是心动。
在这些餐具当中,仿陶瓷碗可谓是“以假乱真”般的存在,它们以“美丽”的外观诱惑着消费者,实则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朋友对仿陶瓷碗可能不太了解,这种餐具的原材料当中,含有大量的三聚氰胺、甲醛,这两种物质可都是世卫组织公认的致癌物。
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当中,“主角”就是这个三聚氰胺!长期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餐具,可能会影响身体肝功能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成为癌症的“帮凶”。
像一些“花枝招展”的塑料餐具,也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的风险,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将成本降低,会使用一些劣质的塑料当做原材料。
购买通过这些材料制作出来的塑料碗,就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购买餐具的时候,就需要擦亮眼睛。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塑料餐具都不能买,选择健康的塑料餐具也有小窍门的,首先就是购买带有检测标志的餐具。
杜绝购买一些“三五”餐具,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在使用有一些食品级塑料制作成的餐具时,尽量不要使用过高的温度进行加热。
廉价的衣服
网购的兴起,满足了人们足不出门,就能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如今一些廉价的衣服,在网上卖的非常火爆。
“9.9元还包邮!”、“买两件送一件!”一件件“精美”的衣服,被“网购选手”收入囊中,这些衣服价格便宜,款式还非常新颖。
不仅是在网上,在大街上也时常能看到一些摊贩,卖着各种花样的衣服,售卖的价格往往也非常便宜,谁曾想,这些衣服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早在两年前,我国央视节目就曾做过一次暗中调查,他们从市场上抽调了一批后进行了质检。
谁曾想,检测结果令人感到后背发凉,一些表面上看似十分正常时尚的衣服,背后竟然暗藏玄机。
在一些衣服当中检测出了大量芳香胺染料,这种染料是一种很可怕的致癌物,皮肤的毛孔会将这种致癌物吸入体内。
若是长期穿含有这种物质的衣服,就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严重的有可能还会致癌,看到这里,还敢将那些极其廉价的衣服穿在身上吗?
后续调查中,还发现这些廉价的衣服,为了让衣服拥有鲜艳的颜色,还会在芳香胺染料当中加入含有重金属的物质,致癌物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安全标准。
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东西的时候,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辨别伪劣产品的意识,当人们都不去买这些伪劣产品后,他们自然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就不能从源头解决,不让它们流入市场,老百姓怎么去辨别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