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0种运营模式、16个整村运营经典案例盘点

王匡面向长三角 2024-08-29 02:28:10

2023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运营。乡村振兴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通过持续不断的迭代升级,目前乡村已经完成了将资源逐步开发,并沉淀为乡村资产的过程,已具备了很好的硬件条件。但美中仍有不足:一是同质化开发,千村一面;二是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产业缺少人才,有输血无造血;三是没有把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而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借助于乡村运营。

本文盘点了10个乡村振兴的运营模式,16个整村运营经典案例,从合作模式、IP打造、人才、运营要点、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乡村运营让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运营模式

1 企业牵头+乡村开发+游乐业态+综合运营

概念与内容:此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对乡村进行开发,引入游乐业态(如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并进行综合运营管理。

“企业牵头+乡村开发+游乐业态+综合运营”模式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结合乡村开发、引入游乐业态并进行综合运营管理的乡村振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常会与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投资并进行乡村开发。企业通过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游乐业态的引入是该模式的另一个核心要素。企业可以根据乡村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游乐业态,如主题公园、游乐园、演艺娱乐等。这些业态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体验,还可以增加乡村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综合运营管理是该模式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运营计划,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策划、组织、营销和推广。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服务质量,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该模式还需要注意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企业需要与当地居民、政府、游客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各方利益的均衡和最大化。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华谊兄弟在浙江某乡村打造的“电影小镇”,集电影主题游乐、拍摄基地与乡村开发于一体。

2 合作社牵头+村集体+平台运营

概念与内容:合作社作为主导,联合村集体经济,利用平台化运营方式整合资源。

“合作社牵头+村集体+平台运营”模式是一种以合作社为主体,联合村集体经济,利用平台化运营方式整合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合作社成为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合作社通常是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合作社通过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乡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平台化运营是该模式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合作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搭建一个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整合乡村的农产品、旅游资源、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提供在线销售、推广和服务。通过平台化运营,乡村的产品和资源得以更好地展示和销售,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村集体经济在该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村集体经济通常是由村民共同所有,负责村级公共事务和经济活动的组织。在“合作社牵头+村集体+平台运营”模式下,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社密切合作,共同参与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村集体经济为合作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如土地、设施、人力等资源的提供,以及村民的动员和组织。

此外,该模式还需要注意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各方利益的均衡和最大化。同时,该模式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某地农村合作社,组织村民共同经营,进行农产品线上销售。

3 家庭农场+外部资本+一产一业

概念与内容:家庭农场为基础,引入外部资本,专注于某一产业或产品。

“家庭农场+外部资本+一产一业”模式是一种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引入外部资本,专注于某一产业或产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农场成为主要的经营主体,负责农业生产和经营。家庭农场通常是由农户家庭经营,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家庭农场得以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外部资本的引入是该模式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外部资本可以是来自企业、投资机构或个人的资金投入,用于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资本的引入可以提供家庭农场所需的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投入、市场开拓等方面。通过外部资本的注入,家庭农场得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专注于某一产业或产品是该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家庭农场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特点,选择适合的产业或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集中资源和精力,家庭农场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同时,专注于某一产业或产品也有助于提高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该模式还需要关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家庭农场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家庭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某家庭农场专注于有机蔬菜种植,引入外部投资扩大规模。

4 乡村+新青年+生态农业+教育

概念与内容:引导新青年返乡,发展生态农业,并与教育结合。

“乡村+新青年+生态农业+教育”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乡村资源、新青年力量、生态农业和教育的综合发展模式,旨在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

在这种模式下,新青年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新青年通过返乡创业、参与乡村建设等方式,将现代科技、市场理念和创意元素引入乡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生态农业是该模式的另一个核心要素。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农业注重采用自然生态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教育的参与是该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教育在乡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可以为乡村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教育也可以提高村民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此外,该模式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为乡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推广典型经验、加强宣传等方式,提高乡村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案例:新青年返乡创业项目,结合生态农业与研学活动。

5 政府主导+土地治理+文创+合作社运营

概念与内容:政府引导,进行土地综合治理,结合文创产业发展,合作社参与运营。

“政府主导+土地治理+文创+合作社运营”模式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土地综合治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由合作社进行运营管理的乡村振兴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政府负责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负责进行土地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乡村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土地治理是该模式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善土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为农业生产和乡村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土地治理还可以结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促进乡村的绿色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该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通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开发利用。通过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工艺品制造、艺术创作等产业,可以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合作社在该模式中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合作社通常由当地农民组成,具有一定的组织规模和经济实力。合作社负责整合资源、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相关服务,与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利益的共享,促进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案例:某地政府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6 企业经营+乡村公共利用

概念与内容:企业参与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这种模式的好处包括:

1)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企业具有专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利用乡村公共资源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企业的参与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

3)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企业可以投资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水利等,提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

4)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通过企业的参与,乡村文化遗产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5)增加社会效益:企业的参与可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乡村凝聚力。

总的来说,“企业经营+乡村公共利用”模式是一种将企业经营与乡村公共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参与乡村经济活动,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区繁荣。

案例:某民宿品牌在乡村投资建设公共休闲空间。

7 田园综合体+业态配套

概念与内容: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发展多种相关业态。

“田园综合体+业态配套”模式是一种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多种业态配套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在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上,引入多种业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田园综合体是该模式的核心基础,通常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多个产业领域,以及农村土地、自然环境、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通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等多重目标。

多种业态配套是该模式的特色所在。在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上,引入多种业态,如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这些业态可以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提高田园综合体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生态农业方面,可以利用田园综合体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高品质农业,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特色食材,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在休闲旅游方面,可以依托田园综合体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开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项目,提供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

在健康养生方面,可以利用田园综合体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提供健康养生、康复疗养等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在文化创意方面,可以挖掘田园综合体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表演等,提升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

案例:某地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涵盖农业、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8 返乡自主经营+乡村建设

概念与内容: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自主经营,参与乡村建设。

“返乡自主经营+乡村建设”模式是一种鼓励和支持返乡人员自主经营、参与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旨在吸引在外打拼的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返回家乡,利用他们的经验、技能和资源,为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返乡自主经营+乡村建设”模式的好处包括:

1、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可以带来新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

2、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返乡人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经验,积极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通讯等,提升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3、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返乡人员可以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发扬乡村的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增加社会效益:通过参与乡村建设,返乡人员可以为乡村社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活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案例:返乡农民工开设农家乐,提供乡村旅游服务。

9 轻资产+自主投资+自主运营

概念与内容:以轻资产方式进行自主投资和运营管理。

“轻资产+自主投资+自主运营”模式是一种企业战略模式,它以轻资产为核心,强调自主投资和自主运营,旨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轻资产+自主投资+自主运营”模式下,企业将重心放在轻资产上,即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环节,如品牌、技术、管理等。企业通过外包或租赁等方式,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和重资产业务转交给专业的公司或团队去经营,从而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自主投资和自主运营是该模式的两个重要特点。在自主投资方面,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战略,自主决策投资方向和规模,不依赖外部投资机构或政府资金。这样做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自主运营方面,企业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对各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企业自主负责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的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

案例:某民宿通过租赁方式经营,注重品牌建设和顾客体验。

10 乡村+电商+特色产业

概念与内容:利用电商平台,推广乡村特色产业和产品。

“乡村+电商+特色产业”模式是一种将乡村资源、电商和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发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乡村产业的市场空间,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在这种模式下,乡村成为电商发展的核心区域。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特色产品,这些都是发展电商的基础条件。通过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乡村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电商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

电商平台的搭建是该模式的关键环节。电商平台可以为乡村提供展示和销售特色产品的渠道,将乡村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电商平台还可以为乡村提供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机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和品质。

特色产业的发展是该模式的重点。乡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进行发展。这些产业可以是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也可以是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可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经济实力。

其中,“乡村+电商+特色产业”模式的好处包括:

1、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电商和特色产业,可以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持续性。

2、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利用电商平台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乡村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3、拓展市场空间:电商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乡村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电商渠道,乡村产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4、增强产业链协同效应:特色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吸引相关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4、促进创新创业:电商平台的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为乡村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乡村创业者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在线销售、品牌推广等活动,发掘商机并实现商业价值。

案例:某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有机农产品的项目。

运营案例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运营。

乡村运营,需要有权责明晰的“运营主体”、有专业独立的“运营团队”、有潜力可挖的“运营要素”、有人气活力的“运营项目”、有可行落地的“运营规划”。以下汇总16个整村运营经典案例,分别从“运营主体”、“运营团队”、“运营要素”、“运营项目”、“运营规划”等要素出发,结合运营模式深度剖析,与各位分享。

1 计家墩理想村

合作模式:政府+运营公司

开发方式:轻资产租赁、民宿集群

主营业态:主题民宿、餐饮、会晤空间、书店、市集、手作工坊、亲子乐园

发展理念:打造乡村生活示范区“乡村+X”模式,七大功能板块联动,共同创造新田园生活;保留传统文化,传递新美学观;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计家墩村位于锦溪镇南首,全村由二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所辖区1.2平方公里。,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33人。计家墩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古村落,村子是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建筑本身也没什么特色,没有什么资源禀赋,空心化严重,面临搬迁。

理想村业态布局:一个没落中的“空心村”,青年人都离开的情况下,如果要通过系统化的改造,使它成为高品质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从而带动周边地区重焕生机、持续成长——理论上有可能,实践上却困难重重:每个村落,整体改造都需要几个亿,而每年的运维费又是一大笔支出,同时还要花费心力去运营和推广。谁会去做?资本方、经营方、管理方站在自己的角度,都不会考虑。乡伴就采取了最简单的方式:把自己变成一个平台。

以强大的社区规划能力和专业的落地执行能力,实现快速进村、快速交付,并快速形成明星效应。聚集多种业态、吸引大量人流,形成多方共赢的规模效应。由此也建立起了“理想村”这个大IP。

农业农村部公布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其中:“锦溪-计家墩理想村”成功入选,成为“苏州唯二,昆山唯一”。

2 香村·祁庄

合作模式:政府+市场+村集体

开发方式: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

主营业态:特色民宿、餐饮、会晤空间、农耕

祁浜村地处周庄镇中部,距离周庄古镇7公里。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特色明显,交通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

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对“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公示名单》中,周庄•香村旅游区名列其中,是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景点。

然而,这个优美的旅游胜地,曾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乡村人口空心化、活力不足、乡土特色受到冲击和破坏等问题。最萧条时,全村120多户人家,仅有100多个常住人口,并且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村庄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或者迁居到镇上和市里。农房空旷日渐荒废,大片土地闲置,整个村庄都呈现出一副“衰败”的景象。

祁浜村凭借三株浜村的自然优势,与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共同出资成立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整体规划44公顷,配备游客接待中心、农耕文化展区、特色农耕体验区等设施。

为盘活村里处于“休眠”状态的土地资源,成立祁浜村农房合作社,合理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由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出资租赁,统一修缮、装修,打造了“香村·祁庄”民宿品牌。

目前,已开放8栋以“年代秀”为主题的特色民宿,共有客房21间,分别展示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本世纪00年代乡村生活,意在将旅居客带入一个有时代烙印的环境中,营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体验。

江苏省公布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庄名单。其中,张浦镇金华村北华翔、周庄镇祁浜村三株浜和锦溪镇朱浜村祝家甸携手入选。并入选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3 村上·长漾里

合作模式:租赁

开发方式:郊野乡村综合体

主营业态:民宿、田园美食、旅居康养、乡建学院、非遗、手作工坊、研学

村上·长漾里位于苏州市吴江平望镇庙头村,是一个由26栋乡村房屋改造而成的多业态田园综合体,这里东有雪落漾,背靠长漾,内拥葫芦荡,自然肌理与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节点,亦是平望大运河文化带“乡村记忆”空间,入选苏州市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单位。

村上长漾里集合民宿、青旅、乡建学院、农家餐饮、日料酒馆、茶室、书店、非物质文化酱坊体验馆、各类手作工坊、色彩空间、种子研学馆、户外拓展、蔬菜花园、摄影基地、婚礼堂等多种业态于一体,是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乡村版Shopping Mall。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长漾里正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域内,紧沿长漾和太浦河。村上·长漾里是吴江2019年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一号议案,乡旅融合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年度苏州市职工疗休养范围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出炉,吴江区平望镇庙头村(村上长漾里)成功入选。

4 中国 · 江村

合作模式:村、镇集体所有

开发方式:成立文旅公司

主营业态:研学、文化交流、学术展示、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江村club、教授工作室、江村市集

江村是太湖东南延岸的一个普通村落,实名是开弦弓村,一水弯似弓,一水直如箭,开弦弓村因之得名。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是联系浙江、江苏和上海的重要节点。

1936年7月,就读于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的费孝通先生来到开弦弓村调研,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自此,“江村”就成了开弦弓的代名词,它是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经典样本,也是世界观察中国乡村的最好窗口,有“华夏社科第一村”之称。《江村经济》这本著作也由此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

以打造“中国·江村、世界·水乡”为形象定位,借助“江村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以江村文化为统领,依托湖荡、鱼塘、稻田等自然本底,以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引领区”。 江村文化、水乡文化底蕴深厚,研学文化已逐渐成为区域重要品牌。

江村Club除了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平日里也正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休憩交流的场所。自然资源部公布2021年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优秀案例,《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等长漾北片区村庄规划》入选第一批推荐案例。2022年,吴江区江村景区,成功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5 杭州 · 青山村

合作模式:成立村属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和团队

开发方式: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生态扶贫

主营业态:自然学校、乡村图书馆、民宿、农家乐、未来社区

杭州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三面环山,高山峻岭,岗峦起伏;南面丘陵蜿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青山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筑有中型水库三座,著名的龙坞水库区更是杭州地区无污染源区之一。

然而前些年,村民们为了种植毛竹林,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污染了水库,威胁到饮用水安全。为了根治汇水区污染,2015年11月,青山村党支部和村民们以产权信托方式委托大自然保护协会以及合作伙伴,创建了善水基金信托集中管理毛竹林,从43户农户手里完成500多亩低丘缓坡毛竹林地的林权流转,农户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以财产权信托方式委托给善水基金信托集中管理并获取补偿金。通过集中管理,农户的毛竹林收益由每百斤约24元提高到每百斤31元,直接收入提高20%。

目前,青山村已培育民宿3家、农家乐近10家、农庄1处、竹制品工坊2家,引进了文创产业——融图书设计馆、融设计百工坊,还有环保教育自然营地、大马湾创意休闲度假酒店等,起步探索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的路子。

6 杭州 · 永安村

合作模式:成立村属企业

开发方式:引进职业经理人和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

主营业态:永安稻香小镇、“禹上稻乡”农文旅融合项目、研学

余杭区永安村,村域面积7.09平方公里,30个村民小组,农户889户,人口3100多人,拥有耕地5259亩。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8.5万,属于余杭区经济薄弱村。

永安村成立了“杭州稻香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村属企业,在2019年11月8日,做了第一期开镰节丰收月活动,一炮打响了“永安稻香小镇”的品牌。

引进职业经理人和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后的永安村,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120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25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73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3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9年的42322元提高到2021年的56920元;核心区块水稻产值由2000元/亩,提升至6000元/亩。

永安村先后获得“杭州数字乡村示范村”“杭州市首批共富村”“杭州市首批未来乡村”“浙江省AAA级旅游村庄”等荣誉称号。

7 安徽 · 三瓜公社

合作模式:企业 + 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与淮商集团成立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开发方式:成立合作社,订单农业。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融合。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

主营业态: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

“互联网 + 三农”为实施路径,三产融合,农旅、商旅、文旅“三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电子商务打开当地农特产品大市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让村民足不出户把产品卖向全国,激活乡村市场,盘活乡村资源,为农业注入新的生命。

重点打造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和西瓜美食村三个特色村。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目前已经入驻的电商企业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甲骨文等,还吸引了微创全国联盟、创客空间,以及大量文创基地、乡村酒吧和特产销售门店入驻。

已经开发出茶叶、温泉、特色农副、乡土文创四大系列千余种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同,使农村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对民居进行重新定位设计,构建起“线下实地体验、线上平台销售,企业示范引领、农户全面参与,基地种植、景点示范”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休闲等多个领域,综合现代农特产品的生产、开发、线上线下交易、物流等环节,探索出一条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 + 三农”之路。

“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年接待游客量高峰时超过 500 万人次,其中各地考察人员超过 30 万人次。

8 山东 · 淄博红叶柿岩

合作模式:企业 + 政府+村集体+运营公司

开发方式:景区依托型。旅游带动周边和尚房村、石坞村、岭西村、姚家裕村四个村庄发展

主营业态:网红漂流、万亩红叶、玻璃栈道、琉璃公园、山地卡丁车、老神颜商业街、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绿乐园自然教室、琉璃溪水谷、院校实践中心、琉璃会馆、精品商店、大学生众创营地、理想空间乡村工作站、国际青年营地、创客学院、大师工坊、节日盒子文创店、非遗AR活化馆、精品民宿、陶琉花园、花神书咖

依托当地优质自然资源与传承保护乡村文化、转化发展,开发出旅游品质较高的“小而精”产品,引爆和和撬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轻资产运营,带动当地创业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效益明显。

山东省淄博博山区域涵盖的和尚房村、石坞村、岭西村、姚家裕村四个村庄,有连片原生红叶,电视剧拍摄地品牌推广,拥有一定发展旅游基础。但是现状建设分散,时间空间跨度大,如何化零为整并通过项目主题再造,提升土地价值与增加农民受益,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鲁商·红叶柿岩项目打造,读道文旅集团全程规划设计,创意落地后首个十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同时,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成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典范。

一是创意网红场景 丰富营销矩阵。设计首个第一(全长2020米五层回旋角度最大)漂流水滑梯成为网红IP。依崖壁顺势而建,最高处距地面70余米的七彩玻璃栈道;“气势磅礴、惊险刺激”等字眼便迅速抓住人们眼球,以微信(微博)为入口整合传播,以短视频撬动移动营销,截止10月底热度便突破1100万,成为淄博在抖音平台上关注度最高的地方性话题。

二是特色业态引入 丰富项目落地。秉承“千载柿岩、万彩生活”的文化定位,打造“齐长城脚下的琉璃生活村”。通过“山色、水意、火韵、土味”四大生活主题,植入了包含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绿乐园自然教室、琉璃溪水谷、院校实践中心、琉璃会馆、精品商店、大学生众创营地、理想空间乡村工作站、国际青年营地、创客学院、大师工坊、节日盒子文创店、非遗AR活化馆、精品民宿、陶琉花园、花神书咖、博山荟餐厅等首期体验店。并将地道的博山美食、绚烂的琉璃艺术、多彩的乡野度假、时尚的返乡创业。

三是品牌口碑传播 集群规模效益。通过品牌集群重塑传统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依托红叶观光、琉璃体验、山水度假和影视传播,不断增值理想村的品牌名片和度假影响力,实现山水资源、村落建筑、业态品牌及人才团队的价值增值,创收高价值的品牌。富的业态产品实现对消费人群的全覆盖,突出文化体验感、产品创意感、消费价值感,保证理想村提供的产品类型丰富、价值认同感强,通过逐年运营扩大用户群体,最终形成口碑化传播和规模化营收。

规划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按照“分步实施、面上发动、以点带面、打造样板”的思路,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抓乡村旅游和民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布局、项目创新和文旅融合。并通过以点带面,以柿岩理想村带动博山城西郊野度假生活,包括恶石坞村、淋漓湖、岭西村、姚家峪村等乡创振兴示范区,乃至整个淄博市乡村文旅发展和品牌传播,实现城乡共赢、区域共赢的目标。

通过品牌集群助推乡村振兴,联动周边片区,总投资约2亿元,带动返乡500人就业,年100万人旅游休闲和度假。同时也涌现出了以中郝峪、上瓦泉、聂家峪、泉子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典型村和一批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乡村旅游带头人,推动全区乡村旅游整体水平提升。

9 河北·承德草莓公社

合作模式:政府+主导产业+农户

开发方式: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从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入手,以农户庭院经济破题,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主营业态:四季草莓种植基地、草莓创意工坊、草莓庄园、草莓音乐广场、玫瑰园、演艺广场等现代旅游业态汇集。

这个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几年前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资源亟待整合发展。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助力扛起规划大旗,为村庄发展提供全程服务。以西道村草莓产业为依托、草莓元素为主题文化IP的全域、全产业链体系规划,破落的村庄一夜成名。助力当地的产业产能与人居生活焕然一新并不断迭代升级。村庄规划后的草莓公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一是“八合一”融合发展独特理念,壮大乡村产业集群队伍。规划通过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优势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集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特色产业,实现“美丽乡村+扶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开发+农村电商+沟域经济+城乡统筹”八合一融合发展,形成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典范。

二是“文化IP”草莓公社品牌打造,创意设计引领村庄未来。住宿、餐饮、购物业态融入打造以“草莓采摘、温泉沐浴、民宿体验”为主题的全新农旅融合品牌——草莓公社。对农户住房改造,包括农户住房外立面改造、庭院营造、室内装修设计,提供草莓主题住宿体验;在建筑及景观小品营造过程中突出草莓文化主题元素。从廊桥、路灯、舞台到卡通雕塑、产品标识、餐饮用品,融入鲜明的草莓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食住行游购娱全体验草莓之旅。

三是“借势”打造乡村振兴观摩样板,规划设计整合分散资源。充分利用当前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各类政策支持以及旅发大会的助力,依托项目区优良的山水田园环境与农业资源。规划以草莓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两大文化特色,整合“南部草莓小镇、中部草莓园、北部稻田”,打造集草莓主题观光采摘、皇家娱乐休闲方式体验、田间特色游乐活动体验为一体的“草莓产业+田园旅游+小镇” 完美融合的示范样板项目。

四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政策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引来资金活水。项目总投资1.3亿元,流转土地1300余亩。目前占地面积500亩暖棚及游客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正常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自2018年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其中2019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7万人次,营业收入130万元。”

通过规划团队打造的“草莓IP”系列项目,西道村草莓种植达到1100亩,全村一半以上耕地都种植草莓,彻底改变过去种大田、靠天收的传统农业结构,提高了产业层级。仅草莓种植一项,就安置当地150余人,特别是当地妇女广泛参与其中,按年均2.5万元计算,增收375万元。同时,带动9个种植大户,以房屋入股,每年每户最低收入1.5万元,增收13.5万元;加之通过土地流转,租地打工、规模种植、四季采摘,为村集体增收近500万元,日接待能力8000人。

10 河北·滦平小城子村

合作模式:政府+村集体+农户

开发方式: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以历史文化村落、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依托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优势,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主营业态:入口广场、村民活动广场、民俗活态博物馆、乡野公园。

小城子村,坐拥京津,背靠辽蒙,属于京北黄金游线辐射带动范围。650户、2100余人口,组户集中,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中心村。当地村集体与政府为主体,读道文旅全程创意规划,获得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以小城子汉城历史文化、皇家御道文化、满族文化为特色,以“皇家驿栈”和“千年汉城”为主题,打造集田园观光、乡村休闲、乡居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宜居宜游新乡村。打造为环首都经济圈“精品皇家文化旅游示范点”,承德市“皇家御道文化开发示范点”,滦平县“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示范点”。

空间布局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点”为入口广场、村民活动广场、民俗活态博物馆、乡野公园、村委会等。“线”为112国道沿线商业景观带、田园游憩带、民居体验带,“面”为在小城子汉城城址基础上建起来的整个小城子村庄以及小城子田野公园景区。功能分区为“两带四区”Y字型结构。“两带”为交通商业轴、田园游憩景观带,“四区”为入口服务区、商业休闲区、田园观光区、乡居度假区。

民俗活态博物馆,以小城子村历史、村民生产生活、满族风情为主题元素进行博物馆展览设计,以图片配文字解说、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门票等营收。主题民宿,利用小城子空置民居,分满族、皇家不同风格,打造高中低端民宿、客栈,发展小城子旅游接待,带动百姓就业或销售农特产品,从而实现旅游扶贫和村民致富。

不仅让村民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通过流转土地,推进集约化经营,全村共计流转土地1500亩,主要流转给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每亩土地每年可以获得1150元的流转收入。土地流转出去,闲下来的村民们还能去合作社“上班”领工资,多重收益为农民提供了实打实的保障。

11 河北·迁西花乡果巷

合作模式: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

开发方式: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型。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促使村庄经营拥有三产融合的可持续性。适宜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突出的项目区,打造出区域品牌名片,申报省级、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功后将获得相应资金补助。

主营业态:“十园”,即梨花坡富贵牡丹产业园、五海猕猴桃庄园、黄岩百果庄园、松山峪森林公园、莲花院颐养园、神农杂粮基地、CSA乡村公社、游客集散中心、玉泉农庄、乡村社区旅游廊道。

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读道文旅全程规划设计,如今已成为中国田园综合体燕赵样板的典范之作。规划区总面积7.35万亩,涵盖12个行政村。总投资17.2亿元,获财政资金2.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亿元。

项目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定位,以特色水杂果产业为基础,以油用牡丹、猕猴桃、小杂粮为特色产业,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文化为支撑、富民为根本、创新为理念、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聚合效应。规划“一镇”即花乡果巷特色小镇,“四区”即百果山林休闲体验区、浅山伴水健康养生区、记忆乡居村社服务区、生态环境涵养区。

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并创新探索“三三六”利益分配机制。第一个“三”是指企业以农业生产经营、产品加工销售、旅游从业服务三项为主要收入来源。第二个“三”是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争取各级财政资金三项按照出资额度转化为股份并参与企业分红。“六”是指村民通过六项途径获得收益:一是原有水杂果的种植收入;二是林下土地流转收入;三是流转土地经营管理收入;四是劳务输出收入;五是旅游从业收入;六是村集体股权分红收入。

目前获得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央资金5000万元、省级配套专项资金16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万元,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整合资金陆续投入,各界积极性高昂。除了“一镇四区十园”外,配套产业体系中还有三区两中心:智能体验区、冷链物流区、生产加工区、电子商务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也在有序推进。

12 河北·京雄温泉谷

合作模式: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

开发方式:能人带动型。固安林城村庄,当地企业以出众的经营能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突出的企业家才能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主导合作社发展。合作社作为农户联结主体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生产经营创新,农产品提质增效以及产业区域性集聚。

主营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康养”、“旅游+亲子”、“旅游+夜经济”等新业态。

京雄温泉谷位于固安林城,城南25公里。在村庄向城镇化迈进、乡村振兴规划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企业家村干部张海桥早已带领林城的人转变观念,前往各地乃至走出国门,考察优质的乡村建设落地项目后,带领村民建设起”京雄温泉谷”,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旧村拆迁、置换补偿、户籍管理、物业管理并举推进,工委班子带头、党员干部带头、林城企业家带头,开启破旧立新活动。边拆迁、边建设、边安置。坚持集约土地,着眼休闲宜居,建筑风中西结合,俨然乡村中的都市。

为吸引京津游客,规划独一无二的京雄温泉谷。以“有故事的林城,有味道的旅程”为定位,依托温泉、乡村资源发展服务于北京、雄安高端人群的乡村度假产业。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助力将京雄温泉谷建设成为环京知名乡村度假综合体。

空间结构为“一心、两带、三组团、十分区”,“一心”即核心服务中心,“两带”为林城记忆文化带、滨河艺术廊道景观带,三组团为温泉水镇康养组团、田园农事体验组团、艺术花园观光组团。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林城村又集中建设占地1000亩的油菜花园、占地3000亩的苗木基地、占地100亩的花海彩带景区,年吸引游客数万人,推动全村由传统产业向温泉旅游转型升级。林城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全国文明村”,村人均收入超3万元,村街绿化率达85%。

13 浙江·金华市六石街创客项目

合作模式:政府+村集体+运营管理公司

开发方式:资产盘活型。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

主营业态:游客观光、餐饮、商铺出租、承接影视剧拍摄等。

六石街道张麻车小区现有村民165户、586人,多次获得“东阳市五好(示范)农村党支部”“六石街道招商引资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六石街道张麻车小区文化创客项目总投资42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200万元,村级自筹225万元。项目利用小区及周边闲置房屋、厂房、老电影院等资源,委托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以美化提升村居环境为基础,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街区。

小区按照“修旧如旧”理念对原有建筑进行修整加固,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虚实互动3D视觉墙绘,将泥墙、赤膊墙和水泥墙装扮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显著提升道路两侧及周边的村居环境和商业品位,提高街区房屋总体租金水平。同时,小区引进专业文创公司,策划打造青年创客社区,发展集娱乐、休闲、办公于一体的轻奢众创社区,助力青年创业创新,实现居民小区和创客社区辐射互动。

项目建成后,张麻车小区从一个老旧街区蜕变成为集文化、休闲、创业于一体的优选之地。通过游客观光、餐饮、商铺出租、承接影视剧拍摄等方式,实现年营业收入30多万元,有力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14 浙江·婺城区集体经济创业园项目

合作模式:政府+村集体+运营管理公司

开发方式:资本运作型。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

主营业态:“飞地抱团”项目形式,打破了地域、资源限制,让更多行政村得以参与。园区建成后,可供10个左右汽摩配小微企业入驻,每年可产生租赁收入约1000万元。

婺城区西南山区是省内典型的饮用水源涵养功能区,有5座中型水库,是百万市民的“大水缸”。为更好保护饮用水源,关停了周边的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经营项目,导致部分村集体“返薄”。

饮用水源涵养功能区行政村以“飞地”形式参与婺城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项目,推进饮用水源涵养功能区村级集体抱团致富。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其中,国有资本6000万元,村级入股6800万元,涉及参股村85个。为降低经济薄弱村参与项目的融资成本,村级入股的资金中包含省级试点资金1350万元和区财政配套补助1350万元。

同时,婺城区政府与当地农商银行联合推出金融消薄产品——“乡村振兴·富村贷”,经济薄弱村可按3.625‰的月息享受基准贷款利率,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此外,对参与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经济薄弱村,给予70%的贷款贴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汽摩配产业,委托第三方运营团队开展厂房出租、小微企业入驻、基础设施维护、消防安全等日常经营管理。

“飞地抱团”项目形式,打破了地域、资源限制,让更多行政村得以参与。园区建成后,可供10个左右汽摩配小微企业入驻,每年可产生租赁收入约1000万元,减除税费、运营成本等必要开支后,85个参股村平均每村每年可获得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15 浙江·婺城区集体经济创业园项目

合作模式:政府+村集体合作社+运营管理公司

开发方式: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主营业态:把连片流转的土地承包给本地家庭农场主打造家庭农场集聚村,或承包给外来客商发展现代农业。

莲花镇为省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是衢江区的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下辖23个行政村,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6.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50%以上。莲花镇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惠及下辖的10个行政村、1.92万人。

为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村集体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签订、股金分配等事宜,农户或村民小组以1亩地/股入股合作社,保底价为500斤稻谷/股/年。合作社获得的土地实际面积超出承包面积部分和整理后溢出面积租金收入、竞标发包的溢价收入除预留40%作为保底基金外,其余60%作为年底股份分红。目前,莲花镇7个村已流转土地3500亩以上,村集体根据本村产业发展规划把连片流转的土地承包给本地家庭农场主打造家庭农场集聚村,或承包给外来客商发展现代农业。

项目实施后,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收。比如,莲东村将300余亩土地外包给玉环市的客商种植白枇杷,村集体年增收8万余元,带动4户农户种植白枇杷80余亩,帮助8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拿“薪金”。

16 浙江·台州三门县基金扶持项目

合作模式:财政资金+政府国资公司+村集体合作社

开发方式:资金运作型。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组建发展集体经济基金池,由政府国资公司负责运作,营利收入返还给纳入扶持范围的经济薄弱村。

主营业态:把连片流转的土地承包给本地家庭农场主打造家庭农场集聚村,或承包给外来客商发展现代农业。

三门县的经济薄弱村数量多、资源匮乏,主要通过异地建造或购置物业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加快经济薄弱村脱困转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门县探索推行基金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村集体获得稳定收益。

通过省以上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0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设立基金,由三门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管理,用于扶持经相关部门确认的经济薄弱村。

基金运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对于目前无自主发展项目的经济薄弱村,经有关部门确定列入三门县村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股东的,基金暂存该公司,公司再将资金委贷给县国投公司,国投公司给付的利息收入每年以股东红利方式拔付给股东,作为经济薄弱村的经营收入;二是对于列入基金式扶持的经济薄弱村,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可退回其投资款,专项用于项目建设。

基金设立6年以来,共取得利息收入近1100万元,支付扶持村分红1025万元,消除了38个无区位优势、无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村,村集体每年至少有5万元的稳定收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