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城门用来防御外敌,为什么材料用的是木头,还不好打?

云帘逸仙 2024-10-12 17:18:19

文|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古代的城门,是一座城池的门面,更是守护一方百姓的屏障。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不仅要抵御外敌的攻击,还得应对可能随时而来的火攻。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许多古代城门的主要材料,竟然是看似脆弱的木头,这不禁让人生出疑问:木头城门真的能防得住敌人的攻击吗?

古人为何偏偏选择了木材,而不是更坚固的石料?是什么样的巧思,让一扇木门担负起了守卫一城的重任?

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城门背后的智慧,解开这道历史之谜。

城门是木头为何不用火攻?

千百年来,古代城池的安危始终牵动着帝王将相的心,当战火烧到城下,那高耸入云的城门,就成了守卫一方百姓的最后屏障。

然而,让今人颇感意外的是,在砖石材料并不罕见的古代,许多城门却选用了看似脆弱的木头。

难道先人们没有料到,一旦遭遇火攻,木头城门转眼就会化为灰烬吗?

事实上,古人对木质城门的选用,远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他们看来,木头虽然可能经不起烈火烹油,但胜在来源广泛、易于运输,比起石材来,无论是采购还是加工,都要便捷许多。

一旦城门损毁,几位巧手木匠就能快速修复,不至于给城防带来大的隐患。

与今天讲究安全性能的钢铁不同,古时的木头本身并不能抵御强敌的攻击。

因此,先民们还在城门上布置了一系列防火设施:比如在木头外层包裹铁皮,遇火不易燃烧。

比如在城门上方安装“千斤闸”、“吊桥”等设施,可随时关闭、阻断火势蔓延。

更重要的是,守城将士并不会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敌人放火烧门。

他们往往会主动出击,利用城门、城墙、箭楼的优势,对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让他们自顾不暇,无暇顾及纵火。

从某种意义上说,木质城门的设置,恰恰体现了古代军事家们高超的谋略。

他们深知,与敌人拼消耗、比耐力,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未雨绸缪,广布险关,让敌人知难而退。

一旦战事来临,就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这种兼具防守与进攻的思路,正是古代城防的精髓所在。

今天,当我们站在古城门前,抚摸着那些斑驳的木头,内心难免会泛起一丝疑惑:它们怎么可能经受住战火的考验?

但细想古人在背后付出的种种心血,又不得不由衷赞叹:原来看似简陋的木头后面,藏着如此缜密的算计,凝聚着先贤们的大智慧啊!

这种智慧,不仅仅局限于木质城门,更广泛地存在于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

从宏大的都城规划,到精巧的排水系统;从严密的防火制度,到灵活的战术指挥……

无不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才智,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的结晶,华夏文明才得以传承五千年而不息。

今天,当我们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人时,更应秉持谦逊之心,用发现的眼光,去认真揣摩他们留下的每一件作品,每一个细节。

或许,在这些不起眼的痕迹中,就藏着打开未来的钥匙,等待着后人去开启、去传承。

以上内容参考自上游新闻2023年3月13日关于“古代城门都是木门,一方军队攻打另一方城池时为何不火烧城门攻入?”的报道

木头未必一定引发大火

在大木结构的宫殿屋顶下,一旦有火星飞溅,轻则满城灰飞烟灭,重则血流成河。

这一点,历代帝王可谓心知肚明,无数次的血泪教训,让他们在修建皇宫时,不得不把防火工作放在头等位置。

要说紫禁城防火,“水”可谓是头号功臣,宫里最著名的河流,当属那条蜿蜒穿行于各大殿宇间的内金水河。

这可不是单纯供观赏的景致,它担负着至关重要的消防任务,一旦火情来临,内金水河就是最得力的水源。

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紫禁城发生过数十次火灾,若非内金水河及时提供水源,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河流,紫禁城还有另一处防火利器,那就是星罗棋布的井口。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不起眼的井,它们可是紫禁城的“消防栓”!井水不仅解决了宫里上万人的吃水问题,关键时刻还能用来救火。

只要井口附近有人值守,火情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说起排水系统,紫禁城同样令人惊叹,宫里的排水,可不是简单的“泼出去就完事儿”。

设计者别出心裁,修建了明沟暗渠两套系统,地上地下,相互配合,一部分污水经由明沟流入筒子河,另一部分则悄悄通过暗沟汇入护城河。

至于雨水,则被巧妙地引入宫殿前汉白玉石雕的水沟,一路流淌,既起到排水作用,又平添了几分皇家气派。

光有硬件设施还不够,紫禁城的防火更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的“消防队”。

他们就是那支由太监和士兵组成的“防火班”,这可不是摆设,从明代开始,这些人就肩负着巡查宫内的重任。

他们每天在各个宫殿、库房来回巡视,查找火灾隐患,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并组织人员抢修。

随着时代发展,“防火班”的装备也在与时俱进,清代后期,西洋的新式灭火器具传入中国,这些老兵们也在紧跟潮流。

从最早的水桶,到后来的铜缸、激桶,再到西洋激桶,防火班成员们无不熟练掌握,以便在危急时刻,拿起就能用。

当然,光靠“防火班”还不够,紫禁城里上上下下都要树立防火意识。

宫女太监们虽然没有专门的消防任务,但他们人数众多,哪里有情况,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充当“志愿消防员”。

这样一来,全宫上下就织起了一张无形的防火网,为皇城安全保驾护航。

今天,当游人漫步在紫禁城里,大多被恢弘的宫殿、精美的器物所吸引,却很少有人会去留意那些不起眼的河流、井口和水沟。

但正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设施,构筑起一道道防火壁垒,让这座举世无双的宫殿群得以傲然挺立六百年。

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预防火灾,人人有责。

以上内容参考自澎湃新闻2020年12月7日关于“紫禁城几乎全是木建筑,为什么600年里却很少发生大火?”的报道

古代城墙也有大智慧

提起元大都,你会想到什么?是马可·波罗笔下“黄金铸就的城市”,还是电影《马可·波罗》里富丽堂皇的皇宫?

这座古城,承载了太多传奇色彩。

然而,若论及元大都的城市规划,恐怕就没那么多人了解了,今天,不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700多年前,去看看这座都城是如何规划建设的。

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营建元大都时,特意请来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师刘秉忠主持设计。

这位刘先生,对《周礼·考工记》可谓是了然于胸。

他拿出了这部古籍,对照着书中描述的理想城邑,开始在元大都的规划上大展拳脚。

按照《考工记》的构想,理想的都城应该是方形的,南面有朝廷,北面有市集,左祖庙右社稷。

在刘秉忠的巧手设计下,元大都的布局与此可谓是惊人地相似,虽然没有完全照搬古籍,但儒家的理念却深深融入其中。

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时,仍能从一砖一瓦中,感受到当年的恢弘气度。

那高大厚实的城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也是古人匠心的结晶,墙体上的角楼、敌楼等建筑,更显示出元代皇城的独特风貌。

然而,元大都的建设,可不仅仅是在地面上做文章。

在城市地下,还有一张巧夺天工的水系网络。设计者深知,京城之水,关乎百姓生计。

因此,他们在城内外布下了大大小小的河道,将水源引入城中,又疏通了排水系统,让城内的污水、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要数城墙和道路两侧修建的众多排水设施。

那座城门墙体中,镶嵌着一个个圆形的“水篦子”,大雨来临时,雨水就会从这里快速泄出,不会在城墙上泛滥成灾。

还有那道路两旁,一眼望去,竟也是沟渠纵横,原来,这些明沟暗渠,就是专门用来排水的。

如此,道路才能常年保持干燥,行人车马才能通行无阻。

今天,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在上下水系统尚不完善的古代,一座都城竟能将排水工作做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地步。

这背后,凝结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也印证了元代统治者“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千百年来,元大都的风雨沧桑,早已远去,但那些斑驳的城砖石瓦,却始终在诉说着一个不朽的故事。

它们见证了一代天骄忽必烈的雄心壮志,更铭刻下了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博大。

今天,当我们置身于元大都遗址公园,聆听着古老的城墙述说往昔。

感受着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应该自问:我们能否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为建设现代化都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自光明网2023年11月2日关于“元大都城墙,夯土下的建城智慧”的报道

结语

古代的木质城门,看似简陋脆弱,实则大有乾坤,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从材料的选择,到防火的设计;从水源的利用,到战术的运用……无不体现了先贤们的深谋远虑。

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却有着超前的理念;他们没有坚不可摧的石墙,却有着守卫家园的决心。

正是凭借着这种智慧和勇气,华夏文明才得以绵延至今,屹立东方。

今天,当我们再次仰望那些斑驳的城门时,更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去聆听它们诉说的故事,去感悟古人留下的启示。

或许,在那些看似简单的设计背后,就蕴藏着应对未来挑战的钥匙。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