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座城,成就一部悬疑力作!央视推崇的剧集,火爆绝非偶然。

希伦看国际趣事 2024-12-22 03:26:35

现在还有人在讲,只有用AI技术抠图,国产古装剧才能拍得好看吗?

张颂文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后,网上立刻出现了很多负面评价,观众纷纷觉得这部剧的水准对不起央视八套黄金档的待遇。

有人在评论区详细列出了这部剧情的十大不足,其中特别提到布景问题,就有两条批评说《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布景不够好,让人容易出戏。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这部剧的特效不怎么样,布景也一般。不过,如果你能耐心看下去,细细体会剧情,你会发现它其实很忠实地还原了原画的场景和情节。

在第一集刚开始,那个东京城的清明狂欢七日的场景,导演一开始就用了长达一分钟的3D特效,重现了北宋时期的热闹繁华。

不过镜头一近,画面突然从假人和布景变成了真实的人们和环境。在汴京大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边的商贩大声叫卖,孩子们嬉戏追逐,这一切都显得特别真实。

看到这画面,我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张择端的画里,那场面既热闹又生动,感觉特别亲切,一看就让人忍不住被吸引进去。

一个开场镜头就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拍摄质量真是高,把北宋的繁华景象带到我们面前,不是随便哪部剧都能有这样的功力。

在2018年,正午阳光团队拍摄《知否》这部古装剧时,导演张开宙特别注重细节,力求还原北宋时期的生活情景。他们不仅整个剧都采用实景拍摄,而且剧中出现的植物、菜品,全都是真的。

他们连剧中的照明灯都不放过,导演直接选择了上百根蜡烛代替电灯,为的就是拍出古色古香的效果,结果拍出了评分很高的爆款剧。

因为《知否》大获成功,央视在拍摄《清明上河图密码》时,也决定全部用实景拍摄。剧组为了这部戏,直接在江苏周庄造了一座古城出来。

我本来对导演为了一部电影建一个城的事感到挺惊讶的,但一看到那些真实又美的景色,还有那股浓浓的生活气息,马上就理解了导演这么做是对的。

记得电影里白百何首次露面那个场景吗?远处打铁花的火花像星星一样落下,她就在船上,撑着油纸伞,听到声音就转过头来了。

他笑容满面,清秀的脸庞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身后星星点点的火花相映成趣,那份静谧而美好的气质,让人一眼难忘。

尤其是白百何转头和撑船的老丈聊天时,虽然没有美颜滤镜,但烛光和烟花的映照让她看起来特别美,就像是灯下的美人一样动人。

得承认,《清明上河图密码》的导演选材真是有一套,他不仅用原始的蜡烛和烟火重现了古代的光影效果,还把烛光映在人物身上的那种模糊美给呈现出来了。

《知否》里的纮郎看到林小娘在烛光下的模样,就忍不住夸她“灯下看美人,别有一番风情”。我本以为他只是想逗老婆开心,后来发现,他说的竟然是真的。

《清明上河图密码》这部剧不仅用上了蜡烛和烟火这些传统照明工具,街景布置也很真实。

走进这片区域,到处都是木制瓦房,脚下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地。小摊一个挨着一个,热闹非凡,而唯一的光源就是那些古老的烛光,这些场景跟古画里的街景简直一模一样。

剧组甚至把那些晚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所,也一模一样地重现了出来。

夜幕降临,东京城里的热门餐厅樊楼门前人头攒动,大家都兴奋地等着品尝那里的美食。侍女们拿着灯笼在门口迎接客人,而脚夫则牵着毛驴急匆匆地经过。

明兰总提的东京城里的天下第一楼真是名不虚传,看看这豪华的装修和人气爆棚的样子,确实称得上是第一楼。

剧中樊楼的美景让人眼前一亮,同时,赵不尤和温悦夫妻俩在瓦舍里观看的表演真实到让人感到“害怕”。

无论是“骷髅幻戏”、“目连戏”,还是特别吸引人的“大傩戏”,道具逼真得让人害怕,而且表演的师父们都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

就是说啊,现在连街头的表演都是真人实景了,这比那些古装剧里用AI换脸的效果好多了。

剧里经常出现的汴梁河、汴梁桥和木船,都是真实的景致和水体。剧组特意引来水源,搭建桥梁,目的就是让观众看剧时能更真切地体验到北宋时期的繁华。

男女主角在剧中的雀儿巷住处,全是导演让工匠一块砖一块瓦搭建的,他们依照古画,把连房顶上弯曲的屋脊都精确复刻了。

要不是咱央妈分享了那些制作外景的视频,我差点就以为《清明上河图密码》真的把画里的世界给复活了,里头每个细节,每个角色,都跟画上的一模一样。

主角们的穿着和化妆比较简单,没有经过美颜或滤镜处理,看起来不那么精致。但正是因为他们脸上明显的毛孔和痘坑,才让人感觉到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像AI那样虚假。

这部戏一开播就受到了古风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因为不仅用了实景搭建和素颜出演,剧组的用心程度到了直接在拍摄地建了一座古城的地步。

这书实力强,还原细节又到位,不火简直说不过去。

现在的古装剧很少敢用实景拍摄了,《知否》和《清明》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真心希望其他古装剧也能学学这样的制作态度,提高质量,让国产剧变得更好。

大家喜欢这部古装悬疑大剧吗?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