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首先要确定一点,慈禧很尊重慈安,也很惧怕慈安,而慈安也很看重慈禧。慈安是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物,德、才、貌俱佳,是个比慈禧还要厉害的角色。
与影视剧中老实,木讷,甚至有些窝囊的形象不同,真实的慈安杀伐决断,深谋远略,政治能力不仅不逊于慈禧。甚至高于慈禧。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慈安其祖辈额亦都是清朝初期的开国功臣之一,尽管慈安的家族属于旁系,但在乾隆至嘉庆年间,其家族再次兴盛。慈安得以进入皇后的候选名单,其显赫的家世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她本人也受到了优质的教育,号称“德容言工”俱全。
慈安是咸丰皇帝奕詝的第二位皇后,咸丰二年二月,15岁的钮祜禄氏经选秀入宫,入宫即被咸丰封贞嫔,五月晋封贞贵妃,六月立为皇后,十月行册立礼。与此同时,十八岁的慈禧于同年五月初九日入宫,由镶蓝旗佐领恩祥选送入宫,被咸丰帝赐号为兰贵人。
慈安能够如此迅速成为皇后足见其能力的出色,尤其是在咸丰这样好色君主的面前,这不仅仅是依靠美貌可以达到的,慈安二月入宫,六月初便成为皇后,简直是火箭般的晋升速度,有人推测,慈安早就被内定为皇后,这次选秀只是走过场。在慈禧还在为后宫地位而焦虑时,慈安直接就成了正宫皇后,二人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0
有理由相信,如果慈安能够生下一个儿子,就没有慈禧的什么事情了,而慈禧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贵妃完全是因为母以子贵。慈禧最初这个兰贵人地位很低,直到咸丰六年生下咸丰帝长子载淳,她才逐步成为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物,但和慈安相比终究还是有嫡庶之别一辈子,慈禧对此心知肚明,她也恪守本分。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临终之际下诏立慈禧所生的载淳为皇太子,以载垣、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并授予皇后慈安和载淳各一颗图章,慈安的印章名“御赏”,载淳的印章名“同道堂”,规定“凡应用朱笔者,用此(印)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此使后宫、前朝相互制约。而实际上,面对八大臣提交的奏报,两宫太后唯一的谈判手段就是拖延不盖章,实际上作用不大,再就是由于载淳年纪太小,“同道堂”印因此由慈禧代为掌控,这就是说,慈禧并没有用印的权利,而慈安却有,皇帝的决策没有慈安的批准就不能生效的。从这一点来看,慈安的政治地位明显高于慈禧。
十七日咸丰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同治帝载淳继位后,以嫡母身份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第二天生母称“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两宫并尊。而后,慈安旋即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慈安人称“东太后”“东佛爷”。这里必须要指出的 是“辛酉政变”是以慈安为首,慈禧为辅,绝非慈禧的独角戏,因为如果没有慈安的 支持,慈禧是不可能成功的。
此后就形成了两宫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格局,在后时间里,慈安与慈禧并没有爆发宫廷斗争和政治冲突,二人的政治的利益是一致的,二人关系甚至可以用好来形容。慈安在世时,慈禧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深知自己是妃子出身,与先帝的正宫娘娘慈安不能相提并论,在慈安面前处处小心、事事恭谨。凡是朝廷大事需要决断,慈禧一定先向慈安解释奏报,因为慈安不识字,然后在征求慈安的意见,或与慈安耐心商量,向大臣宣布时也必称二人意见一致。
慈安与慈禧共同治理朝政,始于1861年,持续了约20年。在这二十年间,两位太后仅在两件事情上产生了公开的分歧。一个是安德海案。1869年8月,慈安命山东巡抚以“矫旨出都”和“招摇煽惑”的罪名将安德海与党羽二十余人悉数被杀处决。慈安此举,很有可能是对慈禧专断已久的不满,借着恭亲王和丁宝桢的势头,对慈禧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制衡。
第二件事是有关于同治皇帝载淳的皇后人选问题。载淳并未选择慈禧所倾向的女子,而是选择了慈安支持的阿鲁特氏为皇后。这进一步加剧了慈禧太后的不满,导致宫廷内外广泛流传着两位太后不和的传闻。
光绪六年初,慈禧得了重病,卧病在床,慈安单独垂帘听政。这段时间,慈禧很少露面。可第二年初春,慈安因“感寒停饮,偶尔违和”,但此举并没引起重视,不料在第二天夜里慈安突然去世,年仅45岁。臣子们只听说宫中太后去世,都以为是重症卧床已久的慈禧死了,没想到竟是慈安去世,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传闻也随之而起。
慈安由生病到病亡,前后不到两天。慈禧在这一天则非常忙,据《翁同龢日记》载,慈安死于晚八时,半夜翁同龢就接到了入宫的通知:“子初,忽闻呼门,苏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闻云东圣上宾,急起检点衣服,查阅旧案,仓促中悲与惊并。”
子时初,即晚上11点左右。可见,翁同龢在出事后三小时之内就从官方渠道得知了慈安的死讯,匆忙进宫。慈禧紧急召见宰相翁同龢与其他重臣入宫就是为了避免嫌疑,进宫后,翁同龢发现其他重要大臣陆续到来,一起瞻仰慈安的遗容,完全透明化,直接向臣子公开,没有隐瞒的意图。
翁同龢在日记中曾提到“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躬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前后卧床一个月,这表明慈安的身体也并不强健。实事求是地说,慈安是正常死亡,类似心血管病症。满清内档留下了全套的脉案、处方,看上去是非常完整的证据链,一切都指向了病逝的可能。朝廷很快公布了慈安的《遗诰》,在这份遗嘱中,除了追忆慈安陪同咸丰、同治两位皇帝的旧时光,还记载了清廷官方对慈安之死的第一时间表述:
“虽当时事多艰,昕宵勤政,然幸体气素称强健,或冀克享遐龄,得资颐养。本月初九日,偶染微疴,皇帝侍药问安,祈予速痊。不意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
实际上在光绪六年致祭东陵时,慈安、慈禧在礼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慈禧碍于礼法而妥协。这也许是诱发慈安的病因之一。
尽管官方和部分史料倾向于病故的解释,但关于慈安太后被毒杀的说法自清末以来一直存在。从恽毓鼎到《清稗类钞》等文献,都有对慈禧太后的指责。更何况此前,慈禧与慈安不和的消息在民间就已传播,几种消息叠加杂糅,毒杀之说应运而生,终至于风行海内。
无论如何,慈安之死,为慈禧解除了最后一道权力的紧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与恭亲王奕䜣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权力关系。但慈安太后薨世之后,慈禧就没有了制约,从此,“政权尽归西宫”,慈禧“唯己独尊,以专执国政”,开始了近三十年的一宫“独尊”,总揽清王朝统治大权的局面。当时百姓对慈安的的评价是:“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这个评价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对她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慈安的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致命的。慈禧从此大权独揽,唯我独尊。有历史学者认为,如果慈安没有早亡,清王朝的历史恐怕要重写。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