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生前常要床边站,死后莫忘倒扣饭”,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老傅谈事 2024-12-07 18:44:51

农村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非常多的老人流传下来的古话和俗语,对人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怎样做人,孝敬父母等等事情,起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是不见人的“老师”,是成为人们在阅读社会和生活以及思想道德的教科书。

农村流传的古话,“生前常要床边站,死后莫忘倒扣饭”,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它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有什么教育意义?下面就依据传统文化习惯来看看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任何人到老了以后,总会生这病那病的,有些老人是经常疾病缠身,甚至有些老人到晚年的时候,卧病在床,一切生活事情,都需要子女和家人来护理解决,因此,古人把子女和家人护理生病老人的事情,称之为“侍病”。

所以,当家里老人生病时,家人照顾料理老人日常饮食、清洁、运动、健康等等生活事务,就是“侍病”,在古代社会里,侍病是每一个子女孝顺父母的重要内容,重要的一个方面。

古代社会,老人养老的模式,就是靠“养儿防老”,人到老了的时候。到晚年生病,就全靠子女来“侍病”,来护理照顾生病的老人,既是子女养老的关键事情,又是子女对老人尽孝的重要时候。

古话“生前常要床边站”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就是说,人到老了的时候,非常容易生病,卧病在床,这个时候,子女们需要经常站在父母的床前,为父母端茶倒水,熬药喂饭,服侍老人上厕所、洗澡、换衣、盖被子等等生活事情,就是“侍病”,是尽子女对老人的孝顺,回报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

因此,父母生前生病,卧病在床的时候,作为子女,正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时候,正是尽为仁之子尽心孝顺父母的时候,正是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的时候,所以,古人告诫后人,父母生病的时候,一定要“生前常要床边站”来为父母“侍病”。

古话“死后莫忘倒扣饭”又是什么意思呢?“倒扣饭”是将一碗盛满的大米饭,倒扣在碗里,形成了一碗非常圆润美观的一碗饭,是专门用来祭祀已经离世的父母,作为供饭。

“倒扣饭”是父母离世以后,子女们用来办理丧事和日常祭拜父母,常用的祭祀供品之一,是子女用来孝敬父母的,怀念和衰悼离世父母的一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痛爱之情、孝顺之心和怀念之情。

因此,古人告诉后人,在为父母办理丧事的时候,在日常祭拜父母的时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千万要为父母留一碗“倒扣饭”,有的地方需要留三碗“倒扣饭”,并且饭上插一双筷子,或三柱香,让父母来享用,表达对父母的孝敬和追悼父母的意思。

所以,在农村一谈到离世的父母的时候,子女们每当吃饭的时候,首先要盛一碗“倒扣饭”用来在家里祭拜离世的父母,表达孝道。

因此,在农村每逢传统文化节日里,在传统祭祀习惯上,都会看到“倒扣饭”的影子,就是这个原因,是人们祭祀离世的亲人的时候,必须的一个供品,是不得缺失的供品。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