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凡到底是谁? ]
去年9月,飞凡R7顶着“屏霸“之名正式开售。单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飞凡最开始走的是新潮、智能的路子。结果如大家所见,飞凡R7遭遇了开门黑,除了上市之后的两个月,销量短暂地到过1500辆,其余时间,平均月销不足300辆。到了第二款车F7,飞凡就已经改变了策略,将潜心打造的巴赫座舱作为最大的产品卖点,主打极致舒适性。并且拿出了足够有诚意的价格。尽管这款车的销量依然没有达到预期。但过去半年来,月均交付量超过了1500台,于飞凡自身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更关键的是,吴冰从F7的销量结构中,得到了一些更加积极的信号。比如说,舒适性是大部分用户选择F7的首要因素,63.7%的用户,是冲着飞凡的巴赫座舱来的。“我们传递的智能舒适和用户最终选购的因素高度吻合,让我们觉得这条路是对的,否则我们可能会更焦虑。“吴冰说道。基于此,飞凡将“智能舒适“确定为今后创造差异化的核心。希望将智能与舒适互相捆绑,通过技术进步和用户数据的闭环驱动,不断强化“智能舒适”的产品特色和品牌标签。所以在2024款R7上,所有的改进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个原则来展开的。比如说在R7上引入巴赫座舱。那套能够让声音跑步、转弯,给用户更强氛围感和安全感的3D矢量音效系统,被飞凡认为是用智能优化舒适的典型应用之一。另外,新款R7首发搭载了飞凡全新开发的湾域驾驶系统,据说这套系统的开发费用高达10个亿,目前能够在205个城市实现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更重要的是,飞凡号称在湾域驾驶系统的加持下,三电域和车身域的响应可以实现高度匹配,使得新款 R7 整体驾控风格迅捷且平稳,带来更好开、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总而言之,飞凡已经确认今后的产品传播,产品打造,用户运营,都会围绕“智能舒适”四个字进一步地展开。吴冰的言辞之间也展现出了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绝。NO.2[ 要成本、要份额,否则一切都没意义 ]
关于飞凡对品牌定位的抉择,一定会有很多人质疑:“现在哪个品牌不强调舒适?靠这个创造品牌标签能行么?”听上去这种质疑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来,只要是个好的标签就会有无数人往上贴,而最终这个标签能不能站得住,关键在于自身的产品是否匹配以及是否能够保持坚决长期的投入。比如说,现在全世界的汽车品牌都在说安全,但提到这两个字大家还是会先想到沃尔沃。大家都习惯了说“坐奔驰、开宝马”,这也不等于奔驰不强调操控,宝马搞不好乘坐体验。所以,对于当下的飞凡而言,敲定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坏事。关键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投入大量资源,去讲好关于舒适的故事。当然,在如此高度内卷的状态下,讲好这个故事考验的不光是企业的战略定力,更是成本控制能力。“极致的成本,将会是未来几年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点。”吴冰坦言道。他认为,做好成本有两个要点。其一是目标要清晰,围绕着核心目标布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投入。其次就是要实现体系效率的最优化。据悉,在销量受挫之后,飞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组织效率,追求更极致的成本。首先,飞凡的中后台,包括生产制造、工程开发、技术研发原本就大量整合了上汽集团的技术和资源。在此基础上,飞凡和上汽乘用车共同创立了设计、智驾、数智和智电四个共创中心。但在渠道、品牌以及营销上,飞凡依然将保持独立运营,更加聚焦产品和用户。以上,也是吴冰对于此前盛传的“飞凡将合并回上汽乘用车”的回应。他说:“作为上汽乘用车的总经理,也是飞凡的CEO,我希望能够在中后台的管理上,更加一体化,一致化,追求更好的产品体验、更强的资源支持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至于另外一条关于飞凡和智己今后将以20万元为界,避免互相内卷的传言,吴冰并未明确的表示肯定或者否定,但他表示飞凡不应该被价格所限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全力以赴,把现有产品型谱推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一切都没有意义。”NO.3[ 写在最后 ]
近两个小时的交流,吴冰清晰地表达了:飞凡是谁,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而在10天之前,在无锡,吴冰回答了另外一个相似的问题,只不过那次主体是荣威。答案同样很清晰。荣威要为中国最主流的消费者造车,要All in新能源,尤其在插混领域重点投入。至于名爵,吴冰用了全球化、激情、always young等词汇来形容。在新能源时代,这依然将是一个个性、运动的品牌。自去年9月,上汽集团宣布吴冰兼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吴冰基本梳理清楚了手上三个品牌的定位规划以及中长期目标。没有人能确保这是正确答案,但有明确的目标,总好过毫无头绪,头痛医头的挣扎。接下来,唯有尽人事、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