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务农的甘祖昌将军,5个子女后来怎样了?其中一人获全国表彰
在中国军史上,有这样一位开国将军,他在1957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主动脱下将军服,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毅然决然地回到江西莲花县沿背村务农。这位将军就是甘祖昌,一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真谛的军人。他带着妻子龚全珍和五个子女,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了近30年,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将军对子女的教育却异常严格。他究竟是如何培养子女的?他的五个子女后来又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为什么其中一位会获得全国表彰?让我们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一探究竟。
一、甘祖昌将军的务农初衷与艰苦创业历程
1957年初春,新疆军区后勤部传来一个震惊全军的消息:时任后勤部部长的甘祖昌将军递交了辞职报告。这份报告经过多个部门反复讨论,最终获得批准。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位开国少将为何要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选择回到偏僻的农村务农。
甘祖昌将军选择回乡的原因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1956年,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号召干部深入基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的将军,甘祖昌深知农村的困境。在他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村民生活困难。
3月的一天,甘祖昌将军带着全家回到了沿背村。当地干部特意安排了欢迎仪式,但甘祖昌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是来当农民的,不搞这些形式。"第二天一早,他就拿起农具,穿上草鞋,和村民一起下地劳动。
沿背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为解决土地短缺问题,甘祖昌将军提出了开垦荒山的计划。这个决定在当时遭到不少质疑,有人说荒山土质太差,种不了庄稼;有人说山上缺水,种了也白种。
面对质疑,甘祖昌带头在荒山上开荒。他选择了村后最陡峭的一片荒山,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直到天黑才回家。他用一把锄头,一寸一寸地挖土,为防止水土流失,还在山坡上修筑梯田。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开荒队伍。
为解决灌溉问题,甘祖昌组织村民修建水利设施。他带领村民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开凿了二十多公里的灌溉渠道。这些工程全部采用人工作业,甘祖昌总是冲在最前面,挑最重的担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荒山上建成了近百亩梯田。甘祖昌将军选择在这些梯田上种植玉米、红薯等耐旱作物。第一年秋收时,这片荒山就获得了不错的收成。这个成功的示范效应,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甘祖昌将军还引进了新品种和新技术。他自费订阅农业科技报刊,经常和农业专家请教种植技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农业技术小组,定期进行技术交流。通过科学种田,沿背村的农业产量逐年提高。
到1960年,沿背村的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多,粮食产量比1957年翻了一番。村民们亲切地称呼甘祖昌为"农民将军",这个称号背后,凝聚着一位开国将军为改变农村面貌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二、甘祖昌将军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在甘祖昌将军回乡务农的日子里,他对五个子女的教育尤为严格。这种严格不仅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更体现在对子女职业选择的要求上。他常说:"当农民不丢人,当个好农民比当个不称职的干部强得多。"
1958年春天,大女儿甘汝献从新疆来到沿背村。当时她已经是一名高中毕业生,按照当时的条件本可以安排到县城工作。但甘祖昌坚持让她留在村里务农。甘汝献服从父亲的安排,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她不仅要干农活,还要负责记工、统计等工作。
二女儿甘甜在1960年完成学业后,本有机会去省城工作。甘祖昌得知后立即表示反对,他说:"我们一家人要与农民同甘共苦。"于是,甘甜也留在了村里,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普通社员。她不仅要参加农业劳动,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
1962年,三女儿甘露想报考师范学校。甘祖昌同意了,但提出了一个条件:"毕业后必须回村教书。"甘露答应了父亲的要求。三年后,她如愿以偿地成为沿背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同时也参加农业生产。
儿子甘棠1965年初中毕业时,县里领导提出可以安排他到县城工作。甘祖昌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要求儿子留在村里,从事最基础的农业劳动。甘棠不仅要参加日常的农活,还要负责村里的农具维修工作。
最小的女儿甘霖1967年小学毕业后,也留在了村里。她跟随母亲龚全珍学习纺织、缝纫技术,同时参加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她还帮助村里的妇女们做些针线活。
甘祖昌对子女们的要求不仅限于职业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严格。五个子女和父母一起住在土坯房里,过着与普通农民无异的生活。他们必须自己种菜、喂猪、打柴,不能依赖任何特殊待遇。
在分配口粮时,甘祖昌坚持与村民同等标准,从不要求多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拒绝接受上级特殊照顾。五个子女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劳动挣取,不能依赖父母。
1970年春节前夕,县里领导送来了一些慰问品。甘祖昌当即表示:"我们一家人要和乡亲们一起过节,不需要特殊照顾。"他把这些慰问品全部捐给了生产队,分给了村里的贫困户。
在甘祖昌的严格要求下,五个子女都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作风。他们不仅要完成农业生产任务,还要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每当村里修路、建校、修水利时,他们都冲在最前面。这种作风赢得了村民们的普遍赞誉。
三、大女儿甘汝献的农村事业
在甘祖昌将军五个子女中,大女儿甘汝献的经历最为特殊。从1958年回到沿背村开始,她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父亲的教诲,在农村扎根近四十年,为农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8年春天,刚满二十岁的甘汝献来到沿背村时,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她主动请缨,承担了生产队的记工统计工作。由于当时大多数村民都不识字,记工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甘汝献每天天不亮就到地里查看村民们的劳动情况,晚上再细心核算工分,从不出现任何差错。
1960年,村里成立了妇女缝纫组,甘汝献被推选为组长。她发现村里很多妇女因为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于是,她提出在村里办起缝纫培训班的建议。她利用自己在新疆学到的缝纫技术,免费教授村里的妇女们。经过半年的培训,十多名妇女掌握了基本的缝纫技能,开始接订单增加收入。
1965年,甘汝献注意到村里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当时,村民们种的蔬菜和水果经常因为运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她主动请缨,负责联系销路。她每周都要走十多里山路到县城,与供销社联系收购事宜。在她的努力下,村里的农产品逐渐打开了销路,村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1970年,沿背村开始大规模种植油茶。甘汝献担任了油茶种植技术小组的组长。她多次到邻县考察学习种植技术,还请来农业专家指导。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油茶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数百亩,成为村里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1975年,村里开始发展养蚕业。甘汝献又一次走在了前面。她带领妇女们学习养蚕技术,改良桑树品种。她提出将荒山坡地利用起来种桑树的建议,既解决了桑叶供应问题,又防止了水土流失。到1978年,全村桑园面积达到了200多亩,年产蚕茧近万斤。
19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甘汝献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带头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她组织社员进行科学种植,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的产量和效益年年攀升,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典范。
1985年,甘汝献开始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她发现很多适龄儿童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她主动担任了村里扫盲班的义务教师,同时设立助学基金,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她的这一举措,使得全村的文盲率大幅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1990年,甘汝献又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环境卫生。她组织村民开展"五净"活动:院子净、厨房净、厕所净、猪圈净、街道净。她带头改造旱厕,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在她的带动下,沿背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周边地区的样板村。
四、龚全珍大姐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作为一位母亲,龚全珍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着独特的方式。她既支持丈夫甘祖昌的严格要求,又在细微处给予子女关怀和引导,形成了严慈相济的教育特色。
在生活起居方面,龚全珍要求子女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晨四点半,她都会准时起床,叫醒孩子们。全家人必须在天亮之前完成洗漱,打扫庭院和猪圈。她规定家里的劳动必须按照分工进行,大女儿负责喂猪,二女儿负责打扫院子,其他孩子分别承担挑水、劈柴等任务。
在农业生产中,龚全珍以身作则,教导子女们掌握农业技能。1960年春耕时节,她带领五个子女到田间劳动。她手把手教会孩子们插秧的要领:如何把握株距,如何掌握插秧深度,甚至连插秧时弯腰的姿势都要求标准。在她的指导下,子女们很快掌握了各项农活技能。
龚全珍特别重视培养子女们自食其力的能力。1962年夏天,村里遭遇严重旱灾,粮食减产。她带领子女们开荒种菜,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植南瓜、辣椒等蔬菜。她告诉孩子们:"靠天吃饭不如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口粮问题,也培养了子女们自力更生的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龚全珍注重培养子女们艰苦朴素的作风。1965年,县里领导看到甘家子女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提出要送些布料来。龚全珍婉言谢绝了。她利用农闲时节,教会女儿们纺织、缝补技术。在她的指导下,几个女儿都学会了用老布料翻新做衣服。
龚全珍还十分注重对子女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每当村里有红白喜事,她都带着子女们去帮忙。1968年冬天,邻居家办丧事,她带着孩子们连续三天去帮忙操办。她说:"要学会与乡亲们互帮互助。"通过这些具体事例,她将助人为乐的品德传递给子女们。
在知识学习方面,龚全珍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非常重视子女们的学习。每天晚上,她都要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家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坚持为每个孩子准备煤油灯,保证他们能够夜间学习。1970年,她还专门从集市上买来了一块小黑板,挂在堂屋里,供孩子们练习写字用。
龚全珍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也有自己的教育方式。1972年,最小的女儿甘霖想去县城工作,她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带着女儿走访了村里的几户贫困户。通过实地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让女儿自己认识到留在农村的重要性。
在与子女的日常交流中,龚全珍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子女。她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讲述自己参加游击队的经历,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变化。这些真实的故事,使子女们深刻理解了父母的选择和坚守。
五、五个子女对父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在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言传身教下,五个子女不仅继承了父母艰苦朴素的作风,更将这种精神在新时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1980年,大女儿甘汝献担任村民小组长期间,面对村里新建道路的工程,她带头捐出自家承包的责任田。这条道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成为农产品运输的主要通道。她表示:"修路是为全村谋福利的事,我家就应该带个好头。"这与父亲甘祖昌当年带头交公粮的精神一脉相承。
二女儿甘甜1985年开始负责村里的农技推广工作。她自费购买农业科技书籍,定期到农业试验站学习新技术。每当农户遇到种植问题,她都会主动上门指导,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她经常说:"父亲教导我们要和农民同甘共苦,我现在做的就是为农民服务。"
三女儿甘露在沿背村小学任教三十多年,始终坚持在教育岗位上。1988年,县城一所重点小学曾多次邀请她任教,开出了很高的待遇,但被她婉拒。她选择继续在村小学教书,还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补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传承自母亲龚全珍对乡亲们的关爱。
儿子甘棠1990年成为村里的农机站站长后,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他自学了拖拉机维修技术,为村民们免费检修农机具。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每到农忙季节,他总是第一个到田间地头,最后一个收工。这种吃苦在前的精神,正是父亲甘祖昌的真实写照。
最小的女儿甘霖1992年接任村里妇女主任后,特别关注贫困妇女的生活状况。她组织开办了扫盲班,帮助妇女学习文化知识;成立了手工艺小组,教授妇女们一技之长。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带着妇女们走访慰问五保户和困难家庭,将母亲龚全珍关心群众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2000年,五个子女共同发起成立了"甘祖昌奖学金",专门资助村里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这项基金每年都会从他们的工资和务农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确保贫困学生能够继续学业。这一举措既传承了父母重视教育的理念,也体现了他们服务群众的初心。
2005年,在村里开展新农村建设时,五个子女又带头捐款支持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共同提议将村里的文化礼堂命名为"祖昌堂",并在此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每逢重要节日,他们都会在文化礼堂举办农业技术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0年,五个子女还整理出版了《甘祖昌日记》,将父亲的为民情怀和革命精神留存下来。他们经常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学习甘祖昌精神,通过讲述父母的故事,激励新一代年轻人投身农村建设。在各自的岗位上,五个子女始终保持着父母那种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