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拖出来的?医生提醒:身体3处疼痛异常,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下

宇典的趣事 2024-10-25 06:52:3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深夜十一点,急诊室的走廊里回荡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医生,快来看看!我爸胸口疼得受不了了!"一位中年女子慌张地冲进诊室,拉着我的手就往外跑。

病床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老人,约莫65岁,右手紧紧按在胸口处。我快速接入心电监护,心电图上那不规则的ST段抬高让我眉头紧锁。"老人家,这胸痛持续多久了?"

"差不多...三天了吧。"老人艰难地喘着气说道,"刚开始以为是普通的胃痛,吃了点健胃消食片,觉得能扛过去..."

这位退休教师刘大爷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这些年在心内科遇到的众多心梗患者。他们中有太多人都在用"扛"字消耗着宝贵的救治时间。特别是那些年龄偏大的患者,总觉得"年纪大了,浑身上下哪儿不疼?"就这样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40岁出头的程序员小张,整整忍受了一天的左肩放射性疼痛,还自我安慰说是低头写代码落枕了。等到半夜实在疼得睡不着,才被家人送来医院,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

"当时我就觉得不太对劲,可是项目正在赶进度,想着休息一下就好了。"小张躺在ICU病房里,回忆起发病时的情景,懊悔不已。这种情况在我们医院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差,成为了心梗的高发人群。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心内科医生,我深知心肌梗死是一个时间竞速的疾病。临床研究表明,心梗发生后每延迟10分钟,病死率就会增加1%。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120分钟,这段时间内施行溶栓或介入治疗,能最大程度挽救缺血的心肌。

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三处重要预警信号:

持续的胸痛是第一信号。不同于普通的胸闷,心梗的疼痛往往如同被大象踩踏般沉重,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疼痛可能会扩散到左肩、手臂,甚至下巴和后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剧烈胸痛,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只表现为胸部不适或上腹部隐痛。

莫名的冷汗是第二信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病人也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这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伴随着出汗,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胃病,导致延误治疗。我曾经接诊过一位误以为是急性胃炎的患者,在家里喝了一晚上红糖水,结果等到送医时已经发展成大面积心肌梗死。

极度疲惫是第三信号。很多患者会感觉突然虚弱无力,仿佛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这是心肌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时一定要警惕。

"医生,我爸他... 还有救吗?"刘大爷的女儿红着眼睛问我。

"放心,送来得还算及时。"我一边安排急诊手术,一边解释道:"心肌梗死发生后的120分钟内是黄金抢救期,越早治疗,心肌受损程度越小,预后越好。"

急诊室里,护士们麻利地为刘大爷做着术前准备。我注意到他的血压偏高,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重要话题:心梗的高危人群。根据最新研究数据,除了高血压患者外,超重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的人群,都是心梗的易发人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心梗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我的门诊中,3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逐年增多。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久坐不动、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这些都是"心梗催化剂"。

看着刘大爷被推进导管室,我想起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3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平均4分钟就有一人因心梗离世。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较发达国家提前5-10年。

许多患者总觉得"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殊不知心梗就像一场无声的倒计时。有些人贪图省事,觉得跑医院麻烦;有些人讳疾忌医,总想着靠意志力战胜病痛;更有些人担心花钱,直到病情危急才就医。

去年夏天,我接诊过一位出租车司机,他连续两天都觉得胸口发闷,还是坚持开车拉活。直到第三天凌晨,疼痛难忍才来医院,最后因为延误治疗时机,留下了永久性的心功能损害。

作为医生,我常常告诉我的患者们,预防胜于治疗。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定期体检也很重要。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检查,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心梗的预防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合理饮食,控制高盐高脂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三小时后,刘大爷的手术顺利完成。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心电图,我长舒一口气。这一次,我们又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生命。手术中,我们在刘大爷的冠状动脉中发现了多处严重狭窄,这些都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累积的结果。

"医生,要是早知道这么严重,我肯定第一天就来医院了。"刘大爷虚弱地说道。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心梗就像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最后通牒,在这之前,往往已经有过多次警告。我们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后悔莫及。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把工作和其他事情排在健康之前。可是,如果连健康都保不住,又怎么谈其他呢?所以,请善待自己的身体,它是我们唯一的"房子",需要用心呵护。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生命诚可贵,莫要用"扛"字消耗它。当身体发出警报,请毫不犹豫地选择就医。医学发展至今,我们有了更多挽救生命的手段,但前提是患者能够及时就医。

愿每个人都能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在疾病面前,放下犹豫,放下顾虑,勇敢地迈出就医的脚步。毕竟,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美好需要经历。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自己的心脏,让它继续跳动,继续为梦想和生活加油打气。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珍惜,也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值得投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2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