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炸掉泸定桥,红军还能过河吗?彭德怀重走大渡河时找到过答案

野史记录 2024-03-06 09:27:59

1935年5月29日,红军在这一天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二十二位勇士凭借13根粗大的铁索,顶着对岸敌军整整一个团的兵力,硬是冲过了大渡河,给红军打通了一条通途。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红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壮举,但偏偏却被红军创造了奇迹。而十三条横跨大渡河汹涌水面的粗大铁索,则成了红军能够飞夺泸定桥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敌军当时将这13条粗大的铁索也给炸断,红军还能过得了大渡河吗?

三个选择

其实,泸定桥并非过大渡河的唯一途径,除了泸定桥之外,还有一条入川蜀的古道。这条路崎岖难行,需要翻越高耸的小相岭,再一路向富林渡口行进,在那里的水流缓慢处渡河,可直抵雅安,剑指成都。

除了富林渡口之外,还有著名的安顺场渡口,也具备过大渡河的条件。富林渡口、安顺场、泸定桥,这三个位置是红军当时面临的三个选择,红军最终决定走泸定桥。而在红军走这条路线之前,石达开其实也面临过这样的选择,只不过他当时选择的是安顺场。

龙云曾给毛主席和蒋介石同时邮寄过一本书,此书名为《庸庵文续编》,其中就详细记载了当年石达开兵败安顺场的经过。龙云这么做的用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毛主席和蒋介石当时一定都对石达开的经历有所了解,这也是蒋介石当时为什么嚣张大叫着要让毛主席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原因。

石达开当年率领三四万大军,军队的规模与红军差不多,也一样是遭受清军的围追堵截。石达开面临这三个选择时,他决定走安顺场方向的小路,而放弃富林渡口方向的大路,因为他算准了骆秉章会在大路方向布置重兵,等他率部自投罗网。

事实上骆秉章确实是这样的布置的兵力,石达开这一次赌对了。但骆秉章之所以将重要兵力布置在富林方向,同样有他的考虑。当时前往安顺场的小路上,沿途住着的都是彝族,他们对汉族的态度并不友好,想要抵达安顺场,首先要过彝族这一关,这边是骆秉章将重兵布置在福林方向的原因。

石达开很聪明,他率部遇到彝族时并未开战,而是拿出大量的金银贿赂土司,未损一兵一卒就打通了道路,顺利进抵安顺场。由于石达开的行军速度很快,清军此时尚未在安顺场对岸布防,石达开在安顺场渡河的成功率极高。

但石达开并未连夜渡河,而是下令多备船筏,再筹集粮草,准备次日渡河。遗憾的是,当天夜里大雨滂沱,一场百年难遇的提前涨水到来,石达开的“次日渡河”计划就此搁浅。

若当天夜里能够先连夜渡河一部分兵力驻守对岸,或许还能保留一线生机,而此刻石达开大军全部困在安顺场,对岸清军只要及时赶到,便可不费吹灰之力的占据对岸,使这条通途变成天堑。

石达开想等,军师曹卧虎劝他立刻率部赶赴泸定桥,但石达开不肯,毕竟安顺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等水位降下去,就可以立刻全军渡河。这样的决定令石达开错失良机,最后只留下了只身赴死,换麾下将士性命的悲壮!

毛主席的英明决定

那么,几乎是相同处境的红军,面对这三个选择的时候,又是如何做的呢?有一点可以肯定,毛主席不是石达开,他面临大小两条路的选择时,没有像石达开一样去赌,而是派出两路人马充当先遣团,一路由左权、刘亚楼率领向富林方向,一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向安顺场方向。从这四位的地位的来看,毛主席对这两支先遣团十分重视,毕竟他们的表现关乎着红军的存亡。

毛主席的这个安排,一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探明敌军的兵力布置,再根据敌军的兵力布置决定过大渡河的地点;另一个是无论决定走哪一边,另一边先遣团都不必撤回来,可以顺势佯装成主力部队,摆出一副准备强渡的姿态,以此来迷惑敌人。

蒋介石的兵力部署与当年的清军差不多,富林方向的兵力多,安顺场方向的兵力少。因此,毛主席最终决定走安顺场这条路,而富林方向的先遣团自然就开始佯装主力迷惑敌军。这个消息很快就传至了蒋介石耳中,也传到了负责安顺场方向防务的军阀刘文辉耳中。

刘文辉在安顺场布置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毕竟在大渡河沿岸都布置了守军。而且,他下令烧掉安顺场所有的船只和房屋,哪怕是一块木板也不要给红军留下。由此可见,红军的处境要远比当年石达开部艰难许多。

幸运的是,刘伯承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原则,感动了彝族首领小叶丹,他们不仅没有难为红军,反而帮助了红军,令红军的进军速度大大提升,这是完全出乎了蒋介石预料的。

而且,执行刘文辉烧毁房屋和船只命令的营长赖执中,也并未坚决执行命令,因为他既是营长,也是当地的大地主。他和许多军阀一样,早就将安顺场视为自家的私产了,让他烧掉所有的房屋和船只,简直比要他的命还难受,所以他犹豫了。

赖执中通过在军中的关系打探到,红军主力在富林渡口方向,显然是被我军的佯攻迷惑了。所以,赖执中决定采取观望态度,迟迟没有动手。等红军突然出现时,如同神兵天降,赖执中再想坚决执行命令时已经来不及了,甚至还将自己留下保命的三条船也丢掉了。

正因为有了这几条船,红军得以强渡大渡河,送一小部分红军渡河。但这些船只并不能送红军主力渡河,要想全部渡河,就只能在这里搜集材料造船。如此一来,岂不是与石达开当年的情况再次一致了吗?毛主席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率部立刻赶赴泸定桥,两岸红军同时出发。

答案

泸定桥这条路,蒋介石在此之前其实也考虑到了,毕竟红军想要通过大渡河,沿途已知的位置也就这几处。所以,蒋介石提前给刘文辉下达了命令,让刘文辉将泸定桥炸掉,彻底断绝红军在此过河的希望。

不过,刘文辉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但并未完全执行。他将泸定桥的桥板全部拆除,却并未将13条粗大的铁索炸断,理由是这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桥,历史意义重大,就这样毁在他的手里可惜了。

蒋介石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一来是刘文辉所言非虚,泸定桥确实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若认为损坏定然会背负骂名;二来是刘文辉虽然在名义上归蒋介石管辖,但他毕竟是一个军阀,有些事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也正因为如此,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认为,蒋介石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那些军阀没有无条件执行他的命令,事实真是如此吗?咱们就以刘文辉为例,他没有完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不假,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刘文辉当时的处境很差,这一切都因为他此前与军阀刘湘的争夺中失利,而刘湘背后的人正是蒋介石。蒋介石无时无刻不想着夺走各个军阀的兵权和地盘,曾多次以追击红军为由,打算派中央军入川,都被刘文辉断然拒绝,后来的西康也是如此。

所以,刘文辉会心甘情愿的去听蒋介石的命令吗?只是碍于当时的形势,担心惹怒了蒋介石直接与他开战,这才被迫拆掉了桥板。蒋介石始终惦记着军阀手中的权力,又想着让那些非嫡系的高级将领替他卖命,夺非嫡系将领兵权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刘文辉等人不完全执行他的命令也很正常;

第二,刘文辉当时已经是英雄末路,只要红军在境内一日,蒋介石的大军就随时可以尾随而来。这种情况令刘文辉夜不能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红军尽快离境,这样蒋介石发兵入境的借口自然也就没了,刘文辉在红军这边也能留下一个善缘。

基于这几点原因,泸定桥的13根铁索留了下来,红军顶着守敌的枪林弹雨实现了飞夺泸定的军事奇迹。从这几条路来看,泸定桥虽然不是过大渡河的唯一选择,却是三个选择中的上佳之选。

那么,刘文辉如果真的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将泸定桥全部炸毁,没有了那十三根粗壮的铁索,红军还能过大渡河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里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红军飞夺泸定桥之前,是有一部分部队已经在安顺场强渡了大渡河的,只不过碍于身后的追兵,没有时间全部过河,这才继续向泸定桥急行军。就算刘文辉炸掉了泸定桥,对岸的红军还是可以抢夺阵地,在那边找到渡河船只来接红军主力过河;

第二,彭德怀担任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期间,曾再次到过大渡河畔,重走过红军所走的那段路。而且,当彭德怀来到大渡河上游的康定一带时发现,那里的河水流速很缓慢,成年人徒步都可以涉水过河,当年刘文辉就算炸断所有铁索,还是挡不住红军的前进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过了大渡河以后,也有人提议过炸断铁索,以此阻击薛岳部的追击。但毛主席没有批准,理由是泸定桥没有毁在刘文辉手里,更不能毁在红军手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