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美食博物馆

餐饮品牌设计 2024-05-07 18:40:13

在一座座城市中,博物馆以旁观者的视角不动声色地见证着城市各方各面发展的步伐。近年来,中国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国约有150余家饮食文化博物馆,还有很多在建的和将建的,有中规中矩的,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更有出人意料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走进这一座座饮食文化博物馆吧。

中国川菜博览馆

川菜源起古代巴蜀,商周萌芽,汉晋初成,唐宋发展,清末定型,当代繁荣,誉满世界。感悟川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包容创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探寻川菜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内陆巴蜀盆地走向海外世界,是中华饮食代表性风味流派的文化内涵与精彩故事之一。

基于此,2021年10月18日,中国川菜博览馆正式开馆。中国川菜博览馆地处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蜀安南路188号,占地面积约7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布展面积约3000平方米,会议中心面积约500平方米,公共配套及行政区域面积约2500平方米。

中国川菜博览馆从历史维度、文化高度、产业视角出发,以“融合·创新”为主题,以川菜历史文化加产业发展为逻辑主线,利用声、光、影、景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川菜发展精髓,叙写川菜历史,解读川菜魅力,全面展示川菜发展历程及产业建设成就,打造面向世界的集川菜产业展示、文化体验、行业交流、会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川菜产业博览中心和川菜文化交流中心。

博览馆共三层,一层展厅主题为“根植巴蜀·川香世界”,创设一纵一横套层式叙事结构,纵线以历史时间为轴,追溯先秦至改革开放时期,展示川菜从无到有,不断包容创新,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动力源泉;横线以地理空间为坐标,揭示川菜从内陆巴蜀不断走向世界成为中华菜系代表性菜系的发展历程。

二层展厅主题是“融合创新·产业繁荣”,通过“食材丰美”“以味见长”“艺韵群芳”“融创芳华”四大板块,展示川菜产业的发展成就、价值贡献、特色魅力,进而推动川菜产业持续发展繁荣。

三层展厅创设了多功能会议及临展空间,既满足博览馆可持续运营需求,又进一步提升场馆服务效能。其中多功能会议中心面积约500平方米,可容纳240余人,配备全套专业多媒体会议系统,可举办各类会议培训、文化展览、商务论坛、学术研讨等活动。文创中心面积约200平方米,以展示川菜文化和特色产业为核心,展示销售各类精美文创产品、四川特色食品、调味品、相关书籍等。

博物馆还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展项,包括“民聚巴蜀”,用推拉屏结合图文展板的方式,介绍从古至今的七次移民迁徙的规模和路线,以及对巴蜀文化、川菜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百味阁沉浸空间”则运用丰富的场景营造、360度环绕式立体声效,打造川菜二十四味基础调味原料的沉浸空间,让观众身处其中感受川菜的麻辣鲜香、味型丰富、菜品多样的独特魅力;“食味人间”通过幻影成像技术手法,生动展现巴蜀地区民众饮食生活最具烟火气息的底色。

除此之外,博览馆还精心设计了川菜特色旅游线路——川菜之魂寻根体验之旅,以川菜博览馆为依托,串联郫都区内川菜、非遗、乡村旅游等特色景区,让游客充分参与感受集郫县豆瓣寻根探秘、工业生产参观、非遗技艺体验、乡村休闲农家乐、美食品鉴、特色购物、乡村民宿酒店等于一体的深度体验之旅。

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棋盘山国际旅游风景区,全园占地面积为287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家研究饮食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建成于2002年,原址在沈阳市中山公园内,于2005年迁于棋盘山国际旅游风景区。“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书写;中国烹协名誉会长姜习亲自题字“中华第一饮食文化馆”;西班牙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陈建欣题词“天下饮食文化第一馆”。

博物馆分为文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几大功能区,其中十七个功能展区向世人展示了丰富而又珍稀的饮食器具和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展区按中华历史进程展示中华近万年的食文化发展概况,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至现代的炊具、食具的发展脉络,如最原始的石磨、陶灶,到瓷器辉煌时期宋代的天目盏,直到现代的各种材质的炊、食器具。

酒文化发展博览区展示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发展,酒的分类,酒的营养,酒的卫生质量问题,各代酒器和酒具,酒政与酒的典故,饮酒的利与弊等。

茶文化博览区展示茶的起源,茶的种植与采摘,茶的种类和加工,唐、宋代的茶文化,明清的茶文化,现代的茶文化及现代茶艺。

食物标本室陈列三百余种动、植物性的食物标本,还有20余种珍稀或已灭绝、濒临灭绝的食物标本,如熊掌、麒麟面、龙鱼肠等。

营养与饮食卫生科普馆展示普及合理烹调、科学膳食的意义和方法,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另设有食品卫生化验分析室,可为参观者演示市民所关注的食品卫生质量的检测过程。

此外,饮食文化信息咨询中心,古典、传统名肴名馔品鉴区,民族饮食文化品鉴区,科研、会议区、观光休闲服务区等各功能展区,各具特色。

中华饮食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规模、资料的整理等多方面都居于世界上同类专题博物馆的前列。博物馆以四座饮食文化专题展馆为核心,配套建有一个蔬菜大棚实验基地、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酒店、高雅别致的别墅和东北四合院等,不仅是弘扬饮食文化、普及营养健康的文化场所,是省级的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的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场所。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食博园内,是我国第一座以烹饪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2013年1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长垣厨师遍天下,刀勺声里多名家,色香味形皆入化,赢得古今中外夸”——这是对长垣烹饪的真实写照。长垣自古就有尚厨之风,厨师众多。早在北宋时期,就形成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间菜五大体系,在烹饪历史上独树一帜。如今,长垣厨师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烹饪业已经成为长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发文命名长垣为“中国厨师之乡”。

博物馆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陈展面积5400平方米,共分为五个展厅,第一展厅:烹饪文化的历史发展厅;第二展厅:烹饪文化的味觉艺术厅;第三展厅:烹饪文化的科学厅;第四展厅:烹饪文化的筵席艺术厅;第五展厅:烹饪文化大师厅,馆内布展以烹饪历史为主线,以声光电、三维动画、视频播放、电子互动等高科技为手段,展陈运用场景复原、文物展示、艺术陈列、多媒体演绎多种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烹饪文化、中原烹饪文化,不同菜系、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国烹饪文化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东方魅力,使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中国餐饮文化辉煌的历史之中,用全新的方式诠释了“中华烹饪”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不但填补了中国烹饪文化主题博物馆的空白,更是长垣市文化事业、烹饪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华小吃博物馆

中华小吃博物馆也叫万丰小吃城,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306号正阳门饭庄内,总面积4000平方米。

正阳门饭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因遭八国联军烧毁而消失。2008年,在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和丰台区委区政府、卢沟桥乡的支持下,消失百年的“京师正阳门饭庄”在万丰路恢复重建。2022年1月8日,经过3个多月的修缮,博物馆重装开业,新增了京鲁口味、川湘口味的新菜品,原本收藏于二、三层的藏品也转移到一层,可以更好地供顾客欣赏。

作为一座可以“吃”的民俗博物馆,中华小吃博物馆汇集了全国56个民族的3000多种小吃,包括陕西的羊肉泡馍、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台湾的担仔面、蚵仔煎等,每一处档口的工作人员还会为顾客讲解美食的特点和来历,让顾客边吃边体味民俗知识。

博物馆内展出的1500多件藏品包括汉代的食具、明清时期的送餐盒、清代的描金刀马人提盒,还有买卖开张时敲打的九音锣,以及加工特色食品的器具、茶具和厨具,再加上墙壁上挂着的不少已经消失的老字号匾额和老照片,记载着中国百年传统饮食文化的变迁。

此外,“万丰大戏楼”每天上演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表演和绝活;“传统文化培训班”和中外游客一起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小吃宴堂会”涵盖了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

小吃虽不是正餐,却是每个城市的魂,也是记录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的真实档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