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沉迷手机,不妨试试这3种办法,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效果

敖爸聊教育 2024-02-23 21:25:48

在这个数字化科技时代,手机等电子设备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如同双刃剑,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给本该以学习为重的孩子带来了分心和沉迷的隐忧。

在每年寒暑假这样的长假期间,躲在自己房间里通宵玩游戏的孩子并不少见,而家长往往还蒙在鼓里。

等到家长察觉之时,大多数情况下已是束手无策。

他们担心孩子沉迷手机会影响到视力、学习甚至是人际交往等能力。

但简单的限制和禁止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走极端”行为。

面对这样的现实教育问题,不少家长深感困惑和无助。

如何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管控手机,培养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也因此成为我们家长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把孩子与手机等电子产品完全隔绝开来,事实上也很难办到。

说到底,就是孩子不能做好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平衡,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科学引导,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实际上,我们只要帮助孩子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找到平衡,就大体上能解决好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目的,在这里,我要分享三种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更能引导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发现乐趣,拓宽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01 让孩子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孩子毕竟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世界里,他们或许要经常面对周围小伙伴们玩手机平板喧嚣场景的诱惑。

这时候对孩子的自控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让他们学会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几个具体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宁静:

1. 设定“无屏幕时间”

设定家庭中的“无屏幕时间”非常重要,有助于减少对孩子的干扰。

这可以是用餐时(家长如果边吃饭边刷手机,对孩子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坏影响)、晚上睡觉前,或是在周末的特定时段。

在这些时段内,全家人都放下各种屏幕设备,共同参与其他活动,如做游戏、聊天或户外运动等。

2. 创建阅读空间

为孩子在家中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有足够光线的阅读空间。

这不光是属于孩子的私人空间,在特定时间段,还可以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分享阅读的公共空间,比如每周一次的家庭阅读沙龙、读书分享等。

我们可允许孩子参与设计和摆设这个阅读空间,挑选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籍等,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当一个家庭中有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当孩子在这个阅读空间中找到了交流分享的机会,很自然会淡化他们对手机的欲望。

3. 家长的模范引导

作为家长,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我们通过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可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孩子看到我们是在阅读书籍,而不是刷手机时,他们更有可能模仿这种行为。

4. 教孩子进入冥想与放松的状态

教会孩子基本的冥想和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练习等。

不要小看了这些技巧,它们在孩子面对压力和焦虑时,能有效帮助他们管理情绪,不依赖于屏幕来寻求逃避现实。

5. 安排户外活动

积极安排户外活动,如跑步、踢足球、打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骑行、爬山等运动,或者在周末来一个远足、采风等活动。

各种户外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帮助孩子从屏幕世界中解脱出来,享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02 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和亲子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电子屏幕之外的温情和乐趣。

以下是一些提高家庭成员之间互动与沟通的策略:

1. 定期家庭会议

每周定一个时间,举行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中,让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过去一周的感受、分享近期的成功与挑战,以及讨论下周的计划等内容。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孩子将更多的情感从“电子屏幕”上转移到家庭成员身上。

2. 一起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下放纵孩子,将来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孩子沉迷手机,固然和孩子自身的自制力不足等原因有关,但缺乏使用规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长可让孩子一起参与制定关于家庭成员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规则。

让孩子参与进来,可以增加他们主动遵守规则的意愿。比如,可以共同决定不带手机上餐桌,或者睡前一小时不使用容易影响睡眠的电子设备等。

3. 发掘家庭共享爱好

主要做法是发掘家庭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找到大家都喜欢的家庭烹饪、或是园艺、或是手工制作,或是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有计划地开展这些家庭共享活动。

共同的爱好能够加强家庭成员间的联系,同时减少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

4. 家庭游戏夜

针对不少孩子喜欢在周末玩手机平板的现实,家长不妨在每周末或每月安排一次家庭游戏夜,玩一些传统的桌游或者户外游戏。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孩子在现实中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就不容易对虚拟世界产生依赖性。

二是提供了一个无需电子设备参与就能满足孩子休闲娱乐的方式。

5. 让孩子参与策划长期家庭项目

对年龄稍长、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可和父母一起策划长期家庭项目,如家庭菜园(或花园)的修整维护、庭院工程的设计改造等。

这样的项目一般都需要长期的投入与合作,很显然,只要孩子参与了这些项目,并在参与中产生了一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就能够有效地牵引他们对手机的注意力。

03 通过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来抢占“阵地”

想让孩子转移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注意力,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兴趣爱好大军”去抢占孩子大脑中的“阵地”,把电子游戏统统赶出来或排挤出“阵地”。

当孩子有了真正的兴趣爱好时,他们就会主动地、不自觉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减少了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

1. 发掘孩子的兴趣点

发掘孩子的兴趣点这件事情,特别考验家长的沟通力和眼力。

一种方法是,与孩子进行深入对话,了解他们真正的喜好和兴趣。

另一种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活动能引起孩子强烈的注意力,然后鼓励他们去尝试这些相关的活动。

2. 策划和孩子兴趣相关的项目

根据孩子的兴趣,策划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或项目。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对天文学很感兴趣,可以引导他围绕“天文学”这个专题去探究、去学习。

如果家庭条件具备,甚至可以为孩子置办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学习定期观测星空,并记录所看到的星座和天体。

孩子在忙完学习上的事情之后,还要去鼓捣自己心心念念的宇宙太空,目标是探索星辰大海,此时哪还有心思和闲工夫去触碰电子游戏呢。

3. 参与孩子的活动

作为家长,不只是要鼓励孩子参与兴趣活动,自身也应该尽量参与其中,这对孩子既是陪伴,也在无形之中起到督导的作用。

比如,周末和孩子一起上才艺班,或者在家中共同完成一个国画作品、科技小制作等,这在增强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4. 设立目标,让孩子在现实中也能体验到成就感

不少沉迷手机的孩子,就是因为长期缺乏目标,精神空虚,想从手机游戏中找到成就感。

为孩子设立可实现的目标,并在他们达成这些目标时给予认可和奖励。

这样的正面反馈让孩子在现实中也能体验到成就感,精神变得更加充实,淡化对虚拟世界的依赖性。

结语

作为家长,不仅是要教会孩子学会正确使用科技(包含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更要教会他们学会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找到平衡。

通过上述教育策略,我们不只是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还帮助他们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不妨试试以上三种方法,只要坚持下去,相信能看到效果。

终有一天,孩子在成长路上,不再只是躬身低头看屏幕,而是挺胸抬头望世界。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