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记(二)

清醒一点吧 2024-10-01 08:58:49

花径是很有味道的。

去花径的途中有湖,叫如琴湖,初为自然形成,估计不大,但后经人工筑路,堤坝较高,湖便汪洋一片。水碧蓝透亮,加之湖边多高大的花树,相映之下,这里便是瑶池仙山。湖中有岛,岛上有亭,若鹤落凤栖。有九曲桥与岸相连,远看似游龙泅湖。

如琴湖之所以称为“如琴”,其因有二。一在于水源,四围的山泉,汇入湖中,终年不歇,悠悠扬扬,如琴声倾诉。二在于外形,形似琵琶,六弦起而万声扬。可惜今之人们的咿呀之声太过,嘈嘈切切,耳朵也难清静。

如琴湖下便是花径,路有石牌,上书“白居易花径”。山道曲折,树木丰茂,紫薇,杏桃,海棠,红梅等花树,夹道而生。至一池,不足一亩,内有荷正盛。池旁有一茅舍,为白居易草堂。草堂内除了白居易之生平简介外,便有卖字画的人。这种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当今之名人,但就其字画的水平看,也约略可算一个家的。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我的兴趣来自于 “花径”二字。距草堂三四十米处,有一方石,石上刻着此二字,行而不草,草而不张,张而不狂,似乎正合白居易的性格。据说,此二字正是白居易的手刻,发现之时隐于地下千年,发现者是湖北人姓李名风高者,他于民国十八年游大林寺时发现,当时他欣喜若狂,于是邀集庐山的社会贤达、名流望族集资捐款,在此建亭种树,再现昔日的桃源胜景。这一举措,自然引起了轰动效应,当“花径”一面世,天下文人便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这里便成了当时真正的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直到今天,这里仿佛还是文人的天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据说白居易就是在这里漫步时吟出的,吟完诗,白居易就在花下眠有半宿,不知何时离去。后世者当然很感念白居易,将此诗刻于一块巨石上,竖在 “花径”二字旁,让前来的人不停地品读,玩味。这儿的桃花,开得更迟吗,更艳吗,更特别吗?怎么给人的感觉就是英雄迟暮之慰呢。

无论大家问什么,想什么,这里的桃花是幸运的,就像陶潜的桃源里的桃花。可是让我真正有兴趣的,倒不是桃花,而是白居易在庐山的日子到底是快乐还是悲伤。一个朝中官员,当被贬到地方时,人的洒脱,人的锐气,人的最初的个性到底还能保留多少。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虽然高喊着不愿摧眉折腰事贵权,但临到最末又有几人能昂首挺胸做回自己?文人的骨气与节操,常常遭受着时间无情地拷问。李白如此,白居易如此,后世的许多文人亦如此。不过,白居易在此停留期间,他修筑草堂,泼墨挥毫,留下了闻名天下的《庐山草堂记》,读后,可以感觉得到他被贬到此处时并没有多大的沮丧,可能因为这儿的桃花的启迪,也可能是因为庐山太美之故,总之他有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儿他是不愿别去的。

今天,到达花径的人很多,就是寻常之日,这里每天的来客大约在万人之上,我们到的这天,更是几万人。大家都在这里争相拍照,叽叽喳喳,因为口音的不同,所以这里听起来就极为闹杂。现在出门旅游的人,同以往相比可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看来,游客除了拍一些花花草草外,就是多愿意与一些题有文字的石刻合影,花草大约是景区的装饰,那么文字可能就是景区的内蕴。

今天的游客都很有内蕴了。

而我没有多少内蕴,只想与白居易对视。白居易立在草堂前,戴着官帽,穿着唐式长衫,眼望山林,满脸忧戚,他在思考什么呢?唐朝的政治体制,唐代文化的走向,还是亲人的四分五离?也许,他什么也没有想,只是说了一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因为这句话,我默默地在他的面前立了五分钟,然后才正式去寻找“花径”里的桃花。桃花早谢,只有枝的静候,静候着大林寺的钟声传来,从远逝的光阴里传来。

(创作不易,欢迎关注、批评!勿盗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