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汉学家吴芳思:在中国只要会讲三句汉语,人们都会很欢迎你

小正知识局 2024-10-28 17:06:56

中国对外来者的热情与包容,在许多外国友人眼中一直是难以忘怀的体验。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大城市的广场上,中国人对外国人展现出的友善、开放和包容,常常令初次来访的人们感到温暖和意外。

而英国著名汉学家吴芳思(Frances Wood)的故事,就完美诠释了中国文化中这种特殊的包容精神。

从她初次踏足中国到后来深耕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吴芳思的中国之旅充满了感动与惊喜。

她不仅看到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之美,更深深感受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包容与好奇心。

一个外国人的奇妙体验

1971年,吴芳思有了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机会。

当时,英中了解协会(Society for Anglo-Chinese Understanding)组织了一次工人交流活动,但由于适合的人选有限,他们决定招募几位懂得中文的年轻人参与。

而刚从剑桥大学毕业的吴芳思,借助祖母留给她的250英镑,得以加入这个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团,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中国的景象与她曾经想象的截然不同。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物质条件也相对匮乏,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外来者的好奇与友善。

街头巷尾,总有人热情地与她交谈,即便语言不通,也总能用手势和笑容传递善意。

她回忆起那段时光时,曾感叹道:“中国人总是用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种来自普通中国人的热情,极大地激发了吴芳思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让她萌生了再次深入了解中国的愿望。

正是这份好奇与开放,使她在后来选择了中文作为自己长期研究的方向。

她曾坦言:“中国不仅让我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奇妙且令人神往的国度。”

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

回到英国后,吴芳思并没有停止她对中国的探索。

1975年,她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她以英国文化委员会(The British Council)的名义参加了英中学生交流项目。

这段经历让她更加深入地接触到了中国的日常生活,也让她有机会更加系统地学习中文。

吴芳思回忆说,当时北京的生活条件与她在英国习惯的差异巨大,但正是在这种差异中,她看到了中国社会中蕴含的深厚文化积淀。

“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设施。住在25楼的我,每天需要面对的是简单的生活条件,比如买衣服只有两个颜色可以选择,做饭时要与邻居分享厨房空间。”吴芳思讲述道。

但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她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互助精神。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是与邻居之间的互动,吴芳思总是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对她这个“外国客人”流露出的关怀与好奇。

她的中文水平也在这一年里突飞猛进,因为人们总是乐于和她练习中文,哪怕她的发音偶尔有些生疏。

她曾说:“在中国,你只要会讲三句汉语,人们都会热情地欢迎你。”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沟通,更是一种文化的桥梁。

正是因为中文,她在中国得到了更多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机会,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甚至参与了许多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吴芳思与中国文化的深度链接

吴芳思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

她逐渐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历史典籍中,还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

在她与中国人长期的交往中,她被中国文化中的人情味和社会结构所深深吸引。

1977年,吴芳思正式进入大英图书馆工作,开始管理中国馆藏。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敦煌藏品成为她关注的重点。

她负责修复了超过1.4万件敦煌藏品,这些古老的文物不仅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加深了她对中国文明的敬畏之情。

吴芳思在面对这些文物时,时常会说:“当我轻轻翻开这些纸页,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声音在诉说。”

多年的学术研究,让吴芳思成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她通过自己的著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丰富文化,挑战了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固有认知。

例如,她曾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中质疑了历史上的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曾到过中国,这一观点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

而在她的另一本著作《秦始皇传》中,吴芳思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帝王的复杂性。

中国人的包容与开放

吴芳思多次提到,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热情与包容为她的学术之路铺平了道路。

无论是在街头的偶遇,还是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中国人总是用开放的态度接纳她,愿意与她分享知识与见解。

她曾在北京北大东南门附近居住时,常常与当地居民聊天,聊到兴致时,甚至有人感叹道:“你的中文比我说得还好。”

这样的交流让吴芳思感受到,中国人不仅乐于学习和接受外来文化,也非常愿意在文化交流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历史和传统。

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让吴芳思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总能感受到来自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她曾说:“在中国,学习并非单向的,我从中国文化中获得的远远超过了我最初的期待。”

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吴芳思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外国人热爱中国文化的历程,也是中国人民用包容与热情接纳外来文化的缩影。

通过语言、学术和日常生活的交流,她将中西方的文化纽带进一步加深。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中国对外国人的开放,还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探索,这种双向互动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

当我们看到像吴芳思这样的人物时,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更应该看到中国人在这背后所展现出的开放、包容与好奇心。

这种文化态度,正是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在与世界交流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