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慎防项立刚的“反智狂言”

海菡聊商业 2024-11-05 11:51:53

要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关键在于实际行动而非盲目听从某个群体的声音。然而,有人却以此为契机,散布不实之词,贬低科研人员,甚至试图在科研人员与企业家之间制造对立。这种行为若非源自极端的无知或狂热,便是受到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驱动。

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进行封锁打压的背景下,这种针对国内科研人员群体的无端指责和诋毁,其受益者很可能只有美国。

10月31日,飞象网创始人项立刚再次通过其微博认证账号,发表了对前沿科研领域院士群体的新看法:“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警惕院士们的过度宣传,以免迷失方向。”

项立刚透露,他的这一见解源自10月30日华彩杯算力大赛颁奖典礼结束后,归途路上与领导关于“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深入交流。

但遗憾的是,相较于那些抓人眼球的标题,他的文章却显得空洞无物,几乎未提供任何有力的实例支撑,全凭个人主观臆断与凭空猜测。诸如“人工智能与算力的战略规划,其核心要素不在于技术细节,而在于产业与经济的宏观布局。遗憾的是,多数院士在这方面并无深厚积累。”、“院士们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媒体的二手信息,尤其是对美国人工智能热点的过度渲染。”以及“院士们的论断,更像是美国人工智能舆论浪潮的回声,缺乏原创见解。”……

如此缺乏事实依据的论述,自然激起了广大网友对其文章的广泛批评与否定。

项立刚再次显现其公开以“无端臆测”和“主观臆断”来诋毁院士群体的不良习惯。

仅在今年9月和10月这两个月内,他就已经连续发表了对丘成桐外籍院士的负面评价,称他“回归中国只是追求名利”;对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98岁高龄何祚庥院士,进行不恰当的评价,认为他“缺乏科技知识,对现代产品了解甚少”;对孙凝晖院士的评价更是直言不讳,称其“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连我都不如”。

项立刚究竟为何频频与院士们产生摩擦?

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在通过这种“爆炸性”的内容来吸引公众关注,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以便推销自己的商品,如“空气消毒机”等,或是为某些企业宣传造势,排挤持不同意见者。

(图说:刚诋毁完百岁何院士,随后就何院士热度卖自己的消毒机)

审视项立刚过往的言论轨迹,不难发现其频繁抛出“反智谬见”,将原本可以平和探讨的话题,蓄意转化为“阴谋论调”、“煽动性帖子”以及“歧视性言论”。这种行为不仅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更在无形中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群体间的隔阂与对立,为和谐的社会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增添了不必要的纷扰与混乱。

在他看来,学不好英语是因少数人利益,进而被绑架所致。

不看新闻联播,就成了“下等人”。

评论新款手机“性价比”不高,就是“一辈子没做过实事”的院士。

针对项立刚诸如“那帮院士的水平还不如我”等言论,新华社旗下的权威媒体《财经国家周刊》已明确提出批评,指出其将原本健康的产业讨论错误地引导至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对立面上,这种行为若非出于极端的无知,便是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严重损害了公众对科技创新研究的尊重与理解。

在当前美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全面封锁,众多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顶尖企业与机构被无情地列入“实体清单”的复杂背景下,我们本应致力于加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紧密联系,推动产学研用各界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然而,项立刚却选择以“恶语伤人”的方式,刻意制造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对立与隔阂,这无疑让每一个热爱中华、期盼国家繁荣的人感到痛心,同时也让那些仇视中华崛起、乐于看到我们陷入困境的势力暗自高兴。

面对与美西方在科技领域的客观差距,我们深知无法一蹴而就地实现超越。因此,无论听信何种言论,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如果项立刚不能秉持其在飞象网上所宣称的专业、负责精神,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那么他的言论最终只会成为令人不屑的“行业笑柄”、应当被彻底屏蔽的“反智杂音”。我们必须警惕其言行可能给产业、社会带来的潜在危害,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才是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