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死26万人,工程耗费万亿,民众习以为常,印度基建有多奇葩?

WarOH虎哥 2024-08-07 20:35:34

2023年8月,印度“又”一起重大基建事故,让世界了解到该国的基建实力:一座铁路桥在建设过程中突然坍塌,造成数十人遇难。

这种恶性工程事故,本该受到全国关注,但这起事件在印度仅激起了小小的涟漪。

因为对印度而言,这不过是每年大量基建事故中的冰山一角,没过多久,人们仿佛就忘了这件事。

从桥梁到公路,从大坝到隧道,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似乎总是伴随着悲剧。据统计,仅基建事故,每年在印度就导致上万人丧生。

这个数字听着好像触目惊心,但在印度又显得如此“寻常”。

那么为何印度的基建质量如此堪忧呢?过去印度都发生过哪些事故?这些问题有何深层原因?

【一】基建事故不断,印度政府习以为常

说起印度的基建质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摇头叹息。确实,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频频出现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

2019年9月,印度贾坎德邦一座耗资22亿人民币、建设了42年的大坝,在启用不到24小时后就发生坍塌。

这座大坝本是为了防洪灌溉而建,结果却在第一次蓄水时就崩溃了,导致35个村庄被淹没。

外国人感慨这个效率是何等低下,一个项目竟然耗时42年才完工,这在任何现代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其次是质量控制的缺失,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竟然连基本的蓄水测试都没通过。

面对如此重大的失误,印度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老鼠打洞导致坍塌”,这种回答就非常“印度”了。

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2022年10月底,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发生一起更为惨烈的事故。

一座刚刚重新开放的步行吊桥突然坍塌,造成140多人死亡。更讽刺的是,这座桥才刚刚完成维修,重新开放仅仅5天就酿成大祸。

在印度众多基建领域中,铁路系统可以说是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个。作为世界第四大铁路网,印度铁路每天承载着1800多万人的出行需求。

然而,频繁发生的事故却让这个系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死亡陷阱”。

2023年6月2日,印度奥里萨邦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列车相撞事故:两列客运列车与一列货运列车连环相撞,造成近300人死亡、900多人受伤。这是印度近20年来最严重的铁路事故。

仅仅在这起惨剧发生后的5天内,印度又接连发生了两起列车脱轨事故。这种密集发生的事故,只是印度铁路系统问题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印度的铁路事故早已成为一种“常态”。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档案局(NCRB)的数据,过去10年中,印度有26万人在铁路事故中丧生,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70名印度人因铁路事故而死亡。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印度铁路系统老旧落后,大部分设备和线路还是上世纪60年代改造的。此外,印度铁路局管理混乱、人员素质低下也是重要原因。

据统计,仅2017年一年,就有66起火车事故是由铁路工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可印度政府似乎并未真正重视这些问题。

【二】基建问题不断,印度学会甩锅

在6月2日那起重大事故后,印度政府仅用两天时间就宣布完成对遇难者的赔偿,并恢复通车。这种草率的处理方式,让人不禁怀疑印度当局是否真的在乎民众的生命安全。

从铁路系统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基建领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铁路,在公路建设中同样“毫不讲理”。

印度号称拥有世界第一的公路总里程,据说达到800万公里。然而,这个数字的背后却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质量问题。

大部分印度公路都是未经硬化的乡间小路,即便是占总里程2%的国道,也大多只有两车道,却要承担全国近一半的交通量。这种巨大的落差,直接导致了印度公路的高事故率。

即便是新建的印度公路也常常存在严重问题,2023年6月,印度比哈尔邦的一座新建大桥在完工后不到一个月就突然坍塌。

这座耗资14.7亿人民币的大桥,原本被誉为印度基建的“标杆项目”,结果却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公路质量差还直接影响了交通效率,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2017年高峰时段主干道外环路的车辆平均时速仅为5公里。

这意味着,在印度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步行都比开车更快。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更打击外国投资者的信心。

印度基建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偏远地区,就连首都新德里的重要设施也难逃厄运。

就在2024年6月份,印度首都甘地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竟然坍塌了,事故中造成了1人死亡、8人受伤。

这个航站楼可不是什么老旧设施,它是印度投入980万亿卢比(约合830亿人民币)进行扩建和翻新的重点项目,今年3月才完工。

印度总理莫迪还亲自为该航站楼扩建部分进行了揭幕仪式,谁料仅仅3个月后,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就在一场暴雨中坍塌了。

虽然印度人做事不靠谱,但别以为印度政府就一根筋。他们在接二连三的事故中,也学会了老美“转移矛盾”那一套。

2023年,印度政府想在新德里商业区修建一座48层的建筑,但因缺乏设计高楼的能力,他们向中国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寻求帮助。

中国公司认真完成了设计,但印度方面却决定自己建造,而不是委托中国公司施工。

你没猜错,接着“家常便饭”来了,这栋大楼在建设过程中就发生了坍塌。面对这样的事故,政府难以向大众交代,印度建筑公司就声称是因为中国的图纸有问题。

这一说法引发了印度国内上亿人对中国的声讨,要求中国赔偿。

然而,事实很快水落石出。

调查显示,印度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劣质材料,甚至直接从河里采集沙子和水泥,从废品回收站购买玻璃和铝合金,所以才导致这种“豆腐渣工程”坍塌的命运。

最终,印度企业不得不向中国道歉,承认是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事故。

【三】基建乱象后,藏着社会深层原因

一系列的基建失误,不仅暴露了印度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更反映了这个国家在追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①大量的建设资金被层层盘剥,最终落到实处的只是一小部分。一些不良承包商为了赚取利润,在工程中大量偷工减料。

而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甚至有官员与承包商串通一气,导致劣质工程层出不穷。

②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印度虽然有大量的劳动力,但缺乏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很多基建项目都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用最原始的方法完成的。

同时,管理水平低下也导致了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

③印度的政治体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各邦之间常常存在权力争议和利益冲突,这导致很多重大项目难以协调推进,甚至半途而废。

④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种姓制度。虽然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根深蒂固。

这种制度性的歧视导致底层民众的生命安全往往被忽视,即便发生重大事故,也难以引起政府真正的重视。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印度的基建质量,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要想实现制造业大国的雄心,关键在于能否快速改善其破败不堪、效率低下的基础设施。

这话说得虽然不好听,但确实一语中的。想想看,一个连基本交通都难以保障的国家,又怎么能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建厂呢?

美国商务部在2024年1月的《印度市场准入报告》中,直接把印度基础设施不足列为阻碍外国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份报告语气温和,但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再明确不过:印度啊,你得先把自家的路修好,电通上,我们才有兴趣来做客啊!

日本作为印度的“铁哥们”,也难掩对印度基建的担忧。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在2023年的年度报告中,委婉地表示印度-日本合作的高铁项目进展缓慢。

这条高铁本来是印度向世界展示“印度制造”的重要项目,没想到却因为土地征用和施工质量问题一拖再拖。

世界银行倒显得更加积极一些,2023年6月,他们承诺在2023-2024财年向印度提供60亿美元的贷款。这笔钱相当于一个小国一年的GDP了,可见世界银行对印度还是抱很大期望的。

不过,钱给了,世界银行肯定也会盯着印度怎么花。要是再修出几座“豆腐渣”工程,恐怕连世界银行都要翻白眼了。

联合国人居署就没那么客气了,在2024年2月的报告中,给印度城市规划者们狠狠上了一课。他们指出印度很多城市每年雨季都被水淹,原因就是排水系统严重不足。

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印度似乎一直在试图模仿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想超越东大。但这种模仿不仅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让人笑掉大牙。

莫迪政府上台后,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声称要在2020-2025年间投资111万亿卢比(约9.5万亿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效果却差很远。

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印度声称拥有世界第一的公路总里程,达到800万公里。但细究之下就会发现,这个数字背后有着“印度特色”的统计方法。

印度将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的里程数直接乘以四,美其名曰“车道公里”。用这种统计方法,印度的公路里程应该是全球第一。

印度还称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在100小时内修建100公里的公路。这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这条公路是用一种特制的沥青混凝土铺设的,我都怀疑走在上面都会留下脚印。

正如一位印度网友调侃的那样:“印度的基建神话等到通行了,让当事人亲身体验到了,恐怕就会'神话破灭'。”

在铁路建设方面,印度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的“雄心”。德里-孟买高速铁路项目投资高达130亿美元,每公里造价高达6600万人民币,几乎是中国高铁造价的两倍。

但这条铁路的设计时速仅为80公里/小时,还不到中国高铁的一半。

印度在模仿中国的基建模式时,只学到了表面的“大手笔”,却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等关键因素都被忽视了。

大家都看着呢,你说你地球第一,但是建筑不断“倒地就睡”,反而成为了一个国际笑话。

说实在的,看着印度这么折腾,真有点忍不住。一边喊着要赶超中国,一边却连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修个桥能塌,盖个楼能倒,连机场屋顶都能被雨水冲塌。

想起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印度建筑工人搬几块砖就歇一会儿,一个砖头好几个人传送,干活时间还没休息时间长,几层楼要做大半年。

但你还真说不得他们,人家好歹还在干活,那些“高种姓”的印度上流人直接躺平啥也不干。阶级横跨在里面,下面的人不可能上去,印度普通的工人又怎么会有努力工作的动力呢?

印度要是能放下对中国的成见,不在边境问题上挑事,在国际舞台上少唱“对抗”的戏码,没准儿中国真能伸把手,教教他们“基建狂魔”的秘诀。

你们觉得呢?我们应该提点一下这位“勤奋”的邻居吗?

文/皮卡丘

参考资料:

1.《印度新德里机场航站楼屋顶坍塌!已致1死8伤》佚名

2.《印度在建桥梁两年二次坍塌:110米长桥体坠入山谷 居民批质量低劣》李萌

3.《法媒:“豆腐渣”工程崩塌折射印度治理失效》林晓轩

4.《印度基建想借鉴中国模式,但绝非易事》张洪香

5 阅读:3603
评论列表
  • 唠叨 14
    2024-08-11 19:28

    国内的基建死得少人???

  • 2024-08-11 10:13

    半死不活的印度才是好印度

  • TTTT 6
    2024-08-11 21:48

    我大印自有国情

  • 2024-08-11 16:49

    啊三出品,必属精品

  • 2024-08-12 09:40

    印度首富的楼挺结实的!

  • 2024-08-14 10:35

    你这文章了的数据都矛盾了,980万亿卢比等于830亿人民币,到了下面110万亿卢比就变成了9.5万亿人民币了,牛啊

  • 2024-08-12 16:13

    所以富士康又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