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晖阁——文房竹刻逸品

沐清扬说史 2024-11-08 03:30:12

霞晖阁主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集藏,涉猎诸多,文房瓷玉,薄有收藏,并于2000年延请陈佩秋先生题写斋名,之后更在诸多嘉定竹人的影响下,开始收藏竹刻,积之有年,稍有规模,雅物共赏,诚是乐事。

秋风朗朗,与君共聚!此次中国嘉德2024秋拍瓷器及古董珍玩部荣幸受霞晖阁主人信任和支持,选所藏文房及竹刻逸品33件,隆重推出“霞晖阁—文房竹刻逸品”专场,所呈诸物,澄明引思,使人忘怀古今,皆可窥中国古代文人之情怀,尽现霞晖阁主人敏锐的收藏目光,想必让一众艺文雅士藏家欣喜期待。以下为专场中部分精彩拍品,诚邀诸君共同赏鉴。

Lot 1172

清乾隆 竹雕石榴摆件

L:10 cm

来源:

Michael Merton,1970年代;

好善簃主人珍藏;

香港拍卖会,2008年12月3日,lot2310

参阅:

《The Exquisite Art of Bamboo Carving》H.L. Huang,2007年,第50-51页;

《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2007年,第30页

石榴为乡间常见果树,夏天开花,所结果实形如圆球,秋天成熟时而会自然开裂,露出颗颗饱满的果粒,可供食用。石榴因其果粒众多,在民间寓意多子多福。

根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选材第一,立意第二,雕琢第三。此作选用竹根雕刻而成。枝叶围裹中,结一石榴,体态硕大。巧用根部节疤,刻画了果皮开口处的籽粒,及果皮下隐现的籽粒。石榴树枝上的结疤与果实顶部的花萼裂片形象生动。一枚成熟见子的石榴便呈现在眼前,化腐朽为神奇。包浆红润,极为可爱。竹雕石榴制品传世较少,此作应原陈设于乾隆宫廷多宝阁之中,亦属难得。

Lot 1166

清早期 竹雕兰亭雅集图香筒

H:23.1 cm

著录:

《竹缘匠心—明清嘉定竹刻精品》上海市嘉定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第 172、173页

展览: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 2013年山东省博物馆;

“竹缘匠心—明清嘉定竹刻珍藏展”,2018年5月,嘉定竹刻博物馆,上海

此件清早期竹雕兰亭雅集图香筒,素雅自然、清新秀丽,莹润有光泽、古意盎然,尽显脱俗之气。采用透雕兼深浮雕技法,以避世遁隐山林的逸士为题材,展现出一幅宁静致远的淡泊意境。

整器造型瑰丽自然,于竹林溪水之畔、古松幽篁之下,刻吟奏读卷,快意畅然。环转笔筒,绿竹猗猗、长松苍翠、烟霞缥缈,有若仙境,不仅景致怡然,而且人物造像也独具情态,描绘准确生动,情趣盎然,有淡雅清逸之旨趣。

著录 :《竹缘匠心—明清嘉定竹刻精品》,第 172、173 页

整器色彩明亮柔和,图案精美雅致,把玩历久包浆自然,宛若天成,加之品相上佳,很是难得,处处都能散发出古典之趣,令人悦然动心。

Lot 1178

清早期 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H:14.8 cm

来源:纽约拍卖会,2010 年 3 月 26日,lot1196

参阅:

《Possessing the Past;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96 年,第 466 页,图 271;

《匠心与仙工 : 明清雕刻展·竹木果核篇》 嵇若昕著,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2009 年,页 39,图 6;

香港拍卖会,2006 年 5 月 30 日,lot1226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魏晋时,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与阮咸等七人,相与友善,因厌恶朝中纷争,常优游山水竹林之间,时人号为七贤。以竹林七贤为题材,成为后世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以此表达对于闲适幽雅生活追求与向往。在传世竹刻中,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不论笔筒、香薰,还是臂搁,每每多有。

作品以深浮雕、浅浮雕为主,兼用浅刻,刻画了七贤遁隐山林、诗酒行乐的故事。山岩崇峻,溪流潺潺,翠竹与苍松交叠掩映。于临溪竹林中,七贤或设案抚琴,或盘坐赏乐,或相与饮酒,或寻径盘桓,或依塌独卧 ;侍童或临清流而洗濯,或依岩穴以煮茶。晴朗天气,美景佳友,古人风雅之乐,令人神往。

明末清初时期“竹林七贤”是很多文人的创作题材,如用于画、瓷器纹饰、雕刻等。此竹雕笔筒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参阅 :《匠心与仙工 : 明清雕刻展·竹木果核篇》,页 39,图 6

香港拍卖会2006年5月30日拍卖会

Lot 1226

清康熙 竹镂雕“竹林七贤”笔筒

同类竹雕竹林七贤笔筒,历年拍卖可见最近似的一例,曾售于香港佳士得 2006 年 5 月 30 日拍卖会,编号 1226,以 HKD3,480,000 成交。二者题材、工艺等如出一辙,可兹比较。

Lot 1177

清早期 竹雕东方朔坐像

H:17.7 cm

来源:

Michael Merton,1970 年代;

好善簃主人珍藏;

香港拍卖会,2008 年 12 月 3 日,lot2320

参阅:《竹镂文心—竹刻珍品特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年,第 114、115 页,图 51

此作品充分利用竹根之材,圆雕东方朔形象,东方朔宽额丰颊,茂髯披胸 ;束发岸帻,腰系绅带,广袍长袖。双手捧桃 ;背后腰际携有灵芝,身倚山石而坐。山石雕琢如天然石椅,生动形像。

通过阴线、圆雕、透雕和浮雕等技法,更将东方朔精微化,繁而不紊,整体层次丰富,同时细节又生动细腻,体现出作者娴熟的雕刻功底和良好的艺术表现力。相较于同类作品,雕刻技法及艺术水准可堪上乘,具有清早期嘉定派封锡禄一门的经典艺术风格,不失为清代竹雕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作。

此作刻划了东方朔倚石端坐,目视远方,长须飘然,衣襟洒脱,神情欢愉。一手捧鲜桃置于腹上,一手微拢置于胸前,似在向人们诉说着关于桃子的美好传说。

Lot 1161

清早期 苏作紫檀莲蓬形香盒

D:7 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著录:

文人空间·第五辑|《幽·寻香而来》P214-223;

文人空间|《清玩·文房木器》P052-063

此香盒以珍贵紫檀一木整挖制成,木纹清晰优美,色泽黑亮可人,包浆均润沉厚。整作莲蓬式造型,形制精巧,端庄素雅。盒盖微拱起,子母口严丝合缝,盖面边缘相交处及子母口均起多条灯草线,颇显功力 ;盒身直壁向下渐收,底承外撇圈足,足沿起线。

盖面采以浮雕、阴刻技法饰莲子七颗,周围环绕水渠状凹槽,技法甚是精湛。莲被誉为花中君子,莲蓬也和莲花一样,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着圣洁和清净。盒身无纹饰,盒内掏膛工整。整器立意清雅,外表看似朴实,但却精华内敛,颇具风骨,置于文房书苑之中颇为秀美雅致,为典型的苏作香道用具之珍宝。

Lot 1163

明 苏作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香盒

D:7.8cm

香盒选料精良,以名贵紫檀镌制,丝丝的牛毛纹传递优质的紫檀机理。皮壳包浆浓厚。整体一木整挖,呈扁圆形,造型饱满周正,使人望之便觉典雅之至。盒盖平顶微拱起,边缘相交处起灯草线,唇边子母口严丝合缝,口沿起较宽的皮条线,盒身直壁向下渐收,下承外撇圈足。

盒壁光素,盖面上以螺钿、玛瑙、青金石、大漆等各种杂宝镶嵌牧羊图,胡人形象威武,眼若铜铃,双目圆瞪,阔鼻直口,面部宽厚,头戴毡帽,身着胡服,腰系护胸和皮带,佩戴宝剑,足蹬高筒靴,为典型西域少数民族相貌及装扮。其左腿向前跨步,左手于腰前握剑,右手持枝叶高举舞动,头微下俯,眼观右侧白、黄、黑三羊,似高歌起舞,挥舞戏羊,动感十足。三羊昂首望胡人,生动活泼,人物目光炯炯有神,欢愉场面尽显其中。

整体图案以螺钿为主要镶嵌材料,黄羊、白羊及人物的衣着均以螺钿镶嵌,黑羊、高筒靴、山石分别以煤金和青金绿松共生石等嵌成,人物服装的局部由彩石嵌饰。各色宝石共置一器,工艺水平较高,致使紫檀香盒更显华丽雅致之态。其镶工美轮美奂,风格绝似出自明代工艺大师周翥之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长方盒”,故 00225128

晚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 :“如雕百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相传除周翥之外,无人能制此类精工百宝嵌器物。同类题材工艺的器物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长方盒”,故 00225128。翦淞阁旧藏 :“紫檀嵌百宝苏武牧羊人物故事图盒”、香港拍卖会2013年春季拍卖会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 lot0145 “明嘉靖 紫檀嵌玉石苏武牧羊图盖盒”。

翦淞阁旧藏:“紫檀嵌百宝苏武牧羊人物故事图盒”

香港2013年春季拍卖会

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

lot0145 “明嘉靖 紫檀嵌玉石苏武牧羊图盖盒”

关于周翥其人,周翥,吴县(今苏州)人,活跃于明代嘉靖中期,然其确切生平不详。周翥的百宝嵌广受欢迎,“周制”或“周嵌”逐渐成为周翥作品与百宝嵌的代名词。其声誉之高、珍贵价昂,在晚明时已犹如今日的名牌精品,蔚为风尚。

中国嘉德,2022 年秋季拍卖会

lot3184

“明嘉靖 紫檀百宝嵌胡人戏狮香盒”

中国嘉德,2024 年春季拍卖会

lot1156

“明 紫檀嵌百宝胡人骑马图香盒”

同类胡人题材的紫檀香盒佳作,可比较两近例,其一,曾售于中国嘉德2022 秋季拍卖会,lot3184,“明嘉靖 紫檀百宝嵌胡人戏狮香盒”,成交价 RMB 2,875,000。另一,曾售于中国嘉德2024春季拍卖会,lot1156,“明 紫檀嵌百宝胡人骑马图香盒”,成交价 RMB 3,450,000。二者与本品功能、器型、材质、工艺、题材一致,仅局部镶嵌纹饰略有不同。

Lot 1182

清 苏作海棠形紫檀承盘

L:22.1 cm

铭文 :“温存尉帖瓶笙韵叶” “不耽阁茶具尔疋名”

著录:文人空间|《清玩·文房木器》P052-063

盛盘以紫檀一木整挖,四曲海棠式,胎壁显厚,温雅灵秀。敞口唇边,沿边起灯草线,折沿弧壁浅腹,梅花形底,L 形云足镦朴,四方鼎承,布局均匀。通体黝黑宁静,光素无工,不事雕琢,仅以紫檀自然纹理及器身的流畅线条示人,于光润朴素中可见精巧文雅之气。此盘造型取海棠之形,寓意满堂富贵,盘侧正反两面镌刻“温存尉帖瓶笙韵叶” “不耽阁茶具尔疋名”。铭文苍劲老辣、颇具金石韵味。

虽然铭文只有16字,但内容十分丰富。“不耽阁茶具尔疋名”这行铭文中的尔疋为晚清知名金石篆刻大家邓尔疋。邓尔疋篆刻印风继承了邓石如、赵之谦和黄牧甫等人“印从书出” “印外求印”的创作思路,从鼎彝、秦汉碑版、砖瓦、泉币等器物的文字汲取养分,于平正中变化万端,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风格,清新雅致、简洁大方,富有文人味和书卷气。邓尔疋的篆书被当时的好多书法大家极力推崇,一时门庭若市,访客络绎不绝,好多人都很想得到他的一幅小篆,所以有一个时期,邓尔疋的字被炒到了天价。

邓尔疋(1883 ~ 1954),原名溥,字季雨、万岁、尔雅,别署风丁老人,绿绮台主,室名邓斋,绿绮园。广东东莞人。名儒邓蓉镜第四子,精研文字训诂,金石书画。富收藏。

由此可知,此件盛盘原为清中期收放文房、文玩的案上文房器,后递藏于金石家邓尔疋之手,做以茶器之用,亲手镌刻铭文,纳入自己收藏之列。整器线条流畅考究,素雅自然,端庄秀丽,仅以材质之美、造型之美取胜,去其繁缛,取意高雅,美观与实用兼备,在茶寮空间中使用凸显人文思想,当为流传久远的文房佳品。

Lot 1168

明 大冲耳炉

腹径D:27 cm

款识 :“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冲天耳炉,又称朝天耳炉,是仿自宋代官窑瓷器的款式,颇有上古礼器之遗韵,后世也作为供奉用炉,在众多炉形中是较为经典的款式。此炉形体硕大,炉型宽扁而势高,口沿圆润,微敞即收,其上对出冲天耳,为椭圆形立耳 ;束颈委婉,腹浑圆,炉底平滑,下承三乳足,沉稳大气,线条优雅,张弛有度。

炉底中央开框,内铸刻“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铸后精修,结体中正,布局充实,笔划深峻,斜直锐利,一丝不怠。皮色呈熟棠梨色,包蕴藏经,宝光溢彩,细密腻实,真如冒襄之语“如处子婴儿之肌肤,必得十二炼,方可铸出此高器也”。历经数百年盘玩,器身包浆浑厚,滑熟可喜,幽光沉静。置于案头,熠熠生辉。

关于此类炉的属性,应从皇帝的别号“天子”讲起。天子之职在于敬顺天意、爱护百姓,朝天耳炉,顾名思义有崇敬上天之意,取其“敬天法祖”之意,因此朝天耳炉往往摆放在最重要的议政厅—乾清宫内,御书房中也有摆设,更被用来分赐诸王,足见皇帝对此炉的重视。一直以来,也受到历朝历代各王室、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喜爱。无论是书房清玩,还是庙堂清供,皆相得益彰。此炉器形雄壮厚重,造型简练朴素,线条流畅柔美,精气内敛,铜色古雅文静,包浆靓丽如缎,炉底款识精整利落,可谓铜质、造型、皮壳、款识无一不佳、无一不精,实乃宣炉中之极品,极具收藏价值。

Lot 1192

清乾隆 宫廷伽南木念珠一串

L:39 cm(不含吊坠)

参阅:《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 P42、P46

伽楠,是极品沉香中的极品,古代又称为琼脂,比之沉香更加温软。其气味沈稳醇和,早在汉朝起,已广泛应用于皇室的祭天、祈福、礼佛、拜神、室内熏香等活动中。到了宋代的时候,占城伽楠就已经是一片万金了。沉香在佛教中被视作崇高的敬佛圣品,既是“浴佛”的上等香料,也是制作念珠、雕像等佛具的珍贵材料。明清时期,皇室宫廷崇尚用上乘沉香制成各类器物,以供雅玩。

此件念珠即为佛教之物,以伽楠沉香而制,108 颗念珠,大小相若,色为深褐,颗颗饱满,圆滑有致,其上光素无饰,显露原木纹理,打磨光润,香溢及身,古朴清幽。其间每隔二十七颗穿有一颗硕大结珠,收绳处三穿孔结珠另附有佛头,佛头有孔与翠玉背云相接,背云作福瓜,下有红、蓝二色宝石坠角,坠角上端并饰有珍珠米珠。除此之外,主串由佛头向两侧缀有八组各色宝石坠角,有碧玺、海蓝宝、粉晶、紫晶、青金石、旧玉等,原装原配,深具宫廷气度。伽楠香之古朴与玉石之璀璨交相辉映,华美而不失质朴。参禅悟道,千载传承,智慧之物,祈求平安,长保喜乐,名贵之至,乃为上品也。

Lot 1180

清 海南沉香雕花蝶纹臂搁

L:20.6 cm

来源:

Nichaolas Grindley,伦敦;

纽约拍卖会,2010 年 3 月 25 日,lot904

著录:

文人空间·第五辑|《幽·寻香而来》P214-223;

文人空间|《文人书房》东方雅致生活 P28-29

展览: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 2013 年山东省博物馆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 沉香木雕菊花图臂搁”,故 00123733

沉香木,看起来着实其貌不扬,质地看上去像坚硬黝黑的石头,但却有入水即沉的特性,而且盈香奇特,一直以来为皇室贵族所钟爱,披着神秘的面纱。随之对其开采之势愈演愈烈,并有了“一片万钱”的说法。到了明清两代,宫廷皇室更是崇尚用此木制成各类文房器物,借其独特的香气烘托一种文人士大夫的雅兴。此件清代沉香雕花蝶纹臂搁即为其中典范。

此件臂搁精选上等海南沉香材料雕制,呈覆瓦状,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臂搁正面减地浮雕松菊花蝶图,底部盘曲一老枝苍松,松针散如扇面,菊花或俏放于枝头,或初结蓓蕾,姿态秀逸 ;山石之上伸展出杂花若干,姿态秀逸,状物生动 ;凌空处一只蝴蝶翩跹飞舞,浓浓春意,撩人心弦。整器构图下密上疏,经营位置可见制者巧思,清雅典致中又有一派生机盎然,意境隽雅。虽色泽深暗苍老,然而经妙手点化,亦不乏婀娜之致。浮雕层次丰富,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圆转娴熟,毫无凝滞之气,气象清新生动,颇富功力,必是出自宫廷造办处高级艺匠之手。既彰显了皇家尊贵的身份和品味,又深合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置于案头,赏心悦目。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清 沉香木雕菊花图臂搁”

同类宫廷沉香木雕臂搁,可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仅藏有一例 :“清 沉香木雕菊花图臂搁”,编号 :故00123733。二者形制、材质、纹饰、工艺等如出一辙,应属同组类物,可兹比较。

Lot 1181

清乾隆 奇楠雕喜上眉梢笔筒

H:13.3 cm

来源:

Sydney L. Moss Ltd., 1986;

纽约拍卖会,2010 年 3 月 25 日,lot832

著录:《The Literati Mode》,Paul Moss,伦敦,1986 年,图版 70

参阅:《The Literati Mode》London, P.Moss,1986 年,第 192 页,图 69

奇楠既为名贵香料,又是上等药材,自古即为人所重,故而明清两代,不但皇室喜好用沉香制成各类精巧物件,民间善男信女和文人雅士,亦钟爱沉香手串或各式文房用品。

沉香金贵且多朽木细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此件笔筒用料上乘,选沉香之顶级品种奇楠,用拼镶的技巧雕琢而成。通体色泽黝黑,油润异常,光泽温润,虽经历数百年,摩挲中仍散发出幽幽淡香。随树形而制,口沿波折不整,浑然天成,别有旨趣。艺匠充分利用了木料的特性在笔筒的外壁上拼镶粘接加以雕琢,枝节凹凸,浮雕通景式喜上眉梢之景,山岩凹凸嶙峋,环周刻寒梅,梅枝蜿蜒虬曲,布满树节瘿瘤,点缀朵朵绽放梅花,其间喜鹊栖于枝头,顾盼生姿,画面生机盎然,即有“喜上眉梢”吉祥之意。借图寄意,意趣无限。整器构图疏密安排得当,景物如画,尽显梅花丰韵傲骨之质,更是将文人风骨雅趣体现淋漓,必是一件珍贵罕有的名家精作。

Lot 1187

清康熙 青花饲牛拜相人物故事图大笔筒

D:18 cm

款识 :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来源:上海私人旧藏

注:上海博物馆退赔编号 :“考 49021”

著录:《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金立言、杨鸥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23 年,第 310、311 页,图 91

展览:《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特展》,北京羿空间,2023年 12 月 16 日 -2024 年 1 月 15 日,编号 91

参阅:“百里奚自鬻于秦”《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卷三十一,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日本内阁文库藏

康熙一朝大兴文治,崇尚儒学,重兴礼教,打破满汉隔离,故此时景德镇无论官窑民窑,均有烧造大批文房器物,笔筒是一大宗,特别是青花器物,本品即为其中上佳者。

笔筒沉稳厚重,呈直筒形,直壁平底,底微内凹,底心有一圆形脐,内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整体胎釉坚致、莹润、细腻,胎壁厚薄适度,规整浑厚。内外均施透明釉,底脐外一周无釉。外壁青花通景绘百里奚饲牛拜相人物故事图。整幅画面构图严谨,青花发色浓淡适宜,周围景致描绘细腻,渲染清晰,人物更是生动传神,为典型康熙青花精细之作。

“百里奚自鬻于秦”《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卷三十一,

约成书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

日本内阁文库藏

百里奚,姜姓,春秋虞国人,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饲牛拜相的故事是其于楚国养牛,被秦穆公听闻其才,欲重金赎回。秦国谋臣却说楚成王令其养牛,自然不知其才,重金恐变,不妨即以奴隶市价五张黑羊皮换之,故其号曰五羖大夫。使得百里奚终归秦国并拜相委以重任,成就一番事业。

以明君名臣故事,记文绘图并刊印传播,起“敦教化、昭雍睦”之义,历来为古代书籍之大宗。明末清初之际,版画大兴。以“梨枣精工”镌绘古之先贤,多有图文精美之作,并多为其他工艺品种所模仿参考。如本品所述笔筒画意即与明崇祯《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卷三十一“百里奚自鬻于秦”相近,可供参阅。

著录 :《浮生百态·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

第 310、311 页,图 91

康熙青花人物享誉已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康熙画笔为清代冠……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若康熙青花五彩亦称殊品……清康熙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殆纯入于美术范围而高穆浑雅之气犹未尽掩。”本品瓷质细腻白皙,胎体厚重,青花笔触鲜活流畅,发色鲜明,深浅浓淡有“墨分五色”之韵,确为康熙青花之妙品。此外,其又属退还文物,来源清晰,颇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