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这个悬挂在夜空中的发光体,在不同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象征。
在中国,它与嫦娥、中秋、团圆紧密相连;而在西方,它却常常与疯狂、失序联系在一起。
更有趣的是,在某些特定时刻,这些看似对立的文化内涵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集。
那么,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嫦娥形象·】——
嫦娥是和月亮紧密关联的一位仙子,也是中国古代神话当中被多次提到的一位仙子,在残存的战国时期“三易”之一的作品《归藏》中也有提到。
但《归藏》一书失传已久,仅存的两支残简上载:“昔者恒我窃毋死之(缺失)奔月,而攴占(缺失)。”
《山海经》中提到的常羲,一称“常仪”,并不是传统民间熟悉的受罚的“妻子”,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之母。
由此可见,嫦娥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一开始是与“伏羲”一样具备母神意义的存在,与后来受罚仙子的形象并不一致。
西汉《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嫦娥已非月母神,而为后羿之妻,后成了一个因犯错而受罚的仙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东汉《灵宪》则直接将嫦娥(姮娥)写成了蟾蜍。嫦娥飞升到月亮后变为丑陋的蟾蜍,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嫦娥偷吃仙药的惩罚。
但结合人类最早的母系社会时期的语境,女性和月亮常常被紧紧联系在一起。嫦娥在月亮上变为蟾蜍后,古人便视蟾蜍为月亮的象征,如太阳当中的三足金乌,成了神物。
月亮上有蟾蜍在文献中有记载可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代王充《论衡·说日篇》:“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明清两代,由于市民文化的兴起,嫦娥的形象变得俗套起来。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嫦娥是一个指称,指月宫中的众仙女,天蓬元帅调戏的则是霓裳仙子。
《聊斋志异》中,嫦娥成为被贬凡间的人类,脱离了“仙子”的部分属性,走向了世俗。
嫦娥奔月的故事后来在文献中被衍生出多个版本。
传说嫦娥偷吃灵药后十分后悔,想念故乡,更有神话将月饼的发明也和嫦娥相结合,嫦娥成为对于家人的思念的寄托,后来发展成中秋节的重要来历之一。
中秋节这一再为人熟悉不过的节日便也和嫦娥、月亮等意象紧紧捆绑在一起。
嫦娥形象的变化、嫦娥奔月传说的精雕细琢填补了人们对月亮的想象,与月亮交相辉映的嫦娥也成为其中的重要喻物。
——【·中秋节习俗·】——
据考证,中秋节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最早《周礼》中首见“中秋”二字。中秋本是一个对月亮进行崇拜,和祭祀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的节日。
汉代《礼祀》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当时中秋节的主要内容是君主带领大臣进行重要的拜月祈福仪式,与我们今日所过的中秋节之内容大相径庭。
在先秦神话影响下中秋节是一个性质属阴的节日,气氛并不温馨祥和,阴郁冷清是当时中秋节的主要基调。
根据相关考证,唐代并没有过中秋节的习惯,但因为唐诗的大范围传播,自唐以来,李白的“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广泛流传,已成为中国人思乡的精神底色。
月亮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开始象征着浪漫、相思、思乡,意味着不变与永恒。
宋明时期民间有中秋赏月之俗,亦有制作礼物馈赠之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
可见宋代的中秋节已经从官宦之家流行到民间,成为市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人小孩均其乐融融参与其中,甚至衍生出通宵玩乐的习俗。
明代相关文献当中记载:“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由此可大致判断月饼大范围出现的时间。
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在北宋末年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人对于团圆深深的期望与祝福的代言。
中秋节,由早期具有巫术与信仰色彩的祭月礼仪,逐步演变成了以团圆意义为主的传统节日。
——【·西方文化中的月亮·】——
英文当中“月亮”一词的词根 lun 由古罗马神话故事中月光女神“露娜”(Luna)派生而来,luna 也是拉丁语“月光”之意。
由 lun诞生了两个相关单词 lunatic 和 lunacy,意为精神错乱和精神失常。
在西方神话传说中,月亮往往与疯狂、不理智、精神错乱相关。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是光亮之神的女儿,是太阳神和黎明女神的姐妹。
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的阴晴圆缺将干扰星球的潮汐涨退甚至生物周期,人类随着潮汐的变化,情绪会有细微改变。
所以在月圆之夜,人有时会有失序的疯狂之感,古时的人们相信月亮拥有使人疯狂的魔力,狼人传说便是因此产生。
英国作家 J.K. 罗琳所著的畅销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一位疯狂的女性角色也以“Luna”命名,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作品《莎乐美》当中用“月亮”来暗指莎乐美的疯癫。
一些文学作品中会描写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会在满月夜晚加剧,暗指月亮周期与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具有隐秘的契合。
足以看出,西方人眼中的月亮,大多不是浪漫、自由、永恒的化身,而是疯狂和丑陋的代表。
中国民间有俗语“月圆前后容易出事情”,在此处与西方部分语境中月亮的含义意外地遥相呼应,产生了跨文化连接。
如鲁迅以一个“精神病”的第一人称视角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作品《狂人日记》的开头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开篇便以月亮来暗示主人公异常的精神状态,这与尼采在《悲剧的诞生》当中所强调的“酒神精神”十分吻合,同时也有狂热失序之意。
此外,月亮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同样被视为超越世俗的浪漫代表。
例如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认为,月亮象征着精神生活,象征着一个人的艺术追求,而六便士则象征着柴米油盐的物质需求。
月亮成为美、艺术、高贵的象征,代表着与世俗生活对立与区隔,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月亮是美、自由的象征含义产生了重叠,构成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文化同质性。
——【·结语·】——
月亮于人类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存在。古今中外,诗人作家们创造出了关于月亮的无比丰厚的文化意象。
大量文献显示月亮原始意象起源于神话。中秋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月亮的关系密不可分。
满月往往象征着团圆美好,是人们对于和谐美好的期许。而在西方文化中,满月往往被视为邪恶滋生的象征,是故事中狼人出没的时刻,人们对月圆之夜避之不及。
但东西方的月亮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拥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以微妙的形式产生了沟通与连接,这也为人类在文化交流和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方面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