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柳条湖的事件

鹏举谈历史 2024-10-28 21:09:36

1931年,秋风瑟瑟,正是“九月秋高风怒号”的时节,然而这一年却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堪回首的转折点。就在这时,日军在暗处策划了一场阴险的阴谋:在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上,他们悄然放置了炸药,随后“轰”的一声巨响,铁路应声而断,接着又摆上三具穿着中国士兵服装的尸体,妄图将这一切栽赃给中国。可谓是“暗箭伤人”,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柳条湖事件

9月18日的夜幕降临,关东军的中尉带着几名手下,悄然潜入柳条湖,实施了这场精心策划的“自导自演”。随后,日军毫不犹豫地指责中国故意挑衅,立刻发动了对东北军的攻击。天还没亮,日军便如潮水般涌向北大营,真是“乘人之危”的典型。

大敌当前,东北边防军的参谋长荣臻却发出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大家都别动,更不要与日本人交手,把武器都放到库房里,宁死不屈,誓死捍卫尊严。如此“为国牺牲”的决策,真让人感到“天方夜谭”。结果,日本仅凭三百人便轻松打败了八千多东北士兵,攻占了北大营。与此同时,关东军的其余部队也如同破竹之势,向南满铁路沿线的十多个城市发起攻击。短短一天,近二十个城市便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真是“兵不血刃”!

那么,为何东北军甘愿看着家园沦陷,却不愿意反击呢?原来,这并非士兵们不愿履行军人职责,而是蒋介石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彼时,蒋介石正忙于清剿共产党,心中自有一番算计。他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在国内局势尚未平定的情况下,打击外敌的事情可暂且搁置。

蒋介石之所以坚持“不抵抗”,还有其深意。他认为当时并非抗日的良机,日军狡诈多端,屡屡挑衅,若贸然反击,恐怕会引火烧身。于是,他希望通过隐忍来寻求国际社会的帮助,期待国联能够出手调停,压制日本的扩张。

张学良对此也表示赞同。自从中东路事件后,东北军在苏联军队面前败下阵来,张学良深知与关东军的对抗并非易事。他心中明白,宁可忍辱负重,也不愿意以卵击石。

然而,事实证明,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想法无异于“坐井观天”。日本早已做好了侵占东北的准备,根本不在乎与中国纠缠不清。接着,日军甚至派出十二架飞机对锦州进行轰炸,声称是遭到了中国炮火的攻击,真是“狡兔三窟”的无耻。

此时,锦州的局势愈发严峻,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顾维钧急忙提出将锦州划为中立区,交给英美管理。表面上看是为了拯救锦州,实则是将东北拱手相让,民众对此怒火中烧,纷纷抗议。最终,中立区的提议被迫作废,南京方面也急忙承诺,一旦日军进攻东北军,必定给予反击。

锦州驻扎着东北军的主力部队,若能团结抗敌,未必不能将日军打回老家。然而,张学良却因担心战火蔓延至华北,固执地选择了撤军,结果可想而知,锦州落入日军之手。

此时,东北军仅剩热河一地尚在手中,而日军早已盯上了热河。张学良明白,这一战非打不可,但经过长时间的“不抵抗”,军心早已涣散,最终抗战不过十天,热河也沦陷,东北全境就此落入日军之手。

作为东北军的最高指挥,张学良坚持“不抵抗政策”,让中国东北在短短半年内被“拱手让人”,他的责任不容推卸。

1933年,国际联盟不承认日本建立的伪满洲国,日本也因此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更是中国人民长达15年抗日战争的起点。正因如此,当时的国共两大政党意识到民族存亡之际,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最终形成了国共合作的局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场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人民终将团结一心,抵御外侮,捍卫家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