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非常多先天的、文化的、地域的、自然的要素,能够让‘成都发布’的信息非常多元,丰富;另外,‘成都发布’形成了一支专业队伍,能判断出全国人民对成都关注的焦点、热点、痛点、痒点是什么。”7月30日,在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网络传播沙龙暨“成都发布”经验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毓强如是说。
当天,来自多所高校、互联网企业的学界、业界专家与成都市新闻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成都发布”团队负责人齐聚北京,对“成都发布”和其他优秀政务新媒体的做法、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据了解,这次活动以“政务公开,从‘媒’做起”为主题,是继国资小新、共青团中央之后的第三次研讨会,也是第一次为地方政务发布平台举行这样的高规格研讨会。
“成都发布”诞生于2010年6月23日,是全国第一批政务新媒体,开创了中国的“发布系”。截至目前,全网用户超过1000万,全年阅读量突破10亿,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政务新媒体影响力保持前三位。
“根植中华文明的沃土,4500年的成都积淀出深厚的天府文化。创新创造是成都人的特质,成都发布也在不断创新——从第1个粉丝到1000万用户,‘小布’已经完成两次‘进化’:以政策发布为主的1.0版;以媒体思维运营的2.0版。目前,成都发布正在向3.0版——新时代政务发布转型升级。”研讨会现场,“成都发布”总编辑谭麟说。
一个千万级的政务发布
为何还要谋求转型突围?
作为拥有1000万用户、城市政务新媒体领头羊之一的“成都发布”,为何还要转型升级?研讨会上,谭麟从三个层面道出了这场“必然改革”的原因:
首先,这次转型升级,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布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务发布不能缺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要求“成都发布”彻底改变单向传播的方式,既要“说”又要“讲”,让群众爱听、听懂,听明白,想说,愿说,说出心声。走出摘抄为主,信源狭隘的内容困局,做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用多种形式展现成都基层火热实践,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其次,这是匹配城市能级的需要。当下的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这就要求“成都发布”不能把脚步停留在城市,要和成都一起“跳出去”,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以优质内容引发国内国际“蓉漂”共鸣,参与城市建设大潮之中。
同时,这也是成都发布个体发展的需求。谭麟坦言,“成都发布”也和许多新媒体一样,面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渠道发展不平衡,个体流量走低的问题。因此,“成都发布”只能以创新思维独辟蹊径,以狼性精神谋求转型和突围,向3.0版——新时代政务发布进化。
政务新媒体
城市形象宣传和城市品牌传播的绝佳利器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政务新媒体实验室主任侯锷看来,新媒体是所有人无差别可自主拥有的“平民化媒体”, 而政务主体介入后自然就能实现政务新媒体面向全员的全时沟通与传播,这对于城市形象宣传和城市品牌传播而言,无疑是“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绝佳传播利器。
他告诉红星新闻,从实践来看,政务新媒体面向社会进行及时准确、权威可信的信息资源供给和发布,可以满足用户对城市的一般信息需求,从而初步建立对城市综合资源优势的概括性认知和城市形象画像。政务新媒体通过与用户对城市关切问题的互动,从而让用户通过体验实现亲近感,进一步拉近情感距离,愿意驻足。
此外,政务新媒体还可以在应急状态下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让“城市心情”得到有序的张弛和保健。“至关重要的是,政务新媒体面对网民在城市生存体验中的不悦不适,通过及时线上聆听互动和线下联动解决其实际问题,不仅仅能够让网民有获得感、安全感,产生对城市的认同归属感,更能建立一种经由政务新媒体所确立的‘可沟通城市’和‘开明政治’、‘良好营商环境’的美誉度,这对于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和提升政府公信力形象而言,无疑是城市传播的终极效益。”
合格的政务新媒体
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研讨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介绍,政务新媒体有三大属性:一是本质属性,即平台,它是政府业务平台的自然延伸,目标是处理政事,这一属性占50%;二是精神属性,即媒介,它是连接器、服务器、调节器,目标是好感传播,这一属性占30%;三是物理属性,即媒体,要在内容处理上按照倒金字塔和新闻信息处理手法,目标是发扬媒体眼球引力属性,这一属性占20%。
随着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也给政务新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侯锷告诉红星新闻,简而言之,更生动鲜活的多媒体政务宣传信息作品、更快速即时的响应发布、更准确权威的信源发布、更能“听得懂信得过”的政务公开与政策解读、更接地气的传播话语方式、更高效的线上线下联动服务解决民意诉求。
对于政务新媒体如何适应新变化,打造新时代的城市名片,新浪微博政务营运总监徐丽华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开展:在政务公开上,以新媒体为发布厅,设立时刻在线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互动与服务上,以新媒体为纽带,打通线上线下,强化矩阵联动;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用新媒体链接受众,向世界发放城市名片。
“合格的政务新媒体一定是能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需要的,官方网络在线服务与综合治理平台,合格不合格,网民说了算。” 侯锷说。
“一山连两翼”
内容建设和城市格局一样“跳出去”
谭麟表示,“成都发布”作为成都重点打造的三大平台之一,对标新华社、上海发布等优秀新媒体,提出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权威发布的新媒体平台。
对于“成都发布”的转型升级,他已然胸中有丘壑,“成都发布”转型升级牢牢坚持以“内容为王”,以“一山连两翼”推进。其中,“一山”是政务信息发布,“两翼”是精品报道和精品栏目。与此同时支撑内容,进行了体制机制的创新。
跨越龙泉山向东发展,成都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
谭麟以“一山”举例,如第一时间报道成都成功申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问题爆发,当天就跟进报道突发事件进展,疏导舆论。成都推出全国首份城市机会清单,成都发布解读成都为何勇于走进“无人区”,以新经济作为新动能,带动城市发展……2019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网络舆情高峰论坛上,“成都发布”获得新媒体舆情回应优秀奖。
成都成功申办2025年世界运动会
“‘成都发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廉洁、高效率的政务运作体系,内容非常的正面、客观”, 张毓强评价。
据悉,对于“成都发布”的转型升级,成都市高度重视,统筹政府和媒体资源,做好顶层设计,打破传统媒体机制体制壁垒,建立市属媒体供稿机制;建立完善各地各部门供稿机制,推动全市重大信息由“成都发布”及时首发。建立成都政务新媒体“政能量联盟”;建设“成都高校全媒体联盟”;接入“天府市民云”,打通“成都服务”政务平台。强化用户体验,填平“代沟”。
“成都发布”还将与区(市)县融媒体中心共同生产,全方位展现成都发展;还将接入更多的政务服务功能,让用户直接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就能一键享受政务服务。
目前,成都传媒集团也已启动新一轮融媒体改革。“成都发布”与“红星新闻”尝试融合发展,一体化运行,统筹权威发布平台与全国新闻平台的力量,力争实现传播能级在“1+1”后得到倍增。
成长背后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第四城”是如何炼成的?
截至2018年,成都管理人口2100万,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一;2018年成都实现生产总值GDP1.53万亿元,全国第八、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连续6次荣登“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连续10年蝉联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而作为一个有着网民规模1142万,互联网普及率69.9%(2018年)的城市,成都互联网生态指数和网络应用全国第四,城市政务微博竞争力全国第一。
成都九眼桥。IC Photo
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工作,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发布系”“服务系”两大矩阵,共9000余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党政新闻发布、公安、民政、人社、自然资源、住建、工会、妇联等多个领域排名全国前列,“成都发布”影响力更是持续保持全国前三。
成都坚持唱响主旋律,凝聚城市发展正能量。以政务新媒体为阵地,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思想在蓉城大地落地生根。同时,成都坚持精打服务牌,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依托政务新媒体,发布政务信息、提供政务服务、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协同治理,打造天府市民云”一站式“互联网+”市民服务平台和成都市网络理政平台,实现了教育、养老、社保、公积金等31个职能部门的120多项服务事项的“一号通行、一网通办”,获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在此基础上,成都坚持逐用户营运,打造网民喜爱好平台。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政务新媒体,网站、电视台、报纸融合运行,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发展,采用短视频、微直播、随手拍等多种形式吸引网民互动,有效避免了“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成都市已连续3年编制《成都市政务新媒体工作案例选编》,汇集优秀案例,引领全市政务新媒体持续健康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吴阳 北京摄影报道
编辑 陈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