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桥和广惠泉:永远留在枕河庄人记忆深处

帅气小生 2024-06-24 21:11:19

千年水脉,沁人心田

江南水乡人家,最平凡不过一泓清泉、一汪池沼。但往往就是这般朴实无华的所在,却能见证一方百姓生生不息的脉象。在扬州境内的宁阳县,就藏着这么一处隐世珍宝——广惠泉。

只一口细流潺潺,甘甜的泉水就这般从岩石缝隙中汩汩溢出,绵延了六七百年。对于附近村落的居民而言,广惠泉实在是老熟人了。它不仅是村民们世代取水的要地,更是孕育这一方沃野的母亲河。

徐恩桂老人自幼在枕河庄村落长大,见证了广惠泉几十年的喷涌不息。他回忆说,广惠泉水质上乘,泉水中富含矿物质,口感清冽甘甜,上等的冲茶水。"闷茶时,井水只能冲四五次茶就滤干净了,可这股泉水,冲两三回就能把茶叶味滤干净。"

这口甘泉何等灵性,居然比一般水质更为馥郁纯净?没等我疑惑,徐老人就解惑了:"它的泉源来自东南方,往那边地下湍急,水质就是好。"原来,广惠泉是从遥远深邃的地下水脉延绵而来,蕴含着大自然的骨气和灵性。

而广惠泉亦曾是远近传誉的"神水"。徐老人回忆,当年附近几十里地的村民都慕名而来提水。"那会儿离这儿较远的县城居民,都背着扁担水缸前来打水喝哩。"可见,广惠泉在当地早已家喻户晓,被视为珍馐甘泉。

徐炳来老人也对广惠泉记忆犹新。他说,1950年代初匪患肆虐,作为自保,当时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和乡亲们齐心捐资重修了围村的护墙。而在那口泉边,也有了一座石桥矗立——普惠桥。

桥为何名普惠?老人告诉我,这名字正是取自广惠泉"普惠世人"的寓意。因为那时村民们对泉水的重视,赞叹其宝贵,故亦以"普惠"的美好寓意命名了桥梁。可谓桥泉遥相呼应,见证乡愁。

如此历史文化的厚重,让普惠桥和广惠泉已然成为这方乡土的符号和精神象征,见证了枕河庄人家生活的点点滴滴。

岁月流转,普惠桥、广惠泉这对璧人亦是历经沧桑。当年的枕河庄村落如今已不复存在,曾经繁华热闹的街巷如今只剩瓦砾荒芜。2012年,全村搬迁至几里之外的新社区,老村就此拆除,这口曾养育了几代人的泉水也将被掩埋。

眼见数百年积淀的乡土文化就要随风而逝,枕河庄人心疼不已。要知道,普惠桥、广惠泉早已扎根在每一个枕河庄人心田,它们不仅仅是一座桥一股泉那么简单。它们寓意厚重,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历程、记忆印迹与文化传承。

于是,在上一辈枕河人的号召下,村民们纷纷捐资整理资料,汇编了一部宝贵的《枕河庄村志》。书中详实记载了普惠桥、广惠泉的来历渊源,以及它们见证的乡村变迁。编纂委员会主编侯传法说:"枕河庄虽不复存在,但留下这本村志,就像给先辈们留了一份珍贵的遗产,也为子孙们留住了家乡的根脉。"

正如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深情,《枕河庄村志》不仅是一部普通史籍,更是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文化纽带。普惠桥、广惠泉的故事将永载其间,代代相传,成为每一个枕河庄后人的文化基因。

物换星移、代有沿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延续生生不息。广惠泉、普惠桥虽将成为永远的过去,却会在另一种形式里重现光芒。当新的时代涌现出新的文化符号时,广惠泉、普惠桥这些饱含智慧的文化遗产,也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滋养后人。

也许,有一天在遥远的未来,枕河庄的后人在重读《村志》时,会惊叹先祖们远见卓识和文化自信。他们不是僵守陈规,而是选择将乡野文化遗产巧妙传承,让优秀的文化熏陶和滋养后人。历史的接力棒就这样一环扣一环,代代相传。

世事如潮水般循环往复,人世百态亦如梭般更迭。但只要基因传承不息,曾经充盈乡村的文化资源就永远不会消亡。传统文化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孕育着永不衰亡的生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