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会催生出各种关系,而这些关系本身远比金钱更具价值。”如何才能使这种价值不断增值,而非贬值呢?重中之重在于提升与人相处的智慧,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掌握“分寸感”。那么,如何掌握“分寸感”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01 让利适度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收到来自桐城老家的信件。原来,邻居吴家在修建外墙时,侵占了张家的宅基地,于是老家来信让张英来主持公道。张英仅仅回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信后,便不再针锋相对,而是主动让出三尺之地。邻居看到张家的举动后,深感羞愧,也让出了三尺。就这样,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也由此得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常常听闻甚至目睹一些邻居,甚至亲兄弟,仅仅因为些许利益就吵得不可开交,乃至大打出手。在这类纷争当中,大多数人都会强调:“我难道是在乎那点小利吗?我只是为了争口气!”“不争馒头争口气”,然而很多时候,一味地争强好胜,不但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公平,反而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所以,在争取利益时要有分寸,既不能一味地退让,也不能贪得无厌、互不相让。要在恰当的时候争取自身的利益,也要在适宜的时候展现自己的大度,如此方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稳定,同时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02 留话三分 有句古话说:“事不做绝留余地,话不说满留三分。”此语说的正是说话需要具备“分寸”。如果说话过于绝对,最终只会自食其果,让事情毫无回旋的余地。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气氛剑拔弩张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倘若在情绪的支配下,说话不留余地,极力诋毁和批判对方,虽然自己宣泄了情绪,心里痛快了,却将对方逼入绝境,令其下不来台。阳明先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也就是说,即便对方原本想要借个台阶下,但在这种情形之下,却做不到,反而会被激得走向更恶劣的一面。例如,夫妻之间发生争吵时,不要相互言语刺激,更不要轻易把“离婚”二字挂在嘴边,否则,由此导致的负面后果,可能是我们自己既不愿意看到,也无法承受的。
03 保持半米间距 有一项科学研究显示,人与人之间最为舒适的物理距离处于45厘米至120厘米之间。倘若进行一般社交活动,彼此之间不太熟络的话,这个物理距离可能为120厘米;若交往对象是朋友、熟人或者亲戚,这个距离大概就在45厘米左右。要是距离低于半米,就会让人产生不适感,甚至会有被侵犯之感。实际上,人与人相处,最为关键的并非物理空间上这半米的距离,而是内心之中要有分寸感。
我有一位朋友,他曾向我诉说,逢年过节的时候他都不想回家。因为每次一回到家,就会有那些平日里很少往来的长辈亲戚或者同学老乡,往往没说上几句话,就径直问他,什么时候结婚啊?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呀?尽管他敬重这些长辈,也很珍视同学情谊,可是这些问题却让他极为尴尬。他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既避免自己受到冒犯,又能够保全对方的颜面。
有位作家曾经提到:“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知晓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体现着对对方独立人格的尊重,其中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再亲近,交情再深厚,也要在内心为对方留存合适的距离,如此一来,关系才能和谐融洽,让大家都感觉轻松自在。适度的分寸感,不会像夏天的烈日那般灼伤人,而是如同秋日里的一抹阳光,温暖且滋润人的心田。
还听闻过一个颇为感人的故事。我的一位朋友,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事业和家庭刚刚有了些起色,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当时的幸福彻底摧毁。他灰心丧气,寻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每天工作仅仅是为了偿还这场变故所带来的债务。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与他同在一个大城市打拼的一位初中同学,开始给他打电话,每周一通。通话的内容相当简单,只是问问过得如何,工作压力大不大,吃得好不好,睡得安稳否?电话并不固定在周几拨打,只是询问这些生活琐事。就这么打了两年。两年之后,他逐渐从当年事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有一天,他主动给那位同学打了个电话。他说道:“我特别感谢你这两年来每周给我打一次电话。这两年,其实我过得一点都不好。”对方回答:“我知道。”他又说:“两年前,我家里遭遇了一场特别严重的变故,当时我差点就走不出来……”接着他讲述了那段痛苦的经历。对方静静地听完后说:“我都知道。”他当时就泪如雨下。后来他和我们讲,虽然现在和这位同学联系不多,但是他心里会永远感激这位同学。正是这位同学的“分寸感”,呵护了他当时那颗受伤的心,也是这位同学给予的温暖,激励他一步步走出阴霾。
在人情世故方面掌握了分寸感的人,大家都会觉得他较为“中道”。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中道”呢?其实,不管是退让三尺,还是说话留三分,亦或是保持半米的距离,归根结底,是内心要坚守正道。阳明先生说“心正则中”,起心动念必须端正,不能存有私心,一旦私心泛起,这颗心就不再端正了,言行举止又怎能做到中道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田地,无论你多么勤劳,多么用心地呵护它,还是会时不时地长出杂草。这就需要我们时常向内审视自己的念头。不过,我们无需刻意去追寻那个“分寸”、那个“度”。只要对他人发自内心地友善,善念萌生的时候,对方感受到了你的善意,他就愿意拉近与你的距离。就像那个同学,两年间每周一次的通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成了我那位朋友铭记一生的恩人。心中有尺度,行事才会有分寸;问心无愧,才是分寸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