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将近,又让“春晚”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了网友热议的焦点。
只是我们隐约能感觉到,如今的风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自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这顿伴随着我们中国人的特殊“年夜饭”,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40年。
40年前,中国人聚拢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电视机屏幕,是黑白的,里面的节目,却是色彩斑斓的。
20年前,春晚发展到顶峰,彻底征服了国人的心。
齐齐整整看春晚,边看边聊,也成了一家人团圆过年的新仪式。
10年前,随着老一代笑星隐退,春晚开始面临“不好看”的危机。
那时,大多数人,依旧把它当成除夕夜的BGM,主打一个氛围陪伴。
不过,到了这几年,很多人不仅懒得看春晚了,甚至连吐槽春晚的兴致,都没有了。
短视频里刷几个春晚舞蹈集锦,似乎就算是对春晚最大的支持了。
甚至,在某些小圈子里,还出现了“你还在看春晚”的变味流行语。
所有人都在问,曾经睥睨天下的春晚,到底怎么了?
今天,皮哥就不妨借着“龙年春晚”这个话题,与大家聊聊春晚,再看看今年的春晚怎么排,才好看。
01、
过去“春晚”好看的本质。
你可能吐槽过春晚无数次,但只要闭上眼睛,脑海中依旧会涌现出无数经典画面。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冯巩、牛群的《点子公司》。
赵丽蓉的音容笑貌,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组成的“铁三角”,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98》……
春晚的记忆如潮水般奔涌而来,这些经典历久弥新。
但抛开回忆的滤镜,我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就会发现一丝端倪。
春晚诞生的1983年,刚好是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一直处在文化禁锢的状态,急需一次全方位的释放。
1994年的春晚,导演黄一鹤冒险让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了《吃面条》。
这个节目,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食堂,先进行了试演,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结果春晚筹备组的人却犯了难。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让大家这么乐,合适吗?
现在观众很难理解当时的顾虑,但在当时经历了十几年的紧张气氛后,放松大笑成为了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儿。
直到除夕夜《新闻联播》都播完了,大家还是犹豫,让不让陈佩斯朱时茂上春晚。
最后导演黄一鹤拍板:你们上,出了事儿我担着!
当晚,《吃面条》播出时在全国引发了轰动效应,这个节目也被认为是小品的开山节目。
陈佩斯在逗笑观众的背后,是这个国家人们十几年紧绷的一次释怀。
1985年第三届春晚筹备时,导演黄一鹤想着,前两届春晚都是在室内演播室小场地,这次就搞个大的。
他直接把春晚搬到了工人体育场,不过当时,整个国家,都没有在户外办大型晚会的经验。
1985年的春晚,是在北京冷冽的冬风里举办的。
演员被冻得瑟瑟发抖,观众看得是心惊胆战,可想而知播出效果一塌糊涂。
事后央视通过《新闻联播》向观众道歉,导演黄一鹤也直言自己“都不想活了”。
黄一鹤的感言也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办好春晚是硬性任务,在这样的高压下,春晚必须好看。
从这两个方面,我们不难发现。
其一,与其说过去的春晚好看,不如说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圈积攒了近20年的存货,需要一个窗口释放。
那时候不只是春晚,电影、文学、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全都百花齐放。
这是多年禁锢,带来的文艺复兴,是不可复制的。
文艺圈用20年的存货,每年给春晚输一次血。
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一定是优中选优的精品,想不好看都难。
其二,之前,中国人在长期压抑的气氛里生活,放声大笑成为了时代的刚需。
不过,上面不可能出一个文件告诉大家,快乐无罪,放声大笑吧。
那么,春晚就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告诉所有人,新的时代到来了。
所以,过去不是春晚好看,大家才发笑,是大家需要发笑,才有了好看的春晚。
02、
“第二阶段”
春晚的转折点,比我们实际看到的,还要早。
姜昆在春晚舞台上,曾留下《虎口遐想》这样的经典,背后是编剧梁左,这样的大神一起参与创作。
后来梁左去世,姜昆的作品质量也逐渐下滑。
陈佩斯和朱时茂,春晚小品的开创者,真正的喜剧大师。
他们后期尝试各类新型的喜剧,比如魔法和小品的融合,但笑果一般。
98年的《王爷与邮差》,是他们最后的辉煌。
冯巩和牛群也是春晚的黄金搭档,合作过很多经典的讽刺小品。
但2000年后,牛群去当县长。
冯巩之后和郭冬临短期合作,后来开始带新人。
作品质量虽然下滑,但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依旧听着很亲切。
赵丽蓉2000年去世,一代小品女王自此陨落,赵本山则接过了这一担子。
赵本山是公认的小品王,21次上春晚,拿了15次一等奖,是最高的山,也是最长的河。
毫不夸张地说,在赵本山最巅峰时,全国人民看春晚,都在等他出现,他一表演节目,整个中华大地放鞭炮的声音都小了。
但即便是老赵的巅峰期,也出现了疲态。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卖拐三部曲。
这个系列当年让大家笑得肚子疼。
不过,这类小品拿骗子当主角,还让骗子得逞了,搁现在高低被网友扣上三观不正的帽子。
当然,最大的弊病,还是笑点的设置。
赵本山用很多押韵的绕口令,和一些脑筋急转弯的东西,如“树上骑个猴”当笑点。
这类笑点,是游离于剧情之外的,用陈佩斯的话说就是“节外生枝”。
当主线剧情,无法提供笑料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节外生枝”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
里面所有的笑料,都是为主线剧情服务,用结构设计产生的笑料,才是高级的笑料。
你看,连春晚第一人赵本山,都频繁使用讨巧的手法逗观众,春晚的颓势其实从20年前就开始了。
2009年的《不差钱》被认为是赵本山最后的巅峰之作,但这个小品里面投机取巧的部分也很多。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个笑料,就是通过剧情冲突产生的,是高级的笑料。
“眼睛一睁一闭,这辈子过去了。”
这个笑料,就是“节外生枝”产生的笑料。
《不差钱》的剧情结构松散,更多靠的就是东拼西凑的东西逗笑观众,笑果极佳,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之后赵本山的小品,呈现两种矛盾的路线。
他一边上地方春晚,小品依然很搞笑,本山大叔也能完全放开,有时候表演,自己都笑场了,观众反而看着更可乐了。
他另一边还在上央视春晚,但小品质量大打折扣,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局促。
这也说明,春晚的创作尺度,在不断收紧,连赵本山都越来越驾驭不了这样的舞台。
在202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里,他自我调侃:
“拉倒吧,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出来,挺大个脸。”
结果一语成谶。
2012年,赵本山遭遇作品难产。
先是《第一场雪》被毙,紧急替换的《相亲2》在几次彩排中,也反响不佳。
随后,本山传媒以身体无法支撑为由,宣布赵本山退出本届央视春晚。
2013年,赵本山再度无缘央视春晚。
所有观众心照不宣——
赵本山的央视春晚时代,已经彻底成为过去。
2014年,沈腾和马丽的《扶不扶》被认为是小品时代最后的辉煌,事实上这个小品也是赵本山指导的,很多人感叹老赵后继有人了。
可惜当年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大卖,沈腾不愿意做下一个赵本山,而想做下一个周星驰,事业重心也放到电影上了。
春晚的没落,固然让人唏嘘。
但理性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不过是从特殊时期的产物,回归到了一台大型晚会的本质。
虽然没那么好看了,但依旧有亮点。
03、
春晚真正引发公众大面积议论,是从2016年开始的。
标志性事件有两个。
第一件事。
当年是猴年春晚,大家一致呼吁六小龄童上春晚,再度扮演孙悟空。
最终六小龄童出现在了辽宁春晚上,一场《金猴闹春》唤起了一代人的情怀。
第二件事。
2016年2月,阎肃去世,就是写《敢问路在何方》的那个老爷子。
老爷子虽然年纪大,位置高,但很接地气,心态也年轻,写词风格很轻盈。
我们经常能在《星光大道》看到他在评委席谈笑风生,年轻人喜欢的趋势他都能知道个大概。
每年春晚及其他重要晚会,阎肃都是总策划和总审核。
有他们这些人在,春晚往往能在主旋律和合家欢之间,找到平衡点,虽然总体风格会平庸,但不乏亮点。
随着阎肃等一批老艺术家的离去,春晚也完成了更新换代。
新上来的人,极力拉拢年轻一代,融合新鲜事物,但在节目内容上,多采取保守策略。
于是,2016年以后,春晚开始变得熟悉又陌生。
这几年的小品表现,就是这一转变的缩影。
譬如:夫妻因为一个热搜视频吵架,最终和解。
再譬如:夫妻相约离婚,结果在照相馆回忆起旧事,最终和好。
当张凯丽赤裸裸说出“单身是狗”时,当贾玲年复一年上演婆媳乱斗时,当不同的人因为一些奇怪的原因,没法赶回家吃饺子时。
观众感受到的,不是片刻的放松,而是如蝇一般,嗡嗡嗡的聒噪。
开场顺口溜+中间玩网络烂梗+强行制造误会+不出意外和好+输出价值观+一起包饺子,这套公式,已经成了小品创作模板。
想当年,春晚是流行语制造机,而现在,春晚成了网梗点唱机。
这个巨大落差,让人吃惊。
皮哥大胆预测一波,今年春晚会出现“尊嘟假嘟”这样的梗,我甚至能脑补出,蔡明说出这句梗时的样子。
04、
如今的“春晚”,究竟在看什么?龙年春晚,该怎么排,才能满堂彩,3条建议
简略梳理了春晚的发展脉络后,再给如今的春晚开药方就不难了。
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把春晚排得好看,而是给春晚松松绑。
过去大家的娱乐活动匮乏,把所有对精神文化追求,寄托在一年一次的春晚上,春晚越精彩,越反衬出精神生活的贫乏。
现在大家精神生活丰富了,天天都能穿新衣、下馆子,随时都能看比春晚好笑一百倍的电影和演出。
所以,春晚不好看了,其实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看春晚究竟在看什么。
在这个时代,看“春晚”,就是选择了一种陪伴。
你劳累了一年,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老家,电视上正在播放春晚,你瞬间找到了回家的全部意义;
除夕夜,你们一家四口搓了一晚麻将,全程没抬头看过春晚一眼,但电视机里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有春晚真好;
过年过节,你去亲戚家串门,双方一阵寒暄后,变得无话可说,这时电视台在重播春晚,你们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话题,插科打诨度过了这段尴尬时光;
多年后,你偶尔打开曾经的春晚片段,当年不好笑的那个小品,一下子让你回忆过去的旧时光。
这些就是春晚全部的意义,仅此而已。
给春晚松了绑之后,我们才有把春晚,排得好看的可能。
可能之下,春晚又该如何去做呢?皮哥有三条建议:
其一,可以不笑,但别使劲让我们哭。
小沈阳说过,他之所以不再演小品,就是受不了那种“喜头悲尾”。
春晚小品那帮创作者,似乎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当做了金科玉律,不好好研究笑点,非要把观众整哭。
只有观众哭了,这才是高级的喜剧。
这其实是和过年欢乐的气氛背道而驰的,大家辛苦一年,好不容易凑在一起,乐呵乐呵就完了,谁愿意哭丧着脸?
其二,可以无聊,但别说教。
所谓文以载道,春晚节目组特别喜欢教育人,常常在小品里夹带私货,大家看着腻烦。
其实赵本山早就说出了真相:
“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我们365天都在教育的过程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就让他快乐起来,快乐就是主题,没有别的。”
现在赵本山退休了,你让后来者逗笑大家实在太难了,那就发挥好自己BGM的作用,老老实实搞热闹气氛就行,别再年三十给大家上课了。
其三,可以混搭,但别喧宾夺主。
现在的春晚小品特别喜欢用一些明星,目的是拉近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出发点是好的,但有点喧宾夺主了。
举个例子,马东之前是春晚小品总导演,后来出来单干,搞出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里的sketch就是新型的小品形式,很多腰部演员,也因为这个节目被观众一看见。
可是,这些演员忙死忙活,最后能上春晚的寥寥,SKETCH这种形式,也很难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反而是一些大牌明星,轻轻松松能在春晚小品里客串。
该来的来不了,不该来的占着位置不肯走,这样的春晚,精彩难度必然会陡增。
以前,因为马季、陈佩斯、赵本山等演艺巨匠,我们习惯用“笑声”来定义春晚的成功;
现在,当老一代艺术家远去,我们可以放下执念,用百花齐放、赏心悦目,赋予春晚新的活力。
2024年的春晚就剩下1个多月了,现在的观众已经对春晚祛魅了。
只要春晚能把握好不同的节目表演形式,好好营造节日氛围,踏踏实实讲述百姓故事,最后呈现的东西,一定会赢得满堂彩。
就是,全程4个多小时,我宁可站着,也会把它全程看完。
今年龙年春晚,它在改变吗?我们拭目以待……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人家春晚导演说,先有意义,再有意思[呲牙笑][笑着哭][得瑟]😑
春晚节目不要口号和说教。别让一个春晚承载那么多的主题。过去陈佩斯的小品之所以逗笑,就是因为它俗,贴近百姓生活,而不是贴近那么多预设的主题和口号。
其实欢乐喜剧人那些喜剧类节目就有不少适合上春晚,图一乐么,但是上不去,会被毙掉,最安全的只有歌舞大杂烩节目。当笑都得高雅时那就很难找出一个合适的节目,不如不笑。
春晚以后就看河南电视台的吧,最起码你能感受到民族文化,中国风范
编剧和演员缺乏生活体验,说的话做的事故事情节都不是真实生活的再现,不能与观众发生共鸣。相声为了让人笑不是骂别人就是骂自己,缺乏艺术,缺乏提炼。
老百姓是观众,什么舞蹈,钢琴啊,都不要弄,就是歌曲,相声小品,来一段戏曲也可以啊,然后再把国家在哪方面取得什么成绩说一下,把这方面突出的个人,团队弄到电视,让祖国人民认识认识
让杭州亚运会的那几个人年轻人去,他们更懂现在的生活。 他们去了春节晚会,估计从初一能嗨到十五。
那个时候看什么都新鲜,一句也听不懂的电视节目照样看的是津津有味。不说看电视,一个收音机听评书还围着一圈人,每天深怕错过了六点半。不是春晚节目不好看,真正的原因是没有新鲜感了
以前的春晚节目 只能是有 而不是 把以前的节目 一分不差的 搬到今年的春晚上 就算是今年的春晚闹了笑话 丢人了 或者怎么招儿了 那也不能那么做 要的就是 丢人了 闹笑话了 我们得到的是 我们知道 我们那里做错了 那里做的不好 我们可以努力的去改正 让效果往好的地方弄
说的真好,客观评价分析了春晚的处境,建议也很中肯、有力,是个明白人!
安全方面 你们负责 用的东西都检查好了 也都要 各自注意 各自的安全 这方面 有什么过失 批评的是我 不是你们 别觉得 我是以这样的方式 就没有办法 得到批评 或者怎么招儿 办法多的是
都放心大胆的弄 别丫的 想翘门 想这个事 有什么来什么就是 丢人了 闹了笑话了 那里不好 我们总结就是 以后的春晚 我们吸取教训 自我改正 知道错到了哪儿 那里丢人了 那里闹了笑话 那里不美 知道了 我们才能去改正 纠错 越来越好
大家辛苦一年,好不容易凑在一起,乐呵乐呵就完了,谁愿意哭丧着脸?
几十年没看过春晚了,东北地区可能还有那些年纪大了的老人看看。
20多年没看春晚的人在此!
我听歌也只听老歌,现在的歌真是听不来,就和现在的春晚一样,变味了
看一帮所谓明星主持拿腔作调 听不出所谓歌星唱的是中文歌还是英语歌 中国歌非得唱出外国味儿来 舞蹈也得跳出群魔乱舞的感觉 喜剧小品就别说了 成语顺口溜一套一套的 傻子都一句话说明的事得成心搞不明白 大喊大叫的闹腾 也就电视机组织观众捧场 真有那么可笑吗
不看,没意思,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春晚了
说实话,我觉得春晚导演挺难的,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必须标准普通话,否则地域歧视;必须得有教育意义,否则不符合价值观;调侃或者笑点不能涉及任何人、事、行业,否则一堆玻璃心会在节目没结束之前把你骂上热搜。
现在的导演没担当,黄一鹤导演想的是让大家开心,出了事他承担
放屁,是大家需要笑,春晚才好看?这话你咋想的说出来,就你高中毕业显着你了
中国那么大 看看每年春晚相声 小品 只是给北方人设定的 南方有几个看的?
2024龙行龘龘,再见照相馆
20年没看过春晚了想想它的份两吧
拉倒吧,现在谁好看央视春晚啊?
有春哥,就不看
说白了,从人民群众中出来的表演者,已经没机会上台表演了,而最开始从人民群众中出来的表演者,已经脱离了群众,技穷了。
又想骗我看春晚我就不看
都有好多年没看了,据说今天陈佩斯朱时茂会重反春晚,估计会看下
春晚一年比一年[汗]
央视春晚不是画面美不美,而是情节触不触大众的心。。简单点说,就是大众最脆弱的共同点。。
不看你说的啥,反正都不看春晚
因为现在是教育片
小编言之有理!
很多年都不看了!
将许皮带的恒大歌舞团节目摆上春晚不爆红你们找我!
都说欣赏水平高了,春晚不好看了,但是每年的辽台春晚我们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因为够欢乐
还有 年 味 吗 ?
联欢晚会。欢很重要
没赵本山,多少年不看春晚了
唉,洗洗睡吧
咱们赌一下,如果今年春晚比去年好看我生吃两个外星人。[笑着哭]
以前的春晚重点在于“欢”所以有欢声、带笑语!而现在的春晚重点在于“会”所以既严肃、又庄重!
不想看,就想放鞭炮,礼花炮
哈文说春晚,意义 大于 意思
因为现在都是在压实责任,动不动问责问责,问吧,没人看正好,大家该干啥干啥
爱咋滴咋滴~反正f3我不看[静静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