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直是个颇富历史争议的人物,他的仁政很多,诸如人口普查、清丈土地、兴修水利、屯田、奖励农耕、减免赋税等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而他的霸政也不少,例如设锦衣卫、滥杀大臣、大用酷刑等巩固政权的措施。
然而,他所有的行为都存在正当的理由,如果说他的仁政是他在亲身经历民生疾苦后所体悟出的治国良策,那么高压统治也正是他在乱世中所悟出,立足于皇位的必要手段。因为亲眼见证元朝的荒唐,所以他要改革,因为身处于乱世,所以不得不使出非常手段,即使这样的作为,会在日后留下千古骂名。
从朱元璋后期的统治我们可以发现,他极尽所能的在为他的接班人铺路,能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大明开国之初所使用的治国之法,只是立国初期国家政权不稳定时所采取的非常措施,并不代表能成为日后长长久久的国法;朱元璋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所以他给儿子朱标的教育并非纯粹的武功骑射,而是找了一群连他自己也不了解的文人来培养儿子。
这样的教学效果好不好呢?太好了!而且好得过头了。朱元璋没想到儒家文化的力量如此之大,把儿子彻底塑造成一个宅心仁厚、温文儒雅的书生,看到父皇种种残酷的施政,竟大胆地跳出来阻止,并大力灌输父亲仁厚的儒家思想,公然与父亲唱反调。从朱元璋扔棘条给朱标一事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并非毫无理智地滥用极刑,他知道这些做法为人道所不容,可是就如同他自己所说,治国之初,用严刑峻法整肃吏治是必要的,而且最重要的,他曾严禁后人效法。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把朱标培养成一个儒生的原因。
但是,儿子朱标很显然没有理解父亲的苦心,不仅多次在这个点上与父亲发生冲突,更不止一次激怒朱元璋,甚至最后“惊吓成病,抑抑而死。”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最后竟以这种方式作终,但人死了不能复活,他只能再选下一个。从皇子中挑太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前太子夭亡之后,嫡长子已死,就算有较长者先立的成规,皇子们也不免抱着一丝希望,这是宫廷政变的潜在因素。虽然朱标过于柔弱的性格引起朱元璋些许的不满,因而也曾考虑让与自己较为相似、霸气凛然的朱棣当太子,终究还是以政治大局为考量选了太子的后代朱允炆,而这个朱允炆,正是另一个儒生。
为了两个仁厚有余、威武不足的接班人,朱元璋没少杀大臣,宁可误杀,不留余孽的态度是后人评判他的污点,然而,在当时的情况看来,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纵观朱元璋,我觉得,他的残忍是有理由的,那是建立一个辉煌王朝所必经的过程,虽然这条路很坎坷、很不得人缘,朱元璋走得很勇敢,为了国家政局的稳定,为了儿孙后辈治国时不受开国功臣的制约,他最大程度的删减了这些因军功坐上高官的文臣武将,尽管这为他留下了千古骂名,尽管后世无人可以理解他这做法之后的大义,尽管史书永远把他评成一个残酷的恶霸,永世不得翻案……这是另一种层次的勇敢,不得不让人由衷地兴起一股赞叹之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