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登基之谜:刘据自尽后,汉武帝还有4个儿子,却立8岁幼子

丰丰谈历史 2024-02-10 21:00:06

汉武帝给他的继承人留了个烂摊子。

他用兵多年,又生活奢侈,驾崩之时,用汉书的话来说,汉朝的局面是“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且在巫蛊之祸当中,朝堂也被清洗了一轮。

对于继承皇帝而言,接过这个烂摊子,并让大汉王朝重回正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然而,汉武帝选中的继承人,却是不到8岁的幼子刘弗陵。

他为刘弗陵选中的辅政大臣,也大半官位不高、没有什么处理政务的能力。

以至于有人怀疑,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立的,而是霍光等辅政大臣为了掌权,伪造汉武帝遗诏立的。

这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呢?

汉武帝为何要放弃3个年长的儿子,选择8岁的刘弗陵接自己的这一摊烂摊子?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卫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尽之后,汉武帝都有哪些立储的选项。

01、燕王刘旦

卫太子刘据自尽之后,汉武帝理论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燕王刘旦。他是汉武帝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

刘旦也觉得皇位非自己莫属。他喜滋滋地等着汉武帝封他为太子的消息,一等,就是三年。

长安传来了消息,汉武帝病重。

刘旦急了。他上书给汉武帝,请求去长安宿位。

在西汉,诸侯王都要去封地就藩的,唯有太子可以长留长安。

刘旦此举,是在提醒汉武帝,汉武帝年纪大了,又病着,搞不好啥时候就驾崩了,该立他为太子了。

汉武帝勃然大怒。他最忌讳别人觉得自己活不久了。

有一次,汉武帝病了一场之后,去看皇宫里养的马,见马瘦了,立马怒斥马夫: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次活不成了,所以不好好养我的马?还下令,把马夫拖出去砍了。

刘旦这封上书,不仅暗戳戳地说汉武帝活不久了,还觊觎汉武帝的皇位,全方位触了汉武帝的逆鳞。

汉武帝当场斩杀了刘旦上书的使者,又找借口削了刘旦三个县的封地,痛骂刘旦: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

就这样,刘旦上了汉武帝的黑名单,再也无缘皇位了。

02、广陵王刘胥

刘旦被淘汰出局之后,接下来的顺位继承人,是刘旦的同母弟弟,广陵王刘胥。

这位刘胥,在某些方面颇有汉武帝年轻时的风采。

汉武帝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曾经和黑熊搏斗。

刘胥也力大无穷,常常赤手空拳,与野猪、黑熊等野兽搏斗。

然而,刘胥只有在打猎方面有汉武帝的风采,在读书和干正事方面,全然不像汉武帝。

汉书说他“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意思是,他喜欢游玩享乐,做事没有法度,连汉武帝都嫌弃他,从来没考虑过让他做继承人。

哪怕他的哥哥们死的死,出局的出局,汉武帝也不愿多看他一眼。

03、昌邑王刘髆

排在刘胥后面的,是汉武帝的第5个儿子,昌邑王刘髆。

比起两个哥哥,刘髆有一个天大的优势:他的母亲,是汉武帝一生当中最爱的女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他的舅舅李广利是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最倚重的将军。

汉武帝十分宠爱刘髆,为他请了著名的大儒夏侯始昌当老师。

看起来,刘髆的前途一片光明。哥哥们都不给力,刘髆的机会就要来了。

结果他却被他的舅舅李广利拖累了。

巫蛊之祸后的第2年,李广利再次出征匈奴。临行前,丞相刘屈氂亲自把他送出长安。两人相约,要为刘髆争取储君之位。

李广利还在前线征战的时候,刘屈氂被人告发诅咒汉武帝,全族被诛。李广利和刘屈氂的计划也被汉武帝知道了,李广利全家下狱。

李广利为了戴罪立功,轻敌冒进,导致7万汉军全军覆没,他本人也投降了匈奴。

有这样的舅舅,刘髆自然也没法竞争储君之位了。他去封地就藩之后,死在了汉武帝之前。

汉武帝为何立幼子刘弗陵为继承人?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刘弗陵虽然有三个哥哥,尚在人世,缺陷后由于各种原因,上了汉武帝的黑名单。

汉武帝的身边,只有刘弗陵这么一个儿子了。

然而,刘弗陵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汉武帝去世的时候,他还不到8岁。

而且汉武帝留给继承人的,不是一个稳固的江山,而是一个烂摊子。这么复杂的局势,不是一个8岁的孩子能够处理好的。

更别提,如果让刘弗陵继位,汉武帝必须要给他安排辅政大臣。刘弗陵的年纪这么小,若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辅政大臣篡位,刘家的江山就要亡在刘弗陵手里了。

若是换成其他的皇帝,就算对3个年长的儿子再不满,恐怕也得捏着鼻子从中挑出一个人选来,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如此年幼的儿子。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孤注一掷,立刘弗陵为新任皇帝呢?

我想主要有2个原因。

其一 ,在汉武帝心目中,年长儿子败家的风险,比刘弗陵被篡位的风险更大。

我们光看史书,会觉得,刘髆被疑似卷入巫蛊之祸、又投降了匈奴的舅舅李广利拖累,无缘储位,还说得过去。

刘旦只是不太会审时度势,刘胥虽说荒唐,汉书里举出的例子,也不过是他爱打猎,就这样输给8岁的刘弗陵,未免有点冤。

可是汉武帝是他们的亲生父亲,能够看到比史书记载更多的东西。他可以看出来,这两个儿子就是扶不上墙。

后续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汉武帝去世之后,刘旦两次造反,结果还没正式起兵,就已经在自己的封地里使用皇帝的仪仗,按照天子近臣的规格加封身边的大臣。

这简直是通告长安的皇帝,他就要造反了,但是还没准备好,快来诛灭他。

因此,刘旦两次计划造反,都还没来得及行动,就失败了。第一次,汉昭帝刘弗陵顾念兄弟之情,放过了他。第二次,汉昭帝忍无可忍,终于逼他自尽。

而刘胥,自然也是要造反的。

他造反的手段,比刘旦更可笑。刘旦好歹实打实地准备起兵,刘胥却把造反的希望,寄托在巫蛊之上。

他找来一个据说很灵验的女巫,日夜诅咒汉昭帝。

也是凑巧,汉昭帝很快就去世了。刘胥大喜过望,以为是自己的诅咒灵验了,喜滋滋地等着长安派人接他进京当皇帝。

结果,他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汉宣帝继位的消息。

刘胥一怒之下,继续诅咒汉宣帝,最终事情败露,被汉宣帝诛杀。

以刘旦和刘胥造反的表现来看,他们就算登上了皇位,多半也处理不好汉武帝留下的这一堆烂摊子。

汉武帝宁可把希望寄托于8岁刘弗陵,以及辅政大臣的忠诚之上,也不愿意把这两个荒唐的家伙立为继承人,实在是情有可原。

其二,汉武帝信任他留下的辅政大臣团队。

汉武帝为8岁的刘弗陵,留下了由5人组成的豪华辅政大臣团队。

首席辅政大臣霍光,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跟随汉武帝30多年,没有犯过一次错误。

次席辅政大臣金日磾,是霍去病在河西之战中带回来的匈奴王子,同样跟在汉武帝身边多年,小心谨慎。他作为匈奴人,在汉朝已经无法再进一步了,只能忠于皇帝。

上官桀,是5人当中唯一的武将,立过战功,却远远没到功高震主的程度。他的存在,避免了辅政大臣团队文武失调。

桑弘羊,在汉武帝还登基的时候就已经进宫,资历最老,能对其他人起到制衡的作用。且多年来一直为汉武帝搞钱,是汉武帝的钱袋子,接下来的大汉王朝,依然需要他。

田千秋,是汉武帝的最后一任丞相,理论上是百官之首,却位居辅政大臣莫席。他是个老好人,可以在辅政大臣当中充当润滑油。

汉武帝精挑细选的这5个辅政大臣,既各有所长,可以互补,又相互制衡,理论上可以避免任何一人一家独大。

他对这5个人,应该是非常信任,所以才能放心地把小皇帝和江山交托给他们。

一个大胆的猜测: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立的?

即便我们能找到看似充足的理由,解释汉武帝为何舍弃三个年长的儿子,立不到8岁的刘弗陵为继承人,但汉武帝的这一选择,实在是过于冒险。

再加上,汉武帝确立辅政大臣的过程,显得疑点重重。

霍光,官职不高,名声不显,跟在汉武帝身边30年,基本上相当于高级秘书和司机,为什么能摇身一变,成为辅政大臣之首?

金日磾,更是一个匈奴人。

上官桀,也名不见经传。他的那点战功,甚至不能让他封侯。

汉武帝选择这样的人做辅政大臣,不担心他们压不住百官、无法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行吗?

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怀疑,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立的,这5个辅政大臣也不是汉武帝选择的。

他们趁着汉武帝病重之际,利用汉武帝身边只有他们的便利,伪造汉武帝的遗诏,趁机上位。

第一个怀疑此事的人,是燕王刘旦。

他在接到刘弗陵的登基诏书时,就觉得诏书的玺封太小,规格不对,怀疑长安出了变故。

而且,他不知道这个新皇帝是谁。

于是,刘旦派心腹进京打听。心腹打听出来的结果是:这个小皇帝大约八九岁,由众位将军拥立,汉武帝下葬的时候都没出来吊唁。

刘旦由此怀疑,这个他都不知道的弟弟,是霍光等人伪造遗诏立的。

他甚至公开宣称,刘弗陵很有可能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

另一个怀疑的人,是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当然,不是后来篡汉的那个王莽)。

王忽是汉武帝的侍中,在汉武帝去世之后,公然宣称:先帝驾崩之前,我一直在他身边,哪有遗诏这回事?这不过是大臣们为了让自己显贵而伪造的罢了。

霍光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没有和王忽对峙,而是直接让王莽杀了王忽。

我们再细看史书,会发现,刘弗陵和金日磾的儿子,都娶了霍光的女儿,他们互为姻亲关系,有着共同的利益。

而这三人,就是辅政大臣团队中最突兀的存在。按理说,他们没有资格排在资历最老的桑弘羊和当了多年丞相的田千秋之前。

所以,他们伪造遗诏拥立刘弗陵的说法,似乎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我觉得,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

毕竟,霍光、金日磾和上官桀这三个排位靠前的辅政大臣,此前的官位和影响力实在是太低了。

若不是汉武帝活着的时候,亲自在群臣面前为他们背书,光凭一封遗诏,他们是压不住百官的。

而除了刘旦和王忽之外,汉朝也没有人怀疑汉武帝遗诏的真伪。

哪怕是后来辅政大臣内斗,上官桀和桑弘羊失败被杀,也没有为了把霍光拉下马,而说汉武帝的遗诏有问题。

所以,我觉得,刘弗陵和辅政大臣团队,都是汉武帝本人的选择。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