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延绵上下五千年之久,形成了独树一帜并且从未间断的文化,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奴隶社会的国家建立,社会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也开始逐步形成。
封建社会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历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而这一时期也算是中华文化发展成型的阶段,基于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我们民族会对自身的性质产生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所形成的称呼是多样的,比如在炎帝和黄帝二位始祖的影响下,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整体局面趋于稳定,在封建社会的大框架之下不断进行王朝更替和时代变化,我们在讨论某一个历史人物之时,总会说他是某一朝人,但汉人却变成了整个中国人的称呼,这是为什么?为何不称为秦人,唐人,宋人或清人呢?
较为片面的其他几种称呼首先秦人,宋人等这些称呼在历史上其实都是存在的,有些甚至一直到现在也在使用,但之所以不能作为统称,是因为它们自身所表述的含义太过片面,不能达到代指整个中国人的目的。
以秦朝为例,从地位上讲,它是封建社会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乃是秦王嬴政所建立,结束了六国的战乱实现了统一,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帮助中国社会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
秦始皇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他开创了许多先河,比如确立了“大一统”的思想,它直接贯穿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此外还有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等很多方面都做到了整齐划一,完全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
所以历史上存在“秦人”这个称呼,但它不能直接代表全中国,杜牧在阿房宫赋之中的结尾强调“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这里所说的秦人所指的其实是秦朝,后续出现的相关文献之中所说的秦人也可以指代秦朝统一之前的“秦国”人。
虽然这个称呼在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但不能作为中国人的代称,因为秦朝是一个二世而亡的时代,它只存在了十四年时间,所造成的影响力虽然深刻,但范围有限。
到了今天,秦人所指代的其实就是“陕西人”,因为西安咸阳等地区曾是秦朝的首都,秦不仅是陕西的一种独特文化,也变成了陕西省的简称和自称。
对于唐人的说法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也无法代指全中国。
我们都知道出现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唐朝是封建社会中非常繁荣的一个阶段,影响力甚至传到了国外,而那些对我们的文化十分钦佩的外国人,便选择直接将中国人称为唐人。
发展至今,“唐人”这一说法似乎变成了展示给外国人看的特殊文化符号,唐装以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的唐人街时刻都在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但对于国内来说,“唐人”这一称呼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却是等级的象征。
李唐皇室乃是封建社会鼎盛的代表,他们的姓氏自然被列为贵族的象征,而对于朝廷中的有功之臣,帝王会用赐姓的方式给他们一种贵族的身份,比如坐落凤翔的岐王李茂贞,执掌三晋大地的晋王李克用等等,他们因为朝廷赐的李姓成为“唐人”。
不仅割据一方享受富贵荣华,还拥有兵权能带兵打仗,井水之处皆有唐人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这种只属于贵族的称呼自然不能代指所有中国人。
而接下来的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时刻,在这一时期,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中造船业,金属冶炼,手工业乃至航海业等都进步飞快,很多领域放眼整个世界都是无人能敌的,最早的纸币交子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两宋时期还开创了艺术领域的先河,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让文人墨客有了更多消遣的时间,于是社会上产生了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就连宋朝的皇帝都成了有名的绘画家和书法家。
但宋人也不能用作中国人的代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宋时期并未完成实质上的统一。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就只是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南方则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纷争的战乱局面。
而作为正统的宋朝,不仅没有实现统一,还在这场政权并存的风波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在联合金国灭亡大辽之际,北宋遭到了金国的入侵,靖康之耻成为两宋人民无法磨灭的伤痕,皇帝被抓,宗室被劫掠,皇宫被烧,每一条都是耻辱。
然而在南宋建立,皇帝赵构竟然和金国和解,甚至还将一心为国的岳飞岳将军残害致死,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宋人”这一称呼不仅不能代表中国人,甚至是充满屈辱性的,尤其在没能实现统一的情况下,就更无法使用这种称呼。
“清人”相比于前面的几种称呼似乎更加荒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华夷之辩的说法就开始流行了,言下之意,中原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正统,所建立的王朝也是顺应上天的,其余少数民族即使建立了朝代也不会得到历史的承认。
因为他们是中原人眼里的蛮夷,在古人的认知之中,少数民族本身就是要低汉人一等的,所以无论是两宋时期的并立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政权,并不全都能得到认可,少数民族政权在那一时期是没有地位的。
即使是成吉思汗一统蒙古,忽必烈扫清中原建立元朝,中原也很难承认它的正统地位,因为它是蒙古建立的,而清朝就更离谱,它趁李自成和明朝作战,中原大混乱之际完成了统一,所以民间很早就有反清复明的说法。
而且在后来的1840年以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被迫近代化,后续受尽了列强的羞辱,所以清人也是一种带有侮辱性的称呼,注定不能代表全中国。
汉朝的重要原因相比于其他几个称呼,中国人更习惯用汉人来称呼自己,此处所提到的汉朝,就是指继秦朝之后的大汉王朝。
它之所以能代表中国人,首要原因就是它存在时间长久,并且是继秦朝之后首个实现大一统并长期存在的国家。
秦朝存在不到二十年,且以暴政和重税的负面影响居多,在全国范围内所造成的大都是一种文化的反感。
而汉朝则不同,早在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就和老百姓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虽然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但文化基调已经形成了,刘邦击败项羽之后,深刻认识到百姓的苦难,所以采用韬光养晦的缓和政策,让百姓得以放松。
后续出现的文景之治正是繁荣的前兆,汉武帝刘彻为汉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这不仅是国家领土和主权上的大一统,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整齐划一,和秦朝时所进行的思想禁锢不同,汉武帝用儒术治国,深得人民拥戴。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们在被秦朝暴政折磨得遍体鳞伤之时,汉朝的建立和温和政策拯救了他们,所以便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这种归属感在长安和洛阳总计持续了四百余年时间,堪称根深蒂固,所以自称为汉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有就是汉朝的对外民族政策,在早年国力衰微之时,为了保证边疆安定,为国内换取生存空间,汉朝不得已选择和亲,这种联姻是带有屈辱性的,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汉朝在他的经营之下国力得到增长,不需要再看匈奴的脸色。
因此汉武帝便停止和亲直接宣战,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带领汉朝铁骑深入沙漠之中打击匈奴,河西走廊一代直接在汉朝的掌控之中,霍去病获得了封狼居胥的最高成就,此后的匈奴发生分裂,一部分以汉朝为尊,从此边疆无战事。
此时中原也产生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口号,这是古代身为“汉人”的民族骄傲,也是现代社会中对国家领土决不让步的态度。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汉族”出现并使用,这个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庞大民族因为一个强大的朝代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称呼,不仅是民族为汉,就连文字也被加上了国号“汉”,汉人也成了当时乃至后来最值得骄傲的称呼,完全有资格代指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崔明德 . 汉唐和亲研究[M].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17.
[2]司马迁 . 史记 :第 8 册[M]. 北京 :中华书局,1959 :2861.
[3]班固 . 汉书 :第 5 册[M]. 北京 :中华书局,1962 :2473.
阅
瞎叽叭啦!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你看不到?[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