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解说千奇百怪且不如说,单说最最简单的三个字“此两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仅仅列举十八家不同的解释,让大家看看几千年来我们的学术止步不前的惨状
01、河上公《河上公章句》关于“无欲”与“有欲”
河上公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时说:“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讚叙明是非(此句阐释人在无欲状态下可观道的根本,即‘一’的状态)。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解释有欲之人可观察世俗的趋向)。”
02、王弼《老子注》关于“始”与“母”&“妙”与“皦”。
王弼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云:“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这里王弼将“此两者”理解为“始与母”,并从“玄”这个概念出发解释两者同出而异名的关系。
王弼的《老子注》中,他重视对概念之间哲学性的解读。他把“妙”看作是事物无法用语词确切表达的本质部分,“皦”是能被感官所把握的表象界限,基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这样的原文阐述来构建他的本质 - 表象的哲学思辨。
0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关于“有”与“无”
冯友兰在论述老子哲学中的“有”与“无”时提到:“《老子》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老子》第一章)这里的‘无’和‘有’,并不是‘零’和‘一’的关系,‘无’不过是‘有’的一种状态(未显现的状态),‘有’不过是‘无’的一种表现(已显现的状态)。”
04、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体现王弼思想,关于“道”与“名”)
王弼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相关部分:“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其中体现了王弼对于“道”与“名”在可道与不可道、可名与不可名层面的思考,而这与对“此两者”理解为“道”与“名”在整体思想逻辑上存在关联。
这基本上是楼大官人对王弼德曲解,不值一提。
0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关于“观其妙”的状态与“观其徼”的状态
“‘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说经常从‘无欲’的心境去观照‘道’的幽微奥妙(这是一种超越世俗欲望干扰,深入到事物本质的深层观察方式);‘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经常从‘有欲’(在此指带有某种认知欲求,非完全的世俗私欲)的角度去观照‘道’的边际、界限(这是一种从现实的、具体的方面去观察事物的方式)。”
06、严遵《老子指归》关于“天地之始”与“万物之母”
严遵述:“天地所由,物类所以,道为之元,德为之始,神明为宗,太和为祖。道有深微,德有厚薄,神有清浊,和有高下。清者为天,浊者为地,阳者为男,阴者为女。人物禀假,受有多少,性有精粗,命有长短,情有美恶,意有大小。”虽未直接与针对“天地之始”与“万物之母”针对“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的明确表述,但体现其在构建宇宙观时对天地万物起源相关概念的思考逻辑。
07、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关于“可道之道”与“常道”
“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人修证悟入之次第。首言道体,即是常道。欲言体,必先有个名字,故先从自己所证之道以为之名。实则无名,从名言之,故曰‘道可道,非常道’。此非真常之道也。以真常之道,不可言说故。然欲学者向无言说处领会,则不得不先从言说者求之。”这里憨山德清从道体的角度区分了“可道之道”与“常道”,与对《道德经》中相关概念理解的逻辑相关。
08、成玄英(虽无专门针对此的专著,但以其思想体现)关于“可名之名”与“常名”
成玄英在疏解道家概念时的逻辑思路中(从其对庄子相关疏解可推得部分思路),对于概念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理解方式类似于理解“可名之名”与“常名”,如他认为事物命名具有相对性,在不同语境和认知层次中有不同的“名”,而存在一种超越相对性的“常名”概念,虽然难以找到确切针对此理解“此两者”的原文表述,但这种思想在其对道家概念辨析的整体思路中有体现。
09、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关于“无的认知”与“有的认知”)
牟宗三在探讨道家思想中的认知相关概念时提到:“道家言‘无’,此‘无’乃对知识之否定而言,是一种超越知识的境界。从‘无欲’而观‘无’之妙,是一种超知识的认知方式;而从‘有欲’而观‘有’之徼,则是一种在知识范围内的认知方式。这两种认知方式虽不同,但都在道家的整体认知体系之中。”
10、任继愈《老子绎读》关于“道之体”与“道之用”
任继愈在解读《道德经》时虽没有直接明确针对“道之体”与“道之用”对“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的表述,但在对老子概念挖掘中提出:“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事物之中又超越事物。我们可以通过无欲的内心状态去体悟道之本质(体),而在日常有欲的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看到道在事物中的表现(用)。”
11、张松如《老子说解》关于“本质之观”与“表象之观”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一种本质之观。在无欲的心境下,人能突破表象的干扰,深入到事物的内核去探寻其本质的奥秘。‘常有欲,以观其皦’,此为表象之观。有欲时,人的观察往往停留在事物的界限、外观等表象层面,这两种观察方式同源于人对事物全面认知的需求。”
12、钱穆《庄老通辨》关于“初始无名态”与“有名万物态”
钱穆在比较庄老思想时提到:“老子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无名之态,乃天地混沌未开之时,是一种初始的、无分别的状态;而有名之后,则万物滋生,进入到有名万物态,二者乃老子对宇宙生成之两种关键态,虽异名,然同出老子对宇宙观的思考。”
13、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关于“无形之道”与“有形之名”
“老子说的‘道’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就像他描述的那样‘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而‘名’则是和有形的事物相联系的概念,用以区分事物。这两者在老子思想中有鲜明的对比,一无形,一有形,可理解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非常抱歉,以下补充剩余部分:
14、萧天石《道海玄微》关于“内观之妙”与“外观之徼”
萧天石在论及道家修行与观照之法时提到:“于内观者,常能以无欲之念,入于冥寂之境,以观大道之妙,此妙非外求可得,乃内证于心者,是为内观之妙。而有欲者,则心向外驰,所观不过事物之表象界限,是为外观之徼。二者虽有内外之分,然皆出于对道之探求和对事物之认知。”
15、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老子》关于“清净之观”与“欲念之观”
傅佩荣在解读老子此句时表示:“人处于无欲之清净心境时,所进行的观察乃是清净之观,恰似以明镜之心映照万物,可直达事物之精妙本质;而当人处于有欲状态时,欲念如云雾遮蔽本心,此时的观察不过是欲念之观,所见只是事物被欲念扭曲后的表象,此二者同为人认知事物的不同方式,只因其心境有无欲念而有别。”
16、许地山《道教史》关于“自然之态”与“人为之态”
许地山虽未直接针对此句确切表述,但从其对道家思想中自然与人为概念关系探讨的脉络来看:“道家倡导回归自然,以自然之态为理想境界。无欲之状,近乎自然本真,顺应自然之规律,无为而无所不为;而有欲之时,人之心思行止往往掺杂人为因素,违背自然的纯粹性,故可将二者理解为自然之态与人为之态,此二者亦源于道家对理想与现实存在状态的思考。”
17、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涉及道家思想,关于“先天之境”与“后天之境”)
王明在研究道家思想体系中的先天后天概念时(虽主要在校释抱朴子,但其道家思想连贯性相关):“道家视先天之境为一种纯真质朴、未受世俗污染之状态,此如无欲时所趋近的境界,混沌未开,元气充盈;而后天则是在世间经历种种、受七情六欲等影响后的状态,与有欲之状况相契合。二者同属道家对生命不同状态的理解范畴,虽名称不同,却反映出道家对生命历程的整体思考。”
18、吴澄《道德真经注》关于“无名之道”与“有名之道”
吴澄注云:“无名者,道之体,天地之始也。有名者,道之用,万物之母也。此无名之道,浑沦未判,不可名状,为万物之所从出之原;有名之道,则已形于物,有名称之可指,为万物之所资生之本。二者同出一源,然名异而实有别。”
二、妙,就是本质;皦,就是现象。本质与现象,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以上十八家,当以02王弼之说,05陈鼓应先生,还有11张松如老师的学说为准。
①王弼的《老子注》中,他重视对概念之间哲学性的解读。他把“妙”看作是事物无法用语词确切表达的本质部分,“皦”是能被感官所把握的表象界限,基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这样的原文阐述来构建他的本质 - 表象的哲学思辨。
②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价》“‘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说经常从‘无欲’的心境去观照‘道’的幽微奥妙(这是一种超越世俗欲望干扰,深入到事物本质的深层观察方式);‘常有欲以观其皦’,是说经常从‘有欲’(在此指带有某种认知欲求,非完全的世俗私欲)的角度去观照‘道’的边际、界限(这是一种从现实的、具体的方面去观察事物的方式)。”
但是他在《老子今译今注》中却抛弃此说,而是明确指出了此两者,指上文的无和有。且在翻译中说“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看起来,他自己也并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他还引用了王安石和童书业的观点为自己作证。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的所谓狗屁学术方法。确立自己的观点(是为先入为主,大胆假设则),然后皓首穷经,终于找到了和自己一样说法的古人(小心求证。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唯人唯言),至于真实的事实,事实的真相,真谛,真理,只能是去他门第十八仗远与我何干。
岂不是人家童书业说的是两组“无和有”或“妙和皦”。而他选择了前者,因人废言,直接废除了本来已经接近正确理解的两个括号。
③最接近老子原意的张松如老师的说法。
张松如在《老子说解》清晰明了地阐述了关于“本质之观”与“表象之观”两者关系。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一种本质之观。在无欲的心境下,人能突破表象的干扰,深入到事物的内核去探寻其本质的奥秘。“常有欲,以观其皦”,此为表象之观。有欲时,人的观察往往停留在事物的界限、外观等表象层面,这两种观察方式同源于人对事物全面认知的需求。
妙,就是本质。以观其眇,就是本质之观。皦,就是表象。以观其皦,就是表象之观。唯有透过表象之观,才能抵达本质之观。
松如老师威武!
④实际上,很多人都读出来了,老子对“此两者”的描述,界定的是相当清楚的。如上面提到的陈鼓应先生引述两位王安石和童书业的论述都清楚地说明了“同出”。
王安石说,“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世之学者,常以无为精,以有为粗。不知两者皆出于道,古云同谓之玄”。作为宰相级人物,如此蒙混过关,实属不该。
此两者,有四个特征,同出,异名,同谓,为玄。你只言“同出”于道,不言“异名”为无有,而随口就说出来“同谓”。也没分析“异名”为什么会“同谓”?
更没有说,为什么会同谓之“玄”,而不是“一”,“柔”,“道”,“德”?
童书业说的很好,就差一层窗户纸,就捅破了真相。
无和有,妙和皦,这是同出,还有异名。也就是说“妙与皦,是同出,又是异名,分别叫做“妙”和“皦”。但是他马上就犯了很多人同样的错误——从同的方面看,混沌而不分,所以称之为“玄“。
他,轻而易举地放过了寓有深意的“同谓”,而是简单地一般化地理解为“称之”。
三、唯有“妙与皦”符合四项基本条件,符合老子道德经的一贯思想。
1、唯有“妙与皦”符合这四项基本条件。
①同出。
②异名。
③同谓。
④名玄。
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贯彻于道德经始终的基本脉络之一。
四、结论。
(本部分是核心论述。根据约定,暂时不宜公开披露,还请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