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辉是一名职高二年级男生,他生活在一个三口之家,父母都是普通职员,家庭收入属中上,但父母对阿辉教育管教不多。刚入职高的时候,阿辉表现出在先前求学阶段不曾有的兴趣,在烹饪技术等实践环节上表现得很好,但面对任何科目的考核制度,阿辉的动机下降了,意志消沉,每次作业总是挑简单的做,难一点的就放弃,常说“我很笨,不是读书的料。不可能做得出,这种题目我这种后进生用不着做。”他还逐渐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到了职高一年级下半学期,许多科目不及格。面对职高二年级只有通过才有的职业会考,他的焦虑、恐惧、痛苦感强,厌学情绪更明显,于是和母亲一起来到了咨询室。
对于家庭作业,阿辉完成的总是拖拉,他的背诵也很难流畅地进行。他回家后很少复习,大多数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上了。而父母对他的管教又比较少。从与他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他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尊重,但这一切在他看来在学业上好像无法达到,于是将希望寄托于网络。
据阿辉母亲反映,他一开始实践性课程不错,自己劲头也很足,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提问他基本上不能回答。课下,作业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拖拉不做很频繁,遇到有难度的,就会做得很不情愿。父母对阿辉的期望值降得很低,并且对他缺乏读书这方面的能力深信不疑,觉得他不如其他人,同他沟通比较少,管教不多且随意管理,教育方式单一。
阿辉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产生负面评价过多,正常学业被打乱,这是在其成长经历的病理性记忆导致的。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变化,都同样存在认知的扭曲,而负面评价不断强化,会加剧情绪的变化。
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让他明白引起失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是因为他人而不是自己造成了失败,因此个人也就不会觉得难过,变得更正面。我教导他以正面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为了让阿辉将成功归于努力和能力等内部原因,将失败归为复习方法不当,不够努力等可控因素或题目太难等外部因素,以增加自我效能感,增添自信。
同时指出学业潜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的确立,阿辉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树立自信。我引导他意识到努力程度对成功的重要,他在学业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畏惧失败,不断增强自控力。
我问他理论课为什么差。他说老师讲得太快,上课听不懂。我问:“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他说:“有的是,有的不是。成绩差的以前没学好,听不懂,那些成绩好的还是跟得上。”我说:“也就是说是由于你前面的知识没掌握好,听起来难懂,所以跟不上,你同意我这么说吗?”他点头表示赞同。我问:“那你像那位学长那样努力向前赶了吗?”他道:“我也想赶上来,但做题常做不出来,也就没太花时间了。”我抓住时机:“这么说,其实你在理论课上花的时间并不多,不够努力是这样吗?”他抓了抓头,不好意思地说:“是的,可能也因为我太笨了,不是,没找到方法吧,掌握了原理和方法,应该能上去!”听到阿辉这番话,我很高兴,他认识到自己学业的主动。
在前面的基础上,当阿辉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时,我让他自己分析成败原因。当他进行正面心理归因时,我给予恰当的表扬和鼓励,使他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我对他进行了场景重建干预,帮助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辉的病理性记忆,他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只考了65分,身心俱疲,惊慌失措,求妈妈别把分数透露给爸爸,但妈妈坚决反对,他感到无助,觉得没人支持他,没人疼爱他。我对阿辉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他焦虑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辉说近来一段时间,自己对学业的焦虑和恐惧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他觉得生活充实,不再沉迷于玩游戏,对于获得参加省里比赛的机会更是信心十足。阿辉母亲反馈说,他情绪好了,学业有劲头了,在家里也能和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了,做父母的很开心。阿辉的成绩比之前有进步,关键是他本人肯学、有信心学好,现在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很不容易。我想只要他有信心,用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努力学,一定可以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