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敏和毛岸青在毛主席的授意和贺子珍的同意下来到了北京。
彼时,期盼着能与李敏、毛岸青相见的除了毛主席外,就是哥哥毛岸英了,在李敏、毛岸青来到北京不久后,毛岸英便去看望了弟弟妹妹,在见到弟弟妹妹后,毛岸英问道:“娇娇,贺妈妈好吗?我很想念她。”
听到哥哥毛岸英询问妈妈的情况,李敏打开了话匣子,高兴地同哥哥说起了妈妈贺子珍,从李敏的话语中,毛岸英感受到贺妈妈一切安好,连连点头道:“娇娇,我和岸青都很喜欢贺妈妈。”
说着,毛岸英的思绪不禁飘回了在苏联与弟弟毛岸青还有贺妈妈相伴的艰难但却幸福的4年时光......
1937年年底,贺子珍离开延安,孤身一人前往苏联莫斯科,她想要取出身上的弹片,并在莫斯科学习两年再回国。
在来到莫斯科不久后,贺子珍便得知毛主席的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于1937年年初便来到了莫斯科,几经打听后,贺子珍得知两个孩子在莫尼诺国际儿童学院学习后,当即买了一些水果和吃的前去看望他们。
当老师向毛岸英、毛岸青介绍贺子珍时,他们兄弟俩顿时警惕了起来,因为他们并没有听过贺子珍的名字。
见毛岸英、毛岸青没有什么反应,贺子珍便自顾自的把买来的水果放在了桌子上,随即便替兄弟俩开始收拾床铺和桌子,在整理好后,贺子珍又把两个孩子的脏衣服给装了起来,准备带回家去给洗了。
在一切都整理好后,贺子珍又拿出水果削了起来,在削好后,贺子珍用满怀关爱的眼神递给了毛岸英兄弟俩,毛岸英、毛岸青接过水果后,连忙去给贺子珍倒了一杯热茶递给她。
彼时,虽然毛岸英、毛岸青依旧不清楚贺子珍是谁,但他们知道贺子珍对他们毫无敌意,甚至有着慈母般的关爱。
在之后的日子里,贺子珍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便会带些吃的去看望毛岸英、毛岸青,那时,贺子珍每月有70元卢布的待遇,除了自己的必要开支外,贺子珍把剩余的钱都花在了毛岸英、毛岸青的身上。
渐渐地,毛岸英、毛岸青也常在课余时间去看望贺子珍,还会帮忙做一些家务。
1938年,贺子珍在莫斯科生下一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特意前去看望了贺子珍和弟弟,把弟弟抱在怀里时,毛岸英高兴地对贺子珍说道:“唉呀!这小弟弟多像我爸爸呀!”
贺子珍闻言,笑着摸了摸毛岸英和毛岸青的头,高兴地说道:“因为他和你们是同一个爸爸呀!”
自那之后,贺子珍的小房间也成了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的家,他们常常来家里陪小弟弟,每当他们兄弟俩来时,贺子珍都会给他们做饭,闲暇时还会给他们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讲他们的父亲毛主席的故事,也会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母子的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不幸却降临了,贺子珍刚生下不久的孩子突患肺炎,夭折了,这令贺子珍悲痛欲绝。
当毛岸英、毛岸青去看望贺子珍时,发现小弟弟不在,贺子珍脸上满是泪痕,再没有往日的神采,当得知小弟弟夭折后,毛岸英兄弟俩赶忙劝慰她:
“贺妈妈,您别难过了,你要保重身体,小弟弟不在了,还有我们呢,我们也是你的儿子呀!”
听到毛岸英兄弟俩的话,贺子珍停止了哭泣,把他们兄弟俩一下抱入怀里,不停地喊道:“儿呀!儿呀!”
毛岸英、毛岸青也柔声喊道:“妈妈,妈妈!”
就这样,在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的陪伴下,贺子珍的情绪渐渐有了好转。
不久后,贺子珍丧子之痛传到了国内,毛主席为缓解贺子珍的痛苦,也为解决李敏没有母爱的寂寞,便把李敏送到了贺子珍身边。
李敏的到来,给贺子珍带来了无数的喜悦,回忆起当时与妈妈贺子珍相见的情景时,李敏曾说:
“一见到我,妈妈就把我揽在怀里,问着、亲着;亲着、问着,激动得流出眼泪。妈妈高兴地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是谁呀?来干什么呀!‘我是娇娇,来找妈妈呀!’‘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妈妈叫贺子珍。’‘你给妈妈带来什么礼物呀!’‘我给妈妈带来了娇娇!’”
有了李敏的陪伴,不仅贺子珍不孤独了,毛岸英、毛岸青也十分高兴妹妹的到来,他们常常会去找妹妹李敏玩耍。
就在李敏到达苏联不久后,苏德战争便爆发了,战争带来了食品供应的极度缺乏,便开始给每人都限制供应的食物,然而供应的食物却连只有5岁的李敏都吃不饱。
为了照顾好三个孩子,贺子珍除了工作外,还会挤出时间开荒,种胡萝卜、土豆、蔬菜等等,甚至有时还会从自己和李敏的口粮中节省一部分,留到周末,只为能让毛岸英、毛岸青从学校回来时,能吃饱一些。
为此,曾有不少人问贺子珍不累吗,但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贺子珍只是轻轻笑一笑:“很累,但这样最起码能让孩子们吃个半饱。”
那时,每逢周末回家,对于毛岸英和毛岸青无疑是最快乐的,不仅是因为能吃饱饭,更多的是可以见到贺妈妈和妹妹娇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很是开怀。
但这样幸福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1942年,毛岸英前往士官学校学习,从那时起,毛岸英便鲜少回家了,但时不时都会给贺子珍写一封信报平安,顺便询问家中的情况。
1944年年底,毛岸英还参加了对德战争的大反攻,战争结束后,毛岸英转入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学习,1946年元月,毛岸英与苏联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
当贺子珍得知自己照顾4年的孩子回国后,十分欣慰,因为她深知毛主席对毛岸英兄弟思念已久,有了毛岸英的陪伴,毛主席一定会很高兴。
在毛岸英回到毛主席身边后,毛主席的确十分高兴,但毛主席并未就此骄纵了毛岸英,据毛岸英回忆:“爸爸对我很亲,但要求也很严,开始我还真有点受不了,他不让我跟他一起住,一块吃,让我到机关住,在机关吃饭,还不许我吃小灶。”
1947年,贺子珍带着毛岸青、李敏回国,回国后,贺子珍除了惦念毛主席,最为惦念的就是毛岸英,而毛岸英也从未忘记过贺妈妈,有时会给贺妈妈写信,诉说自己的情况,虽然无法见到儿子,但贺子珍得知他一切都好后,也十分满足了。
1949年,在李敏、毛岸青回到爸爸毛主席身边后,李敏和毛岸青都思念着妈妈贺子珍,可一直都没等到贺子珍来北京,据李敏回忆:“对妈妈心怀敬爱的岸英哥哥,与爸爸谈起过接妈妈来北京的打算。”
就在毛岸英将接贺子珍来北京的事情做着准备时,朝鲜战争爆发了,毛岸英便主动请求上战场,接贺妈妈来北京的这件事自然就被搁置了,然而令谁都没想到的是,毛岸英自离开祖国的土地后,再也没能回来,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牺牲,这一年毛岸英仅有28岁。
当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说道:“战争嘛,总要有人伤亡,没关系。”
多年来,毛主席一直没有怎么休息过,在毛岸英牺牲后,中央担心毛主席太过难过便让毛主席到北京周边城市休息两个月,对于中央的这一决定,毛主席罕见的没有拒绝,那深藏在内心的悲痛的确需要时间缓解。
而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更是没人敢告诉一直把毛岸英视如己出的贺子珍,可孩子不在了又怎么能瞒得住常常惦念他的母亲呢?
贺子珍虽然在回国后并没有见过毛岸英,但毛岸英常常会给她写信,后来贺子珍收不到毛岸英的信,有些着急,便会向身边人询问毛岸英的情况,起初还能瞒得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岸英牺牲在朝鲜的噩耗还是没能瞒得住贺子珍。
当贺子珍得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后,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主席对岸英太苛刻了,人家小时候流浪,回来以后当农民,又弄到朝鲜去,这下没了,没了......”
贺子珍并非埋怨毛主席,只是太过心疼毛岸英这个孩子,据贺子珍的侄女贺小平回忆:
“......后来姑姑和我提起几次毛岸英,可说着说着,她就说不下去了,姑姑是真的把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的。”
虽然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俩并未能留在贺妈妈身边尽孝,但他们彼此对对方的爱意,从来都是只深不减,而这种母子情早已超越了血缘,也正是有了他们兄弟俩的陪伴,也使得贺子珍在晚年岁月里,能想起不少温馨而又充满爱的回忆!
历史详说官,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希望您能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