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剪纸篇中国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5)

梓任景 2024-06-22 15:30:58

中国美术 剪纸篇 中国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5)

装饰类

其实,绣花本身就是一种装饰,为何“绣花样”不归于此类?前面已经谈到,绣品完成,根本看不到剪纸,如何装饰?这里所谈的是直接用来装饰环境、器物的剪纸。如图所示的“窗花”、“顶棚花”、“炕围花”、“器物花”等等。

这类剪纸,以窗花最为常见,题材内容最为丰富,表现形式也更多姿多彩、生动传神。如:人见人爱的珍禽异兽、百看不厌的戏剧人物、经久不衰的传说故事、喜闻乐见的生活趣事;都是剪纸选题的对象。

这类剪纸的寿命比较长,最短的窗花,也有一年的“寿命”,随着新年前窗户纸的更换,才有新窗花的更新。正因为窗花处在非常显眼的地位,并且天天看到、时时见到,这就对窗花的艺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必须要好看、耐看。要好看,形象必须清楚、生动、传神,用百姓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活”字。如何才能耐看?还是用百姓自己的话说:“剪出的花花要有戏,看上百遍也不腻。”

顶棚花

器物花

炕围花

窗花

图版

1、新房

一般窗花,是贴在糊好的窗户纸上。这张与下面那幅,都是把四边直接贴在窗户上方左右角的窗棂上,作为流通屋里空气的通气孔。

“儿子长大,总要给他盖处新房,以便他结婚成家。婚后,新娘就是这新房的主妇,要承担起一切家务。图中的小媳妇,正忙活着重新安排布置自己的小屋呢!”

2、问候

丈夫劳动归来,妻子上前问候并帮助除尘更衣。小家庭是何等的温馨!

3、扭秧歌 4、戏剧人物

在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造的主力军是妇女。她们不但特别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并且还要学会运用各种艺术语言给以表达。可以说,居室就是展室和讲台;窗花、炕围花等装饰剪纸,就是她们亲手创作编写的作品与教材。〈扭秧歌〉人物四肢那几条粗犷的曲线,使那扭动的神态跃然纸上。而那双腿的一迈一抬、一伸一曲,好象正踏着锣鼓点翩翩起舞。再看这幅〈戏剧人物〉,上衣上的四个花朵,和装点得当的几组或细或粗的月牙线,及人物头戴的花冠,完全表现出了剧中人的雍容华贵。人物上衣下摆和裙摆的几处逐步错位,把“花旦”的特有“台步”,表现的惟妙惟肖。这两幅剪纸,一个淳朴豪放,一个雍容大方;

5、花木兰 6、花木兰

我惊叹我们这个民族的造型观念。在农村考察,常常听到人们这样的介绍和评论:

“张家婶婶可巧哪!人家剪的花花,都活啦!”

“人家李家嫂嫂心灵啊,铰的人儿人儿 ,活啦!”

这是在民间。而在历代文人笔下,写作:“气韵生动”,“传神、写神”。

这是两幅由戏剧人物借鉴而来剪成的“花木兰”。请细心体味,如果耳边响起锣鼓点,她真的象,应声走起了小碎步,活动起来了。能感觉“活动起来”的关键,是衣裙摆动的那五条竖线和那一落一起的双脚尖。这位剪纸作者对人物的观察是何等的到位!对神情的把握是多么的准确!

7、包公

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为民做主。一直是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是民间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包公的品德,在民间广为传颂。剪幅包公贴在房间,一如现代追星族贴“星照”一样的心情;又可形象地给孩子们讲述有关包公的故事与传说。

8、窦尔墩

窦尔墩,是位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杀贪济贫,匡扶正义的绿林英雄。各种戏剧都有对他的颂扬和表演,这两幅剪纸的造像,是对戏剧人物脸谱的借鉴。

11、织布

人们不是生活在历史故事、戏剧情节里,人们都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中。下面我们就来赏会一些表现现实生活的剪纸。

男耕女织,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也是农耕文化的代名词。能够经常织布,预示着丰衣足食、生活富裕。图中织女,一边唱歌一边脚踏织机,即织了布、又打着节拍的愉悦心情展现眼前。更妙的是四边的处理,感觉就是农家的窗前。

13、戴花花 14、梳辫子

喜欢梳妆打扮,是青春少女的天性。请看:坐在梳妆台前,正在往头上戴花的少女,她那份情不自禁的愉悦心情,完全从她那极富动感的坐姿中透露出来了。剪纸的作者非常准确的剪出了少女挺胸、侧头、翘着二郎腿,还不时的上下有节奏地点动着脚尖的得意心情。把一个古灵精怪的神情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14 这个正在梳理长辫子的少女,她的性格特点与前一位少女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古灵精怪”、后者“厚道淳朴”。这种本无形状的“性格”如何剪出?这与剪出的外形线有关!请看:前者的外轮廓线,直、转明显,动态生动鲜明;后者的外轮廓线,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浑厚质朴。这正是中国“线”的妙用,中国艺术的用线,不仅仅是为了勾画出物象的形体,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线的曲直、顿挫,阴阳、刚柔,相辅相成的诸般变化,来表现物象的生机神韵,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感受意趣。

16、喂鸡

这位女子喂鸡的神态多么生动:咕、咕、咕,抬头叫着在远处的鸡,左手端着盆,右手洒着米。人虽然站在那里,但给人的感觉是活动的。

19、赛马

他是骑着快马走亲戚?还是正在参加赛马会?具体他在干什么,并不重要,作者要剪的是人骑在快马上奔驰的神采、美姿,这美姿好说,因为姿态有形。神采无形,怎么剪?这幅作品的美姿、神采即不在人物的身材、肌肉;也不在马匹的肌肤、结构。而在于作者只是通过人物左右双臂连成的那条优美的线,体现出了奔驰中的节奏与韵律,表现出了奔驰中的美姿与神采。

24、回娘家

女主内。一切家务:织布纺线、烧火做饭、缝连洗涮,都由媳妇来做。回趟娘家,那简直就是休闲放假。可是媳妇一走,家务必定没人管。还必须带着孩子、小羊和鸡鸭。尽管如此,回娘家的高兴劲,从那欢蹦拉车的小牛身上全反映出来了。

25、数叨

不知这老两口在说什么,“反正婆娘们上了年纪就爱唠叨”。你看,老汉都听累了,可是老太太还在起劲的数叨个没完。从老汉那有力撅起的辫子看,老汉可能要忍不住了。我们的这些感觉、感受,是作者通过两个人物外轮廓线的准确运用表现出的。

27、送饭

这幅下地送饭的人物,由于作者巧妙的把胯部和胯下处理成几条璇转的弧线,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罐子的弧线,让人感觉这人是在走动的、活的。这正是中国线的妙用。

29、骡驮富

看了这张剪纸有人说:“农村老太太也搞野兽派?怎么把骡子两边的眼睛,都按在一边了。”

不!这是中国传统的“立象以尽意”的“意象派”。家有骡马,备齐鞍韂,这是富裕、富贵的象征,马鞍上还剪上象征财源不断的“盘常”。事、物的圆满、齐全,是农家的企盼、追求。剪一匹能带来财富的骡马,哪能缺少一只眼睛!所以说:这是为美好意愿造像的“意象派”。

30、良驹宝马

看,这匹马。就是一匹迎风而立、英姿飒爽、神气十足的良驹宝马。这神气从何而来?请对临一遍就会感悟到:哪每条轮廓线的神奇之处。

34老鼠娶亲

老鼠生来就啃咬家具和衣物,偷盗粮棉和食物,只要是人所需要的珍爱的有机物品,它都偷偷的毁掉,实在是可恶。不知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可恶且丑陋家伙,人们不但以一种怜爱的心情传唱,而且还编撰了诸如“老鼠娶亲”、“老鼠嫁女”等故事,在民间流传。

35、开道

不仅如此,据史料记载,早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就已经把这人人厌恶的老鼠,排列在十二生肖的首位。并经历了数十次的改朝、数百次的换代,鼠列生肖的首位,却从来没有动摇过。这里究竟有甚么奥秘?

36仪仗队

中华文化观认为宇宙有“变”与“不变”两种状况:阴阳相生,产生万物;随时随处,变化无穷。宇宙万物总在变化。这是一种状态。

“一阴一阳,化生万物”的这一规律法则,永远不变。这亦是一种状态。

37、搬嫁妆

按民俗的阴阳观念:一、老鼠深居地下,且是在夜里活动,属阴。二、地面上、白天、太阳,即阳。三、“小老鼠上灯台”,“老鼠嫁女”(说的就是鼠女选嫁太阳的曲折故事),“老鼠娶亲”,都是寓意:“一阴一阳,化生万物”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37、抬嫁衣

这里选刊的是一部份“老鼠娶亲”图,有鸣锣开道的吹鼓手、有打执事的仪仗队;有帮助搬运嫁妆的亲朋、有协助筹办喜筵的好友;抬新娘的花轿走在前,抬新郎的大轿来压轴。有的一组剪有一、二百只各持相关器物的老鼠,俨然是一场庞大的娶亲盛典。

38、抬鲤鱼

我们再来看看这几幅剪纸艺术表现。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直线不直、曲线不匀。但是由于处理得当,使得这些线是:

39、备喜宴

直中有曲、曲中有直。 给人的感觉是:直线不死板、曲线不柔弱,曲直相间、刚柔相济,使整幅画面充满力度。

41、新娘的花轿

这么复杂的画面,不外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安排变化。使得物像虚实相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轿子之“虚”(大块的空白),正好衬托出轿顶之花与轿中新娘这个主题之“实”(大块的红纸)。

42、新郎的花轿

中国剪纸艺术本身,就是“一阴一阳,化生万物”这一古老观念的实证。没有阴,也就没有阳;没有虚,也就没有实,不剪去一部份,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物像。

阴阳相生,变化无穷。生生不息,大化流衍。

这是中华传统的文化观念。

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后 记

这里除四、五幅是从吕胜中先生的书中转载来的外,其余皆是20余年来,多次从乡下淘换来的一小部分剪纸,以及笔者个人赏会这些剪纸的心得。这些作品是民众的心血创造,不敢自私。现把它分类整理奉献给读者。

—— 选自为《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中国剪纸》的部分中文原稿。文字稍有修改。

已丑 春分后

无为(孙秉山)

来源 : 常州赵虹的收藏

图文收集于网络。文字或有改动。图片或有缩放剪裁。意在宣传、推介、分享、欣赏。若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