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忠义之士还是乱臣贼子?淮南三叛为何不敌司马野心?

多彩火车啊 2024-12-21 11:25:55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大地战火纷飞,英雄辈出。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司马懿凭借其老谋深算和隐忍不发的策略,逐渐从宗室如云的曹魏中脱颖而出。

当曹操、曹丕、曹叡相继离世后,司马懿终于执掌大权,成为朝中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

他并未满足于此,“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种种特权让时人皆以为司马懿是伊尹、霍光那样忠于本朝的权臣。

可谁也没想到,司马懿诱杀曹爽暴露了他的真正野心——为儿子们篡权夺位扫清障碍。

新帝曹芳年幼暗弱,根本无法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抗衡。

面对这一局面,忠于曹魏的将军们纷纷起兵反抗,在寿春三次起兵,史称“淮南三叛”。

这三次起义为何最终未能成功?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看看那些忠诚于曹魏的将领们是如何以卵击石,又为何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

王凌,这位东汉司徒王允之侄,曾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因叔父诛董卓之功和自己的才干被曹操重用。

曹丕为帝后,王凌先后出任兖州、扬州、豫州、青州刺史,整理法度,劝课农桑,致力于恢复治下的安定。

王凌文武双全,曾与曹休、张辽、臧霸等人率军攻东吴,在洞口之战大破东吴重臣吕范。

石亭之战,曹魏最高统帅曹休贪功冒进,幸得王凌拼死突围和贾逵及时援助才免除一死。

正始二年(241),吴国大都督全琮与王凌大战于芍陂,全琮先胜一筹,王凌率领部将奋起反击,连斩东吴数将扳回一城。

战后,王凌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淮南不仅是曹魏的赋税大户,还是极其重要的军事重镇,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

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曹爽、司马懿先后对王凌进行安抚和拉拢,曹爽更是开出了“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支票。

在曹爽伏诛后,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司马懿也对这位文武双全的藩镇重臣怀有戒心。

眼见魏帝曹芳受制于司马懿,王凌打算另立有智勇的楚王曹彪为帝,并与外甥令狐愚暗中谋划。

然而没等起事,令狐愚就病逝了,令狐愚的幕僚杨康因为害怕而向中央告发了两人谋划叛变的事,不过司马懿没有行动,他在等王凌露出破绽。

嘉平三年(251),孙权封锁涂水,王凌自以为等到了机会,向中央申请发下统兵的“虎符”,打算调动扬州大军发动政变。

早就知道王凌有谋划的司马懿当然不会同意,王凌无奈,打算与新任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举事,反而被黄华告发。

虽然司马懿下令赦免王凌,但站在王凌面前的不只朝廷使者,还有司马懿和数万大军。

眼见事情败露,王凌投降,服毒自尽,不过司马懿并不满足,将王凌和令狐愚暴尸三日,参与政变者均诛杀三族。

毌丘俭与魏明帝曹叡作伴东宫,曹叡即位后,“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

平步青云的毌丘俭并没有持宠傲物,尤其是当曹叡罢免了喜好浮华的诸葛诞、何晏、邓飏、丁谧等人后,毌丘俭越发低调,也使得明帝愈加信赖毌丘俭。

不过毌丘俭却因为献言征伐辽东公孙渊而使自己的事业停滞于幽州,不仅要治理人口凋敝的幽州,还要率军抵抗高句丽。

由于赏识自己的魏明帝病逝了,曹爽和司马懿争权而无暇北顾,毌丘俭感伤之余写下了“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檐?

”自怨自艾一番后,毌丘俭很快振作起来,他找到了新的目标——高句丽,既然敢把手伸向魏境,就必须要承受魏国的怒火。

在毌丘俭的带领下,中原王朝展开了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东征,打趴了高句丽不说,还收复汉四郡全境,另拓地数千里。

毌丘俭不好党争,又文武双全,得到曹爽、司马懿的拉拢,尤其是在司马懿死后,威望不足的司马师决定重用他。

因为讨伐辽东而声名显赫的毌丘俭被拜为左将军,假节、领豫州刺史,转镇南将军,监豫州诸军事,为了扭转东兴之战后魏国在东线的颓势,毌丘俭转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与太尉司马孚击败了举国入侵的吴国太傅诸葛恪。

不过随着曹魏中央再起纷争,心存魏室的毌丘俭在得知好友之死和恩主魏明帝所立的继承人被废而怒火中烧。

在踌躇犹豫之时,在洛阳为质的长子让他下定决心,“人居方狱重任,国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

曹魏历经司马懿、司马师的专权,早已名存实亡,毌丘俭的檄文竟无人响应,他所依靠的只有扬州刺史文钦以及曾与自己同生死的六万淮南劲旅。

毌丘俭率孤军犯险,下场可想而知,文钦、文鸯父子力战无果,逃往吴国,淮军将士百不一存,毌丘俭被团团围困,中箭而亡,长子毌丘甸及在洛阳的亲属全被牵连诛杀。

诸葛诞接替王凌的位置,成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毌丘俭与文钦二叛时,诸葛诞因为此前同文钦的矛盾选择了告发二人,更是占据了寿春截断叛军的退路,还打退了东吴的接应,大放异彩不说,还因功获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任征东大将军。

有着这样丰厚的履历,诸葛诞把自己妥妥绑定到了司马家的战线上,有他的支持,司马家取代曹魏会更容易。

然而不知是真的一心存魏,还是眼馋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专权,诸葛诞也打算叛乱。

朝中朝外反抗司马擅权的人皆死,王凌和毌丘俭更是被夷灭三族,凭借两次叛乱而被扶持起来的诸葛诞,不仅没有在司马昭最需要他的时候宣誓效忠,而是厉声叱责已经投诚的贾充,“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

”同时暗中积蓄死士,更是联络了东吴意图起事。

贾充完成了对各将军的试探后,把诸葛诞“吾当死之”的消息告诉司马昭,并建议逼其反叛。

当朝廷升诸葛诞为司空的诏书来到他的面前,诸葛诞果然反叛。

不过诸葛诞的起事依然没能推翻专权的司马昭,困守寿春一年后,诸葛诞亦因为失败被诛灭三族。

司马懿情虽难量,事未有逆,而擢用贤能,广树胜己,修先朝之政令,副众心之所求。

司马懿能胜过曹爽,是因为他藏住了自己的野心,审视和改正造成曹爽恶名的行为,并且手握兵权,于是王凌之子王广劝说父亲不要以卵击石。

毌丘俭文钦的二叛本应是最有机会的,甚至以身饲虎的毌丘俭之子毌丘甸舍弃自己的生命来劝说父亲起兵兴魏,可惜的是邓艾和诸葛诞两把尖刀将毌丘俭捅了个透心凉。

而诸葛诞只有小智,缺乏远谋,在困死寿春时依然不忘与文钦的嫌隙将之杀害。

不置可否的是,不依附司马氏而甘于一死,可谓忠于所事者,三人皆称得上曹魏之忠良。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三位忠义之士如何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曹魏政权。

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和动机,但在面对司马家族日益增长的权力时,都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王凌因不满司马懿专权,试图另立新君;毌丘俭则因感念魏明帝知遇之恩,不忍见国家沦落;诸葛诞则在经历了前两次叛乱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走向了同样的悲剧结局。

这些将领们的忠诚与勇气值得敬佩,但他们面临的敌人太过强大。

司马懿及其家族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更懂得利用政治手腕控制局势。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虽然都是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努力似乎显得有些无力回天。

尽管如此,这三位英雄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那段动荡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是多么复杂多变。

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每一位将领的选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思考。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虽然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珍惜和平稳定的环境,积极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淮南三叛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三位将领的个人命运,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不懈追求。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政治斗争中,忠诚与智慧同样重要。

希望读者们能够从中获得启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