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我是田田!一边带娃,一边自我成长的二胎宝妈。擅于写一手温暖的文字,带给你不断向上的力量,愿我们能与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01昨天上午偶然间看到了一位女明星薛佳凝在社交某提发布的视频,她成名很早,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是从小看着她演的《粉红女郎》长大的。
虽然现在很少看到她有很火的影视作品,但看到她现在一直在追寻内心的喜悦、宁静和幸福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不断自我成长的人生态度,真的有被深深的圈粉了。
她去西藏旅行,感受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与陌生人聊天,送给小孩子真诚的温暖和关爱,和大家分享给她带来很大改变的禅修方法等。
在这个所有人都向外追求流量与财富的年代,很少有人愿意安静下来向内求,去体会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爱自己,也给他人传递爱,大概这就是薛佳凝吸引我的地方。
这也是我特别向往,并且一直在努力达到的一种不靠外在的物质和财富就能获得的一种内在富足的状态,一种由内而生的幸福和喜悦,一种爱自己、爱生活、爱这个世界的人生态度。
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美好的,就是那种身心自由的愉悦感和松弛感、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爱自己、喜欢和接纳自己与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生活态度。
虽然我还没有能力挣到很多钱,也不是很完美、很优秀,但我就是爱自己,爱孩子、爱现在的生活,以及拥有的一切。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向外追求要挣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人很容易变得焦虑急燥。
在面对家人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失控,特别是和孩子的相处,当看到孩子把家里搞的一团糟或说了很多遍让他做的事,他都听不见时,就会忍不住生气去吼叫、去骂他们。
但是,每次骂完他们之后,又会非常的痛苦和内疚,会怪自己忘了觉察,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他们带来了伤害。
我觉得这样做是一把双刃剑,既伤了孩子,又伤了我,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
当我焦虑骂孩子的时候,我的状态是疏离的,是被恐惧和愤怒所支配的,并没有全身心的去感受当下,更没有与孩子的心产生链接。这是非常影响亲子关系的。
正是因为我知道这样做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所以我会比较在意这样的事。
当然也会有人根本不会因为不能控制情绪这种事有任何的难过或自责,因为他压根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所以,他不会有任何良心上的自我谴责。
但是,我不行,当我内心不平静时,我会急躁、痛苦和内耗,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追寻,并希望达到一种平和、接纳,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幸福的心理状态。
也许是学了《论语》、深度了解了孔夫子之后,对我产生的影响吧。
孔夫子所说的“仁”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樊登老师说:仁,就是心里有他人、爱他人。
一个人内心有爱,外在才会表现出松驰、平静和幸福的状态。
我是有过这种体会的,只是不能长久的待在这种感觉里,所以,我要一直不断地自我修炼。
每次听樊老师讲育儿书籍时,我内心的母爱被充分唤醒,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和包容,想到我可爱的孩子,我满心欢喜、内心是非常柔软和幸福的,心里想的就是要给我的孩子全部的爱、接纳和包容。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面容一定是充满慈爱的微笑,内心也是平静喜悦和幸福的。
02为什么我们要追求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平静的幸福感呢?
因为经过这些年自己的成长和经历,我发现人对于物质上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它只能带给我们短暂的快乐和幸福,如果想要一直维持这种快感,就要不停努力去挣钱,不停地去用物质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和无尽的欲望。
这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仓鼠,它一旦进入那个圆形的跑道,就要一直不停地奔跑,除非累死,否则根本停不下来。
人一旦进入不断满足物欲的跑道,也是很难停下来的。
我自己是一个从小到大到内心都很苦的人,小时候的苦除了生存条件的艰苦,还有内心对爱的缺失。
大概从小没有感受到爱的人,一辈子都很难感受到幸福吧。
又或者是,人终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记得小的时候,最窘迫的事,就是下雨天不得不穿着一双婶婶不要的破旧又不合脚的高跟鞋去上学,无论下多大的雨,都没有一把像样的雨伞去上学,而是用奶奶随便找来一张破旧的塑料袋顶在头上跑着去上学,这些自卑又羞愧,很怕被同学嘲笑,却又难以避免被嘲讽和羞辱的心情永远都忘不了。
现在想起这些,像是电影里的事,却又是真实发生我的童年。
从我记事到现在,二十多年来生存条件呈直线上升,如今,鞋柜里的鞋多的穿不过来,很多还很新的都被我清理掉了,家里雨伞也多的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我的内心依然觉得空虚、不满足,感受不到幸福。
27岁以前,我一直都是租房子住,25岁有了孩子以后,仍旧住在一间又破又小的房子里,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有一次,当我从公共厕所回家后,发现刚学会爬的儿子,已经从屋里爬到门口,因为地上是水泥地,孩子满身都是灰尘,这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到了门口,有四五层的台阶,如果我再晚回来一分钟,不敢想象孩子若是在往前爬一点,是不是就会头朝下,从台阶上摔下来。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碎了,觉得真的对不起孩子,同时也多么希望能有一间干净宽敞的、可以让孩子随便爬的房子。
27岁以后,终于可以在天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装修的不是很豪华,但是有干净的厨房和厕所,可以给孩子做饭,可以让孩子满地爬。
还记得刚住进来时,那种满足和幸福的感受无以言表,但是住了几年以后,又开始觉得不满足,觉得厕所和厨房太小,想换更大的、带两个厕所、还要离市中心更近一些的房子。
越来越觉得现在的房子真的一点也不好了,我早已经忘记了,当初住在出租屋时,我日思夜想的渴望拥有一套大一点的房间,哪怕厕所和厨房很小,但只要是自己独立的,我可以随意使用,就非常非常幸福了。
我都能想象得到,当我换了一套更大一些的房子之后,短暂的幸福和满足感过后,又会燃起新的欲望,还想要拥有更大的别墅和豪车......
所以说,人的欲望是不可能有满足的时候,吃不饱的时候,想着能吃饱饭就很好,能吃饱饭了,又想品尝一下全世界的山珍海味......
我真的不希望我的人生只是为了满足无止尽的欲望而活。
我觉得人活着,不能只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享受生活、感受生活。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可以躺平,不需要努力、上进、不用去挣钱了。
而是把从对外在物质的追求,转移到向内在和精神富足的追求。
如果没有生存危机的话,可以不用为了挣钱而去做一些或许不太喜欢的事,而是多从内心的感受和喜好出发,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才能在喜欢的事上投入进去,并把它做好,最后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价值,给他人的生活带来改变或帮助,因而获得一些社会的回馈,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满足欲望而去挣钱。
就像作家芊羽,住在拉萨一个完全融入大自然的地方,喜欢写作就去写作,全身心投入进去,一写就是十多年,后来又喜欢上了油画,一天可以连续画七八个小时,忘了时间的流逝,喜欢蜜蜂,就去养了很多小蜜蜂,观察和陪伴它们。
当我们投入进去,用心做好一件事,并做出成绩的时候,产生的那种心流的状态,才是真正能够感受到幸福和满足的,而此时获得的社会回馈可能都是副属品。
正如薛佳凝所说的,她不关注成功,更多的是关注成长,因为成功只是人生中的几个点,成长才是一个持续的、愉悦的、缓慢的过程,是生活、是自己兴趣所在。
是啊,只有更多的追求内在精神层面的富足和成长,活在自己的兴趣里,活在自己真实的生活里,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获得长久的幸福和喜悦的唯一方法。
03我觉得,或许这和孔夫子所说的“仁”有很大相似的地方吧。仁者爱人,首先要爱自己,让自己获得发自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并能够在这个状态里待久一点,再久一点,直到自己完全融入进那种平静、安祥、松弛的人生状态里。放下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不要那么多的害怕,害怕孩子学习不好,害怕孩子生病,担心自己不能挣很多钱......
樊登老师讲,孔子身上表现出的乐观和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不用刻意去找的一种状态。
就像孔子的一生,无论是做官丰衣足食,还是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险些被暗算杀害,他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既过得了富足的日子,也忍受得了风餐露宿、颠沛流离,无论是哪种生活状态,都能守得住内心的善良与平静。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那种不找的状态很难做到,所以,我们不妨刻意去找、去追寻,如果能找到,并一直待在里面,享受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平静,人生也是很圆满和幸福的。
孔夫子说:当你想做到“仁”的状态时,“仁”就已经在你身边了。希望我们都能保持觉知地活在当下、此刻的感受里,保持内心的喜悦和平和,面带微笑、积极乐观的去面对和接纳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