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透明变成皇太子,李治,靠什么接住了大唐帝位这泼天富贵?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7 11:16:59

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皇子,但为什么后来成为了大唐帝位的继承者,而他的妻子武则天,后来却成为了李唐最痛的梦魇,今天,我们聊聊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

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贞观之治,如何走向令人神往的开元盛世?历史的发展绝非一两位皇帝大臣所能推动,更不能简单用李治、武则天两个人名就高度概括。在从贞观到开元的六十余年里,政治经历了哪些波折,军事塑造了何等的疆域,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

种种社会思想因素的不断叠加,这才推动着李唐王朝这艘巨轮从初唐走向盛唐。

公元 628 年,唐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一名婴儿在东宫丽正殿内呱呱坠地。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唐太宗为他起名叫李治,字为善,小名稚奴。在同胞兄弟中,李治九岁的大哥李承乾,已经被立为皇太子。

七岁的四哥李泰则在四个月前,刚被改封为越王。因此在皇家名分已定的情况下,新皇子李治的降生,并没有引起任何政治涟漪。

和所有皇子一样,李治按部就班地获得王爵,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再遥领并州都督。后来,著作郎萧德言,教授李治儒家经典《孝经》。

一天,唐太宗来检查李治的学习成绩,问他说:《孝经》里哪句话最为核心?

“孝道始于侍奉双亲,进而服侍君主,最终立德立身。君子效命君主时,当进思如何尽忠,退思如何补救过失,成君主之美,匡扶君主之恶。”李治对此的回答,令太宗非常满意。

他认为年幼的李治能有这样的觉悟,将来肯定是名合格的藩王与臣子。由此也可看出,太宗对李治长大后的定位,便是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治身上的标签一直是太平王爷。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失去了母亲的呵护,年仅九岁的李治在灵前极为悲痛。太宗心生不忍,便决定将李治,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幼女晋阳公主,一同留在身边亲自抚养。

按照常规剧本,接下来就等李治成年,然后前往并州就藩,成为众多出镇地方的宗室都督之一。然而命运却在此时,俏然从李治身上摘下了太平王爷的标签。

从贞观十年起,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之间的争储矛盾越发尖锐。

到贞观十六年时,魏王李泰已经占据优势,并目的明确的向储君之位发起冲刺。而一路被动的太子李承乾,却病急乱投医,选择了与侯君集密谋,甚至考虑发动政变以求自保。

结果,贞观十七年,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叛乱失败。紧接着受李祐案牵连的太子党羽纥干承基,为了将功赎罪,将李承乾的政变计划和盘托出。李承乾因此被废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参与密谋的李元昌、侯君集等人,皆治罪处死。东宫官员也都被免职。太子党就此垮台。

而在板上钉钉的谋反重罪面前,曾经力保李承乾太子之位的朝臣们,也纷纷不敢多言。

于是,朝中的话语权瞬间落在了魏王党手中。李泰立即入宫侍奉在太宗身边怒刷好感,并获得了太宗的太子许诺。接着岑文本,刘洎也公开表示支持立李泰为新太子。在这样的局面下,魏王李泰的太子之位似乎已经万无一失。

可就在这时,李泰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站出来反对,并为李泰拉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新对手——晋王李治。在此前数年的储君之争中,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从来没有将他们的胞弟李治视作威胁或对手。

其一是因为李治那时才十来岁,丝毫没有流露出对权力的野心;二来是李治一直待在太宗身边,不像太子和魏王有自己的府邸和幕僚,能形成支持自己的势力。

那么长孙无忌凭什么敢在这时将李治推向台前?

史书里没有记载长孙无忌这么做的理由,但若要分析此时长孙无忌的心理,就要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长孙无忌。如果认为他是一名忠实可靠的国之栋梁,那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泰的原因大概率是,他清楚李泰在争取阶段的所作所为,从而判断出李泰绝非国之明君。

为了太宗不被李泰的表象所迷惑,更为了李唐社稷,他只能将还有培养空间的李治推向台前。但这个推测需要有两个条件作为基础:一是长孙无忌确实公忠体国;二是李泰确实才德有缺。不过这两项,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据。

于是人们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反的推测,认为长孙无忌选择李治,是一场铤而走险的政治投资。从现存史料来看,在长达数年的魏王太子之争中,长孙无忌一直没有表露过自己偏向于谁的立场。但这可能不是长孙无忌不想介入,而是他没有机会介入。

早年的长孙无忌,无论是受长孙皇后的影响,还是出于自己的小心谨慎,他始终保持着不贪权的分寸感。在贞观的前半程里,长孙无忌用舍弃权位换得了太宗善避嫌疑的称赞和十足信任。

长孙皇后去世后,长孙无忌也试探性地重新回归中枢。于贞观十六年册拜司徒,十七年,登凌烟阁元勋之首。但到这时,长孙无忌也失去了介入储君之争的最佳时机。

皇太子李承乾已经有了固定的东宫班底,魏王李泰身边也有韦挺、杜楚克、岑文本、刘洎等人支持,且李泰的优势已经明显大于李承乾。

长孙无忌帮李承乾胜算太低,甚至还没来得及出手帮,李承乾就跟侯君集先把自己玩出局。如果这时长孙无忌帮李泰,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日后若论及拥戴之功,他这位舅舅还得排在岑文本、刘洎等人后面。那么,长孙皇后所生的三子中,唯一还没有形成幕僚班底的晋王李治,就成了他最佳的选择。

而在长孙无忌坚持推举李治为新太子时,太宗向众人说起了此前与魏王李泰的对话。“魏王昨日扑到朕怀里说,他终于成了朕最亲近的孩子,今天是他的再生之日,他向朕承诺,自己死的时候会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传位给晋王。”

“天底下能有谁不疼爱自己的儿子,魏王,此言令朕十分心痛啊。”

李泰的这句话明显属于表演,用力过猛。但以太宗的精明,他居然信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太宗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就是足相残的政治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他想保住李承乾的命,更想恢复皇位的正常继承法则。所以太宗想用李泰的这个故事试图告诉众人,李泰是个重兄弟感情的人,他当太子李承乾必能善终。

但清楚魏王争储手段的大臣们,自然不会被李泰的夸张表演所迷惑。于是谏议大夫褚遂良,立刻旁敲侧击地提醒太宗说:“陛下失言了!一定要三思而行。世间哪有陛下千秋万岁以后,魏王能放弃天下而杀爱子,传位给晋王的事呢?陛下之前立承乾为太子,却又偏爱于魏王,礼遇甚至超过承乾,这才酿成了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若真要立魏王为太子,就请先妥善安置好晋王。”

褚遂良为什么也反对魏王李泰?因为此前,褚遂良和魏征一直都是反对太宗过分宠爱魏王的主要力量。如今李承乾倒台,以褚遂良之前的种种表现,他当然清楚如果李泰成了未来的皇帝,自己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尽管他跟长孙无忌以前,没什么过深的交情,但在阻止李泰成为太子一事上,两人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同一阵营。

褚遂良发言后,思绪混乱的太宗,留下一句“我不能耳”,便匆忙走向后宫。

眼见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魏王李泰再也无法淡定。他气急败坏地想以一个官场老人的姿态,去敲打乳臭未干的弟弟李治:“你向来跟李元昌关系不错。如今他参与承乾谋反被处死,你不担心会受牵连吗?”李泰本以为这番话会让李治自乱阵脚,结果却适得其反。

李治受到李泰的威胁后,面露忧色的状态,很快就引起了太宗的注意。在太宗的追问下,李治将事情原委悉数告知太宗。直到这时,太宗才终于反应过来褚遂良的提醒。他当即起驾要去见废太子李承乾。

一身怨气的李承乾当然不会对李泰口下留情:“臣贵为太子,夫复何求!只是被魏王所逼,想与朝臣谋个安身立命之术罢了,却不想被奸贼唆使,做了这样的事。如果李泰成了太子,那就正好落入了他的算计!”

按《资治通鉴》的时间轴,四月六日太宗下诏,废李承乾,处死侯君集等人;四月七日便公布了立新太子的诏书。那么以上群臣讨论新太子人选、李泰恐吓李治、太宗询问李治以及亲自去见李承乾,都发生在四月六日一天当中。

这一天,太宗经历了对废太子李承乾的彻底失望,崩塌了对魏王李泰的所有期望。三个嫡子两个已经出局,那剩下的唯一选项——刚被长孙无忌推入眼帘的李治,能接得住这泼天富贵吗?

还真能。

因为李治身上有眼下困局唯一的解药:仁孝。既是李治的性格优点,也是能让这场皇家丑闻收场,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性命的基本条件。于是,太宗在两仪殿内,只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和晋王李治五人。

太宗向众人诉说着对齐王李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这三个儿子的失望之情。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太宗竟扑倒在了坐榻上。长孙无忌等人赶紧上去搀扶,但太宗却抽出了佩刀要刺向自己。

多亏褚遂良眼疾手快,夺下刀递给李治。其实从留在两仪殿里的人员上,众人就已经猜到新太子的人选是谁。于是等太宗的情绪稍加平稳,长孙无忌便主动递上话题。

太宗缓缓说道……我欲立晋王。长孙无忌立刻回应说:“若有人敢提出异议,臣请斩之!”长孙无忌这句话,彻底断了魏王党挣扎的可能。太宗叫来李治,对他说:“这是你舅舅为你争来的,快拜谢他。”

随后,太宗召集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员,齐聚太极殿内,走完了最后的流程。当天,魏王李泰被软禁于将作监。终于,新太子的人选,在贞观十七年漫长的四月六日里,尘埃落定。

四月七日,太宗正式颁布诏令,立16岁的晋王李治为新太子。由此开始,这位曾经的太平王爷,似乎被命运推动着,走到了人生的新阶段。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孩子性格宽仁孝顺,父母虽然偶尔会有点软弱,但整体而言绝对是家庭之福。

可若是对一个古代皇帝而言,他的继承人是这样的性格,那王朝的未来就很值得担忧了。因此,当李承乾谋反、李泰谋取储君之位,一连串政治风波逐渐平息后,唐太宗对此的忧虑便显现了出来。

他十分担心以李治的性格,很难带领大唐在权力的顶级修罗场里存活下去!为此,太宗甚至考虑过废嫡立庶,他的第三子,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文武兼备,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快就被长孙无忌堵了回去。史书记载“长孙无忌,密争之”,短短三个字,便已经体现出当时紧张的局势。在断绝了其他选择后,太宗终于笃定心思,要从教育、军事、朝政三个方面,尽己所能的为新君王铺平道路。

首先是教育。这一次,唐太宗一改此前教育李承乾时犯下的错误,决定将新太子李治带在身边,由自己亲自教导,一步步培养李治的执政能力。对于太宗的良苦苦心,李治心里自然明白。

加上还有李承乾、李泰的前车之鉴,令李治更加清楚自己,要在学习态度积极的同时,还要保持与皇权的距离。比如,在贞观二十一年,齐州人段志冲突然上疏速言,希望太宗能禅位给皇太子李治。没人知道段志冲是怎么想的,但此事一出,皇太子李治成了全天下最紧张的人。

和当初受李泰恐吓一样,他忧形于色,发言流涕。长孙无忌等人见状,立刻上奏要诛杀段志冲。最终,太宗亲笔书写诏书,回给了段志冲,此事才得以了结。

由此也可看出,李治身边依然暗流涌动,而他选择的应对之策,就是突显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仁孝。唐太宗的症结,是不能让子嗣间骨肉相残,因此李治对于兄弟的仁,在他成为太子刚满的一个月时,就表现了出来。

他上疏给太宗说,承乾、李泰被幽禁时,只带了随身的衣物、饮食也不合口味,他们的日子实在可怜,希望陛下能充许提升他们的待遇。

太宗接到上疏后很是满意,同意了优待承乾和李泰。而在孝顺父亲方面,李治的表现也令人称赞。李治之前一直跟太宗住在宫里,如今成了太子有了东宫,但李治仍然十天半个月的就回到宫里,拜见太宗。住在宫里,侍奉太宗。以致东宫的官员们,平日里都见不到太子。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要亲征高句丽,命太子李治屯驻定州监国。至同年十月,太宗由辽东班师。获知消息的李治,立刻动身前往迎接,与太宗在路上相遇。十二月,太宗车驾由定州返回京师。

但刚出发,太宗身上长出了几处毒疮,无法乘马,只得改换步攀行进。到了并州时,毒疮化脓,李治主动为太宗吸疮口,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步行陪在太宗身边。不久后,太宗的毒疮痊愈,心中对太子的仁孝更加喜爱。

直到贞观的最后两年,太宗为教导太子,专门写下了《帝范》。太子则在太宗的病榻前,始终用心侍奉。而在军事层面,此时唐朝的周边格局,较之贞观初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东北有蠢蠢欲动的的高句丽,北方有取代东突厥的薛延陀,西北则在万里之外的西域战场,与西突厥势力陷入焦灼。也因此,从贞观十五年起,唐朝对外作战的频率迅速上升。尤其是从贞观十七年立新太子后,十八年西征焉耆,十九年伐高句丽,二十年灭薛延陀,唐朝已经是连年大战。

有学者便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太宗觉得新君李治仁弱,才急于要扫除周边的军事威胁。而在教育和军事层面外,太宗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朝政安排,扶持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贞观前期,给太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有才能,又是可堪信任的。他虽然是外戚,在权力面前却展现次表现出难得的分寸感,不贪权。

因此,在太宗眼里,亦亲亦友的外戚长孙无忌,加上他是力挺李治的主要人物,那么扶持长孙无忌,当然是他最放心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他认为,等日后李治亲政,长孙无忌也定然会,不贪权的选择退居二线。

于是,李治刚被封为太子,长孙无忌就被任命为太子太师。同时太宗还将自己的班底,全部配置给了李治,房玄龄为太傅,萧璃为太保,李世勤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在贞观十九年,辞去太子太师一职,担任门下省长官侍中。

后来,贞观二十二年,萧璃、房玄龄、马周等朝臣先后去世,三省长官几乎空缺。而在这时,太宗令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至此,长孙无忌一人便掌握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大权。

而与长孙无忌在朝中地位,急速上升相对的,是被视作新君威胁的势力,受到打压与排挤。比如,曾经公开支持魏王李泰的,岑文本、刘洎。岑文本虽然在贞观十八年,被升任中书令,但他很清楚自己尴尬的处境,几个月后便郁郁而终。

刘洎则因平日里口无遮拦的性格,被褚遂良抓住了把柄。贞观十九年,太宗在从辽东班师的途中,病情沉重,刘洎和马周进入寝殿探视后,太宗就收到了褚遂良的举报,称刘洎出来后,对自己说,若太宗晏驾,自己当效仿伊尹、霍光辅政,行诛伐大权。

太宗听闻后,没有当场发作。而是等身体康复,召来刘洎询问情况。刘洎矢口否认说过这样的话,并请当时在场的马周为自己作证。但褚遂良却坚称刘洎有不臣之心。

最终太宗竟选择了将刘洎赐死。除此之外,受侯君集谋反影响,太宗后期对功臣宿将的警惕加深。而从李治成为太子起,太宗在用人策略上,也逐渐倾向于疏远、打压寒门,因为他要凝聚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勋贵力量,为李治保驾护航。

公元 649 年,唐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打破了翠微宫内的宁静。司徒侍中,检校中书令,知门下尚书二省事的长孙无忌,神色凝重地走进含风殿。他很清楚,这时候收到太宗的紧急召见,只有一种情况。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皇太子李治和中书令褚遂良。此刻殿内,已是弥留之际的唐太宗李世民望着三人,说出了自己对大唐帝国最后的嘱托。他希望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要辅佐好仁孝的太子,也希望太子能放心倚靠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最后,太宗又对褚遂良单独叮嘱说,要保护好长孙无忌。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刻,太宗仍无法放心,将天下交到李治的手中。因为在太宗的视角,他是亲眼看着这个儿子在身边长大,他也实在是个大好人,对兄弟仁爱、对父母孝顺,可惜心里藏不住事,被魏王恐吓时,遇到段志冲上疏时,他都忧形于色、痛哭流涕,这样的性格太容易被臣子拿捏。

于是太宗亲身教导、频频征伐,安排朝堂布局,都要为李治铺平道路。而长孙无忌也认为这个外甥太仁弱,不像一名帝王那样杀伐果断。如今他需要自己来护着。

或许知子莫若父,或许长孙无忌的判断很对,但也或许从李治成为太子的那一刻起,他就保持了高度的理智。仁孝只是他延续此前人们,对他固有印象的政治外衣。

此时,手握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大权,成为影响唐朝最高权力交接,核心人物的长孙无忌还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自己并不是主角。

承接贞观之后的唐朝,将面临怎样的政治军事难题?唐高宗的权力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