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文!高校教师减负,精简考核事项

泽祥评教育 2024-10-02 04:10:49

9月17日,重庆某高校一38岁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因病离世;

9月1日,上海某高校一47岁硕士生导师,因突发疾病离世;

8月29日,山东某高校一34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因突发疾病离世;

8月9日,广东某高校一37岁副教授,因突发疾病离世;

6月4日,浙江某高校一38岁教师,因病离世;

……

尽管在高校教师这一庞大的群体中,“过劳死”的情况相对罕见,但长时间的中等到高强度的过度劳累已对部分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累积的疲劳,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显著增加其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近期频发的中青年高校教师因健康问题不幸离世的案例,揭示了该群体健康状态的严峻挑战,亟需社会各界及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关注并采取行动。

“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为中小学、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8月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为教师减负,已获得官方关注和支持。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将因此更有保障。

“教师体检异常率高达90%”

高校教师每学期不仅需承担起既定的教学任务量,还需投身于科研领域的探索,致力于学术论文的发表与学术成果的积累,以支持其职称评定与个人学术成长的需求。

由于高校教师身处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之中,持续承受着沉重的职业压力,这一现状在无形中对其身心健康状态造成了严峻的影响,使得该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堪忧。

曾有研究明确指出,高校教师群体中,体检结果显示异常的比例高达9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更是接近总数的70%,这一数据深刻揭示了高校教师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研究员鲍威等人,也曾做过一项关于高校教师健康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高校教师部分健康观测指标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对比同龄群体可见,高校教师在肿瘤性疾病方面的异常率明显偏高,甲状腺结节与乳腺结节检出率分别比同龄群体高9.95%和7.42%。

来源:鲍威、谢晓亮、王维民,玻璃大厦: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

青年教师身陷“内卷困境”

究竟哪些因素造成了高校教师的压力,并影响着他们的健康状况呢?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曾刊登文章,介绍了瑞典延雪平大学教授佩尔松所主持的一项讨论世界高校中哪国学者最有压力的研究。

这项研究将压力分为0到5共6个等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者的压力为5级,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占据5级高位的国家。

“中国高校教师现在面临的压力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越是优秀的高校,教师的压力越大。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从生存压力到职业压力,几乎是全方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表示。

随着高学历人才供需关系的失衡,高校对于教师的职业要求显著提升,导致教师市场的供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原先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一现象直接体现在高校招聘门槛的大幅提升上,不仅入职条件更为严苛,后续的考核标准及晋升机制也同步变得更加严格与高标准。

“非升即走”的聘任制度更是加剧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内部的竞争态势。诚然,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吸引并遴选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伴随其实践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其评价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同观点与声音此起彼伏。

在尚未构建起全面、科学且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之前,不少高校青年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科研压力,面临“未达发表标准则面临解聘”的严峻现实,从而加剧了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与焦虑感。

麦可思曾开展过一项大学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数据显示,88%的大学教师感到工作带来中重度压力,“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70%)成为最主要的压力来源。第二和第三位因素为“学校的制度和官僚主义”(60%)和“工作量”(57%)。

提升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

为有效纾解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内卷化困境,并进而增强其职业满意度与成就感,亟需构建一个集国家支持、高校引导与青年教师自我提升于一体的协同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20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专门提到了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对此提供了重要指导方向。

继2018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先后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方案》(减负行动1.0)和《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减负行动2.0),2022年科技部等5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减负行动3.0),提出了“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方面内容,旨在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发青年创新潜能与活力。

为了缓解教师在工作环境中承受的压力,海外一些高校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的改革举措。

美国纽约州的史基德摩尔学院采取了渐进式的改变,以免因为步幅过大带来意料之外的工作负担。例如,学校延长了终身教职后评估(posttenure review)的周期、修改教员手册以褒奖服务性工作、针对学校核心委员会采取轮换任职制度、增设副职以分担系主任的职责,同时,对于在学生“指导性学习”(包括专题研究、协作研究等)过程中的负责教师进行奖赏。

纽约市立大学则是与学校师生工会(The Professional Staff Congress)宣布双方达成协议,将对全职教师的教学量进行调整,以便教师有更多时间为学生提供咨询、解答疑问以及进行研究工作。协议规定,在至少三年的时间内,纽约市立大学将教师的年教学量减少三个学分的时长,约为一门课程。

在“内卷化”现象的推动下,高校内部逐渐弥漫起浓厚的过度劳动氛围。特别是随着科研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当这种竞争变得过度时,高校教师们的过度劳动程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如何有效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亟需高校管理体系、教师个人发展路径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全面融合与深度互动,共同实施一系列具备前瞻视野与策略精度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这一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网、相关高校网站等

[2]鲍威, 谢晓亮, 王维民. 玻璃大厦: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19)

[3]郭英剑. 多任务并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源头[N]. 中国科学报, 2023-05-16 (3).

[4]胡劲松,任淑华. “内卷”现象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 北京高等教育, 2022-09-23.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