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宝宝在10个月左右开始站立,一岁学会走路,这属于宝宝成长的自然规律。有的家长为了表示宝宝强壮,提前训练站立,这样并没有好处,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儿童过早站立对身体发育有害。俗话说三卧六坐八爬,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八九个月大就可以学会爬,然后学会站,一岁左右就可以学会走。那么孩子过早站立有哪些危害呢?父母必须明白。1.容易对腰部、脊柱造成损伤。我们都知道站立通常需要腰部和脊柱来支撑上肢。如果宝宝过早站立,而宝宝的骨骼发育还没有达到可以承受的程度,骨骼还处于比较柔软的阶段,所以很容易对宝宝的腰部和脊柱造成损伤。
容易造成腿部变形,站立时主要需要下肢和腿部的支撑,当腿部不具备这个能力时,人为干预宝宝站立会造成腿部压力过大,尤其是体重较大的宝宝,站立时腿部压力会更大,容易导致腿部变形,形成O型腿、罗圈腿、X型腿等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形成,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的走路姿势,如内八字、外八字、足内翻等。因此,家长不要让宝宝过早站立。即使他们的宝宝有站立的能力,一开始也要有父母的协助,控制站立的时间。3.容易受伤。宝宝走路过早,平衡能力不是很好,很容易摔跤,摔跤也会给宝宝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有可能他以后不放心一个人走路。婴儿1~3岁是骨骼可塑性较强的阶段。过早站立会导致骨骼弯曲变形,影响宝宝健康。建议家长不要过早为宝宝使用助行器和助行器。宝宝站立时要注意什么?
“循序渐进”很重要。婴儿通常可以单独站立10-11个月,但直到1岁才会走路。这个时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当宝宝想要自己站立时,就可以说明他的身体机能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这时,家长需要帮助宝宝站好,千万不要为了和其他孩子攀比而强迫宝宝站好。2.学会“支站”。宝宝站立的基础是宝宝可以轻松地落地在你的脚掌上,保持身体平衡。一开始可以借助外力保持站立一段时间。宝宝站立时,家长可以在一旁“支站”。“扶站”的方式也很简单。把手放在宝宝腋下,不要只拉着宝宝的胳膊。这很容易导致宝宝跌倒或伸展手臂。有效的“站立支撑”可以适度减轻站立对腿部和腰部的压力,帮助宝宝更好地平衡身体。同时,适当的鼓励也能激发宝宝站立的积极性。
控制站立时间,注意控制宝宝的站立时间,站立初期不要让宝宝站立时间过长,要给宝宝身体逐渐适应的时间。通常站立时间需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设定,待宝宝腿部肌肉逐渐收紧、腰部力量变强后,可延长站立时间。4.注意营养供给,宝宝站立是继转身、坐位、攀爬等一系列大运动之后,又一项新技能的解锁。站立不仅让腿部肌肉得到直接锻炼,还能通过支撑站位有效促进宝宝上肢的发育。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营养供给宝宝,要注意钙、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补充,让骨骼更好地发育。
你什么时候能帮忙站?宝宝能否站立,不仅要看月龄,更要看宝宝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的脚掌能够轻松落地,同时还能自己站立,身体平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时就是鼓励宝宝练习站立的合适时机。相反,如果宝宝站立时脚尖着地,即使10个月大,家长也不要急于让宝宝练习站立,否则会对宝宝下肢肌肉和足弓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让宝宝学会趴着爬。只要在一岁之前能站立,都是正常的。父母不用急着帮站。胆小、学得慢的宝宝不用太担心。他们尝试多了就会正常行走。从翻身、抬头、坐姿、爬到站内、行走,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孩子们自己摸索的过程。到了一定阶段,他会自己去做,没必要让宝宝急着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