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年年高增,通胀保持平稳,钱去哪了?

海云聊商业 2024-03-22 05:39:58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来回答一个会员的问题

来聊聊 货币供给与通胀

也就是标题里写的

M2也被叫做「广义货币」,是反映央妈印钱数量的指标。

一个常识是,钱印得多了,一般通胀就会上来,所以有些人有上面这个疑问。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

通胀是怎么衡量的?

物价变化跟什么有关?

官方怎么确定印钱数量?

Part 1 通胀是怎么衡量的?

我们熟悉的衡量通胀的指标是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统计局会去收集各种物价的变化,然后做个加权平均,算一个整体的价格变化。

CPI的构成品类,每五年会调整一次。

据说每个品类的权重会调整得更密集一些,不过统计局一直没对外正式公布过。

比如3月份统计局就提到「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1%,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59个百分点」。

说明食品烟酒类的权重是0.59%÷2.1%=28.1%。

官方有自己的CPI权重构成,不过实际上,物价变化的影响对每个人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因为每个人的支出结构都不一样。

比如我要是完全不吃猪肉,那么猪肉涨价了,对我的影响并没那么大。

而最关键的是,官方的CPI构成里头,并不包括很多人在意的房价。

换句话说,房价涨得再多,也不会直接在CPI上反映出来。

所以过去那么多年,央妈印出来的M2有不少都流到房市里去了。

虽然房价涨了不少,但这并不会反映在CPI上。

另一方面,物价也不是只跟货币的多寡有关——

Part 2 物价变化跟什么有关?

以前我跟大家科普过货币数量理论中的「交易方程式」——

M·V = P·y

其中——

M为货币总供应量,也就是央行一共印了多少钱(Money supply)

V为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P为物价水平(Price)

y为总产出,即新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这道式子没有看上去那么难理解。

容我直接上栗子

有一个小岛,上面有两只狐狸——

这个小经济体只需要5块钱,经济就可以流畅运转——

在一天的时间内,狐狸A先花了5块钱向狐狸B买了5瓶果汁,然后狐狸B再用拿到的5块钱跟狐狸A买了5个面包。

5块钱在一天完成了10块钱的交易量,相当于每一块钱在一天内被使用了两次。

换句话说,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天。

所以在一天内,有——

物价 P = 1 块钱/产品

产出 y = 10 (5个面包 & 5瓶果汁)

货币供应量 M = 5 块钱

货币流通速度 V = 2 次/天

MV = Py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是成立的。

要留意的是,货币流通速度V,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头平均每个货币被用来买买买新产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次数。

它直接反映了市场的需求(需求越旺盛,货币的使用次数就越多)。

我们把方程式 MV = Py 稍微变形一下,可以知道物价水平 P = MV ÷ y。

根据这个式子,有三个符合我们日常认知的简单推论——

货币供应量越多,物价越高(乱印钱会恶性通胀)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物价越高(供不应求)

商品服务产出越多,物价越低(供过于求)

换句话说,除了货币供应M2,需求和供给也会影响物价。

Part 3 官方怎么确定印钱数量?

根据前面的方程式 MV = Py——

P是物价水平,y是生产的商品服务的数量(市场总供给)。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虽然我们每年GDP都在涨,不过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生产的数量变多了(实际GDP增长),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生产的东西的价格变贵了(通货膨胀,一般用CPI来反映),这两个增长加起来才是名义GDP的增长。

所以方程式里的P·y,其实就是名义GDP。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的话,那么M2的增速最好是跟GDP增速差不多。

所以过去几年央妈也经常会说——

因此呢,要判断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M2占GDP比例是个常见的判断指标。

不过我们去挖数据的话会发现,中国的M2/GDP在过去数十年是不断增加的——

「中国货币是否超发」这个议题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有不少学者讨论过。

中国印钱速度长期比名义GDP增速高。

M2占GDP比例也从1978年的32%,增长到目前超过220%。

我们发现,过去几年,央行印钱,大致会遵循下面这道等式——

因为实际GDP加上通胀,基本可以等于名义GDP,所以上面这道式子也可以等价于——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央行在考虑印钱数量时,除了名义GDP,还把一个叫「货币深化」的东东纳入了考量。

我来稍微解释下什么是「货币深化」,直接上栗子。

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新的生产要素被投入到市场里头——

你买了套100万的房子,其实开发商创造的价值只有32万,剩下的68万是土地的价值(根据社科院2018年的《房地产蓝皮书》,你买房子付的钱里头有68%是地价)。

不过,你还是需要把这68万的地价付给开发商的——虽然不是它们创造的价值,但它们也要掏钱跟政府买地。

这一部分不会包含在名义GDP里头,所以市场需要有额外的货币供给来支撑这些交易。

这一部分新增的货币供给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深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房价过去作为蓄水池,也有其合理性。

往年央行一般会预留2%给货币深化,所以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也很正常,我们不能以此作为货币超发的论据。

另外,这些年因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需求下降,也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V。

所以虽然M2增速一直是两位数,但是物价还算比较稳定。

搞懂了上面这些原理,基本上我们也明白了,为啥看似钱印了很多,但是我们的通胀却很平稳。

最后顺带说两句——

前段时间也有人担心通缩,这个我觉得有点多虑了。

一季度的通胀数据本身有特殊性,我在之前的 推送 也提到过了。

接下来的五一,目前来看需求还挺火爆的,很多价格又要上来了。

文末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

P.S.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五一快乐呀~假期我想到啥还是会写几句的。闷了可以来找我唠嗑。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相关阅读:M2科普《央行是怎么印钱的?》

图文/ 狐狸

Icon/ 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 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觉得对你有用的话,帮我点个赞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