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事件,秦国主动访问,究竟有何意图?战略合围前的最后试探

品史学家江樵 2023-09-28 04:57:09

从秦国回来后,蔺相如为自己能“完璧归赵”而自命不凡。

当着法家代表人物慎子的面,他面带骄矜,一张口便炫耀显摆:“别人都说秦王如虎狼一般不可接触,而我呢,现在已经摸过他的头拍过他的肩了。”

慎子微笑摇头:“山中有石梁,下临不测深渊。偶有樵夫凭运气过去,但要原路返回他就不敢了。您现在谈论秦王呢,就和那些还没见过石梁有多危险,就试图能轻易来回的人一样啊!”

直到晚年,在秦国的步步紧逼之下,蔺相如才意识到:他所经历之事的远不止一块玉璧、几座城池那么简单。如果说当年的和氏璧事件是盘棋局,他只是被动地当了棋子。

也许当年秦国的战略合围刚现出苗头时,赵国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应对,天下之事或许还可挽回。

而如今,长平之战已经开始,一切积重难返。再没有哪个诸侯能有实力来救赵国。

“大王因为赵括有名气而重用赵括,就像用胶将调弦的柱粘死再弹琴,那怎么变调呢?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的兵书,是不知道变通的啊!”弥留之际的蔺相如对赵王苦苦相劝。

而此时赵括带上了赵国所有的精锐,正开往长平战场。赵括所代替的,是老将廉颇。

昔日令秦国头痛不已的廉颇,如今已被彻底边缘化。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蔺相如所代表的文臣集团被重用,盖过了武将们的风头。

石梁之险,此刻才见分晓。这一切,都坏在秦国突然来访那件事上。

完璧归赵

关键节点上的外交

一个传说在列国广为流传。

有一块美玉,它出自楚国,价值连城。在《战国策》,它与周朝的砥厄、宋国的结绿、梁国的悬愁一起,是名闻天下的四大美玉之一。后来成为了秦王的掌上珍宝,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让李斯对其进行加工,将之制作成了传国玉玺。

这块美玉,便是和氏璧。而此刻,它为赵惠文王所拥有。

秦昭襄王看中了这块玉璧。不过并非因其作为宝物的价值。

而是看中了其外交价值。

因为,秦国需要以玉为饵,操纵天下局势。

当时的战国七雄,实力较强的主要是四个国家:秦、楚、赵、齐。秦国的统治者秦昭襄王,素有逐鹿天下之志。

按照秦臣范睢远交近攻的理论。齐国离秦国比较远,威胁不大,是笼络结交的对象。且此时“五国伐齐”让齐湣王领了盒饭,齐国元气大伤,无力再与其他国家争抢风头。

就剩下楚和赵。

相对而言,秦国攻打楚国条件更为成熟。自秦将司马错攻占巴蜀之地,经过多年经营后,这个西南粮仓巴蜀已然成为秦军进攻楚国的跳板。

经过几番骚扰和消耗,秦对楚打出最后一击的条件已经成熟。白起已经在筹划发起攻占楚都的鄢郢之战。

而对赵国,秦国却了解得不太多。

当时的赵国国君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之子。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国力大增。并且赵武灵王还曾一度考察秦赵边境,试图找到反攻秦国的办法。

然而可惜赵武灵王的伟大计划没得到实施。赵惠文王在即位四年后,平定赵章叛乱,并把已经退位的赵武灵王围困在沙丘行宫里,将之活活饿死。这波魔幻的操作,让大家大呼看不懂。

但赵国国力依旧强大,且新赵王对外态度不明。

这就为白起伐楚的行动带来变数。  

因为楚在南边与秦接壤,而赵从北边与秦接壤。秦伐楚时,万一赵国南下插一杠子,那秦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啊。

所以先稳住赵国,再攻打楚国,这个顺序不能错。

赵对秦是什么态度?秦楚开战,赵会攻秦吗?如何才能摸清赵王的态度?

这些问题在秦昭襄王的脑子里反复盘旋。现在对话渠道不畅不说。接连派出几波探子,也没有回音,可见赵国的防范还是挺严密的。

突然,秦昭王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外交手段啊!

就比如,以和氏璧为借口,试探赵国的口风,不就全都能弄明白了嘛!

也不管赵王邀不邀请,秦王主动提出协商:你的和氏璧,我用十五个郡来换,可否?

和氏璧的一段奇幻漂流,即将开始。

范睢见秦昭王

赵国的误判

对于赵惠文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和氏璧,也不是开疆拓土,而是稳定的环境。

估计他满脑子都是国内的难题:父亲赵武灵王的改革要不要继续下去?如果继续改革,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如果终止改革,大家同不同意?

所以赵惠文王急于争取广泛支持,把发展问题处理好。在这个节骨眼上,问他和氏璧的事该怎么办?他多半会倾向于凉拌,换就换吧,别惹麻烦就行。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秦王提出用城池换玉璧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图谋。

大臣们也各自打着小算盘:秦王这么无耻加强大,要是到秦王那丢了面子,回来估计八成会被喷成筛子,外加丢了脑袋,所以出使秦国这件差事是万万不能接的。

大家都绞尽脑汁地琢磨秦国用意时,蔺相如站出来了。于是赵王和他开始了一段对话。

问:秦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

答: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

问:但是秦王如果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又该怎么办?

答:秦用城换璧,赵国拒绝,赵国就不占理;赵给了璧而秦不给城,秦不占理。这样一权衡,不如让秦国在道义上不利。

问:谁可以派为使臣?

答: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赵王的心态:1、忌惮秦国的实力;

2、担心秦国说话言而无信;

3、极其讲究面子;

4、只图短期利益,不做全局和长远的打算。

——这是一种防守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对思维。赵王作出决断时,没有多问几个为什么:秦王一直在忙着处理楚国的事,为什么突然有兴趣和他来谈买卖?他赵王从没和秦王做过什么交易,上来就做这么大一单,这正常吗?两国外交渠道刚一打开,谈交易都类似于强买强卖了,那今后秦国会不会得寸进尺直接伸手要点啥?既然秦国言而无信,为什么赵国要送货上门,就不能要求秦国先表示诚意?

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PUA的开端:如果赵国连条件都不谈就轻易答应秦国的条件,秦国下意识地就会将赵国看成是一个容易拿捏的猎物。  

赵王没想这么多,简简单单答应交易,并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入秦。

一开始,赵国就输了。

蔺相如主动请缨出使秦国

朝堂上的外交风云

从进入秦国开始,蔺相如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豁出去就是为了那块玉,就是为了赵王的面子。

但问题是,秦王到底在不在乎那块玉?蔺相如拼死一搏起到了什么效果?

让我们看看双方的表现。

买椟还珠的秦昭王

1、在一般的台观接见蔺相如;2、大喜;3、把和氏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4、将和氏璧退给蔺相如找瑕疵;5、遭遇蔺相如以死威胁,向蔺相如道歉,接受蔺相如所有的要求;6、蔺相如偷偷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也以礼相待将其送回。

秦昭王的行为具有颇多矛盾:

如果真喜欢和氏璧,肯定会选择高规格接见,然后抱着宝玉看不够,怎么会有空给周围人看,并递给蔺相如指出瑕疵?另外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了,秦王反应也十分平淡。

可起初见到和氏璧后秦王的态度却是大喜。

这似乎说明,秦昭王对蔺相如能来十分高兴:就简简单单一说要交易,人家都派出使者带着和氏璧送货上门,瞧瞧赵国这态度,真不错啊。

对和氏璧嘛,他没多大兴趣。   

孤注一掷的蔺相如

1、骗回和氏璧,以摔壁威胁秦王;2、提出一大堆交易条件;3、将和氏璧送回国。

虽然蔺相如使劲地给自己加戏,但秦王给他发挥的机会并不多。

蔺相如的行为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和氏璧展开。可蔺相如拼死想保护的东西,秦昭王根本不在意。

蔺相如把玉璧送回国,秦王也呵呵一笑。无论你蔺相如怎么闹,一切都已尽在掌握。

之所以没有杀蔺相如,只是不想和赵国翻脸,以免赵国过早与秦国为敌。

主动加戏的蔺相如

秦王成功试探

通过这次突击外交,秦王终于看清了赵的“软”与“硬”。

一、赵国“软”在哪?

如果双方是平等的,买卖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事。秦王想要买玉璧,赵王就一定得卖吗?如果赵王不卖,秦国还派兵过来抢不成?

所以,赵王和大臣们反复讨论,玉璧主权到底重不重要?本质上就假设了一个前提:失去了玉璧,赵国就失去了面子。不放弃玉璧,又会得罪秦国。

这就是一种弱者心态:假如赵国实力够强大,心理够强大。哪还有什么反复讨论?有什么道理好讲?我的玉璧,我说了算。你秦国凭什么插手?

为了这块玉璧,秦国你会选择和赵国开战吗?你可得想清楚了,楚国那摊子事儿你还没捋明白呢。

所以要和氏璧?行,你拿出诚意来,先从十五郡中挑几郡划给赵。

但赵王没这么想。他太怕秦王了。

赵王派蔺相如送和氏璧到秦国时,他自己就已经乖巧地选择了弱者的地位。

这点,蔺相如在秦国朝堂上斥责秦王时,全给抖落出来了: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

又是斋戒,又是派人送货上门。可见赵王对秦王岂止是怕,而是非常恐惧!

对于秦昭王来说,他试探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他十分肯定,失去赵武灵王的赵国早已没了往日雄风。

二、赵国“硬”在哪?

赵国硬气的地方,就体现在死要面子。特别计较眼前利益得失。

为了不被秦国欺负,蔺相如不惜用和氏璧加上自己性命来做赌注。

从这点上,就足以了解到赵王的态度:如果让他吃了亏、丢了面子,导致在国内没法交代,那赵王还是会不惜一战的。

赵国早已没了胡服骑射改革时的威风

秦王的对策

既然了解到了赵国的软与硬。接下来就需要制定合适的打法了。

一、胡萝卜大棒+温水煮青蛙

赵王在意眼前利益,那么就不要对赵国施压太多。不然打压过头,让赵国横下一条心和楚国联手,那秦国会很头大。

但是也不能让赵王太轻松,否则,他会对秦国没有一点畏惧感。  

所以对赵国,要时不时敲一下,然后再安抚一下,胡萝卜加大棒,就能让赵国“软”下来,将其治得服服帖帖。赵国自然就没胆量去援助楚国了。

和氏璧事件之后没多久,秦国就出兵攻打赵国。先占了石城,然后又杀了2万赵人。

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随后秦国又抛出橄榄枝。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西河外渑池友好会见,于是渑池之会开始。此后的赵国,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而在外围,一系列行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秦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对赵国不打不刺激,但按顺序将它周围的楚国、韩国、魏国一个个干趴下。这样让赵国“硬”不起来的同时,无声无息地完成对赵国的战略合围。

渑池之会

二、离间计

秦王轻易放蔺相如走,只因他还有个考虑:打压廉颇,为秦国减轻压力。

廉颇实在太棘手太能打了。如果廉颇在赵国一直受重用,那秦国八成是拿赵国没办法。

但秦国了解到一个信息:赵王和廉颇,君臣有隙。

廉颇是上将军,位高权重,但凡国家有大事,赵王都得找廉颇相商。这样时间久了,赵王对廉颇有些忌惮,隐隐有了打压廉颇的想法。

但打压也得看时机啊,否则不就成了自毁长城?

秦王当然乐意看到这个矛盾提前引爆,所以他有意借助和氏璧给蔺相如放了水,让蔺相如借机上位,从而抢了廉颇的风头,让其边缘化。  

这一招很有效: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对于这个“好机会”,赵王也乐于配合。蔺相得到赵王破格提拔,地位在廉颇之上。

如果蔺相如不知进退,不和已经醋意大发的廉颇来个“将相和”,那么很有可能赵国就提前乱了。

将相和

结语:警惕和氏璧式的外交陷阱

从本质上来说,和氏璧事件,就是一次重要的外交试探。

这种用宝物试探的办法,秦国并非第一次用。

刘向《新序》记载:“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之重者。’王遂使昭奚恤应之。”

昭奚恤作了一番精心的安排,秦国使臣被昭奚恤礼貌而充满威严的言辞深深撼,“惧然无对。”秦国使臣回国后向秦王禀报:“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伐楚。”

用此计以探虚实的秦王,便是赫赫有名的秦孝公。

此类计策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件重要短期利益,来试探对手的态度。如果对手十分在乎短期利益,那么秦国就会放长线钓大鱼,立足长远或是整体开始做局。

比如楚国,并不在乎宝玉的得失,而是将贤臣当成国家的珍宝,这说明楚国的战略计划制定得很合适,君臣一心、实力强劲,很难被利益或是威胁所PUA,这让秦国不得不放弃了伐楚的念头。

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我们也需防范别有用心的国家所进行的外交试探。

其实这与秦赵的外交博弈高度相似:

对赵王而言,在交易和氏璧之前,一定要强调,和氏璧的主权在我,想怎么谈得我来决定。此外,比起和氏璧,赵方更在意两个方面,国土安全和战略安全。

在当前形势下,赵国国土安全无忧;而在不远的将来,赵国也没有遭到战略包围的忧患。那么其他问题,可以谈一谈。

否则,赵国既看不到秦国维护其主权的诚意,也看不到秦国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世界新秩序的诚意。那么赵国有权利选择不谈。

什么时候,秦国想通了想明白了,秦赵再一起好好谈不迟。

秦赵如此,当今世界也是如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