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印记者质问:为何说西藏是中国的?周总理一个比喻轻松反击

历史在现 2024-11-14 11:58:50

此回答令人拍案叫绝!1960年,周总理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举行会谈,二人深入交流,见解独到,令人叹服。

临别印度前夕,周总理亲切主持记者见面会,他承诺,任何问题都将坦然面对,一一解答。

在问答环节,一位印度记者尖锐地追问:为何声称西藏属于中国?

周总理听闻,以幽默的比喻予以巧妙回击。

周总理的回答和访问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呢?他究竟去了印度,与尼赫鲁进行了怎样的对话交流呢?

【嚣张印度】

印度自1947年挣脱殖民枷锁,便怀揣着一个宏伟的“大国愿景”,矢志不渝地追求着国家的强盛与辉煌。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怀揣着对国家的深切自信,展望印度未来,坚信其将迅速崛起,步入发达国家之林。

尼赫鲁雄心勃勃,急欲向世界宣告印度的崛起,他坚定宣告:“印度,誓不为次席,必以大国之姿屹立世界舞台。”

尼赫鲁胸怀壮志,不再满足于印度现状,其扩张领土的野心昭然若揭,对既有疆域不再感到满足。

印度逐渐将触角伸向周边国家的疆土,展现出对领土扩张的浓厚兴趣。

随着野心的日益膨胀,印度竟悄然将视线投向了东方的中国。

中印之间虽未划定明确边界线,但历史与习惯早已铸就了一条隐形的分界线,这是双方默认的界限认知。

印度方面似乎逐渐摒弃了传统习惯线的认知,其态度愈发坚决,对既有界限的承认意愿明显减弱。

印度的频繁举动在边界引发了诸多冲突,这种行为不仅过分,更对我国领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959年,印度趁西藏局势动荡,边境风云变幻之际,煽风点火,怂恿农奴主叛乱,加剧了边境的紧张局势。

我国始终秉持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遗憾的是,印度却误解了我国的宽容,视之为软弱可欺。

我国多次诚邀尼赫鲁莅临北京商谈,然皆遭其婉拒。

直至1960年早春二月,尼赫鲁方执笔致信于周总理,传达其意。

尼赫鲁在信中坚定表态,决不离印度半步,诚邀周总理赴新德里共商大计,以示诚意。

尼赫鲁内心已有所盘算,他强调会谈仅是交流,不代表接受中方要求,其立场坚定,丝毫不为所动。

尼赫鲁为施压中国,力邀周总理赴印进行“会谈”,意在利用主场优势,迫使中国屈就其无理要求。此举实为策略,旨在让印度占据上风。    

施压手法,尼赫鲁巧妙地委任手下去执行,自己则退居幕后。

听闻周总理访印,印度议员哗然,群起反对尼赫鲁,斥其荒唐,认为此举将印度置于不利之境,实属叛国之举。

面对质疑,有人高声询问尼赫鲁是否意在妥协,气氛顿时紧张。

印度政界诸多人士怒火中烧,视尼赫鲁之邀为“国耻”,纷纷策划对策,并计划组织游行抗议,以表不满。    

周总理对印度反应早有洞察,深知此行必遇重重挑战,然他胸有成竹,无畏前行。

即便前路布满未知风险,周总理始终坚守初心,未曾动摇分毫。

1960年4月19日,周总理与陈毅等人抵达印度新德里,他们以飞行的方式迅速穿越千山万水,尽管旅途劳顿,但他们的到来为新德里的和平增添了一份庄重与威严。

这是我自1954年之后的第四次踏上印度的土地,每一次都是周总理的陪伴与指引。

周总理一行人抵达机场后,立即感受到了印度方面流露出的不友善氛围。

印度历来对这类场合热情洋溢,彩旗飘扬,人员齐整列队欢迎,并提前筹备振奋人心的欢迎口号,以展现其传统好客之道。

然而,周总理等人并未观见到印度方面的热情接待。    

迎接周总理的,仅寥寥数名外交精英,场面简约而不失庄重,尽显大国风范。

致辞时刻,印度总理尼赫鲁别出心裁,以母语印度话献上致辞,彰显其独特的文化情怀与亲近民众之心。

他平素讲究礼仪,常以英文交流彰显风范,此番却改弦易辙,实属难得一见。    

为了表示对周总理的不尊重,尼赫鲁甚至将即兴发挥的现场讲话改为提前准备的发言稿。这种态度实在令人遗憾。

赴印前夕,周总理已预设种种情境,尼赫鲁的言行举止,皆在其精妙预料之内。

尼赫鲁总理与周恩来总理的会晤,最终达成了怎样的协议结果呢?双方深入交流后,又将会呈现怎样的合作走向呢?

【麦克马洪】

尽管尼赫鲁言辞间流露凉意,周总理依旧保持淡然,丝毫不受影响。

当尼赫鲁的讲话告一段落,周总理便接过话筒,开始了他的发言。

周总理虽发言简短,却字字珠玑,满载深情。终了之际,全场无不为其真挚言辞所触动,心弦共鸣。

闻周总理言“吾怀赤诚之心,冀望难题得解”,众人无不心潮澎湃,掌声雷动,以示对总理深切的认同与敬仰。    

在周总理造访之前,印度政界人士对周总理的态度极为不友好,充满了敌视情绪。

印度的政界精英,虽身居高位,却难以全然代言印度亿万民众的心声与诉求。

印度人群体中,部分受尼赫鲁等鼓动,对中国怀有敌意;然亦不乏渴望中印两国和平共处的民众。

尼赫鲁引领中国代表团驶离机场,沿途印度民众热情如潮,道路两旁人头攒动,场面热烈非凡。

他们不约而同地前往,以最质朴无华的方式,向周总理等领袖致以热烈的欢迎,尽显内心的崇敬与热忱。

人群间回响着温馨的共鸣,“印中人民,友谊长存”的呼唤此起彼伏,温暖人心。

周总理看到印度人民的态度,深受感动,不禁在脸庞上流露出和蔼的笑容。

尼赫鲁的面色骤变,尴尬与愤怒交织于眉宇间,仿佛乌云蔽日,瞬间黯淡了周围的一切。    

尼赫鲁为彰显对中方代表团之冷漠,预令禁悬中印国旗于车行沿途,并拒民众欢迎,营造疏离氛围。

印度民众对周总理的热情如火,远超尼赫鲁所料,展现了非凡的热烈与敬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