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我建议你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听到这句话,张明瞬间如坠冰窟。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门诊室接诊。52岁的张明拿着一沓检查单子,脸色苍白地坐在我面前。作为一名从事胃肠外科20余年的医生,我太熟悉这样的场景了。
"医生我这是不是胃癌晚期啊?"张明颤抖着声音问道。他是一名中学老师,平日忙于教学,饮食不规律。近两个月来他总觉得吃饭没胃口,稍微多吃一点就感觉胀得慌,还经常打嗝。
我仔细翻看着他的检查报告,胃镜显示:胃底见2.5cm×3cm大小的溃疡型病变。活检结果还未出来,张明就坐不住了,上网一查,各种可怕的字眼让他夜不能寐。
"别着急下定论。"我温和地说,"很多人一发现胃部不适就认定是胃癌,这种想法其实很危险。不过,及早发现问题同样重要。"
接下来我跟张明详细聊了他的症状。原来,除了食欲不振、腹胀,他还出现了进食时轻微疼痛的情况。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病人小李的经历。
小李是位95后网络主播,经常熬夜工作。她也曾出现类似症状,同样被"胃癌"二字吓得不轻。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及时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现在已经康复。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对胃部不适特别敏感。实际上出现胃部不适时,我们确实需要警惕,特别是当以下三种情况同时出现时:
持续性的食欲减退。不是简单的没胃口,而是即使看到平时最爱吃的美食也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持续两周以上就要注意了。
进食时的异常感觉。有些人会觉得食物"卡"在胃里,咽下去特别费劲,或者会感觉食物在食道里来回滚动。
消化不良伴随体重下降。如果出现持续的消化不良,同时体重莫名其妙地下降,这种情况更需要警惕。
张明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还好不是胃癌,而是慢性胃炎合并溃疡。听到这个诊断,他长舒一口气,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医生我太感谢您了!这段时间我都快被吓死了。"张明激动地说。
我理解他的心情,也趁机给他科普了一些防治知识:"胃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过度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作息,都可能诱发胃部疾病。"
随后我给张明开了药,也叮嘱他要调整作息时间,戒掉烟酒,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饮食。三个月后,张明复查时症状已经明显改善。
通过张明的案例我想说的是,面对胃部不适,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要过度紧张。很多胃部疾病只要及时发现、科学治疗,都是可以控制的。
在我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遇到过太多像张明这样的患者。他们中有人因为担心检查结果而迟迟不敢就医,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也有人过度焦虑,把普通胃病想象成胃癌,给自己造成巨大心理负担。
预防胃部疾病,关键在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戒烟限酒,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
对于已经出现胃部不适的人群,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找到病因后对症治疗。很多胃部疾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被网上的信息吓倒。
记住,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这才是对待健康的正确方式。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