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美元回流是美国的优势?错了!其实是美国经济的噩梦

容逸国际 2024-02-19 19:59:11

美国在70年代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通胀危机。当时,美联储孤军奋战,不惜加息到两位数,试图遏制物价上涨。而美国官方却大手大脚,不断扩大财政赤字,与现在如出一辙。

这样的政策失衡,给美国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973年至1974年,美国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即经济停滞和高通胀并存的状态。股市暴跌,失业率飙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当时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选择了退出美股市场,观望局势。

美联储当时的掌门人伯恩斯,虽然极力提高利率,但效果甚微。他一度以为自己成功地压低了通胀,于是转向降息刺激经济。然而,这却导致了通胀的反弹,物价更加失控。

如今,美联储的掌门人鲍威尔,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伯恩斯,被历史唾弃。

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美国目前的通胀压力,与70年代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打乱了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了生产和运输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推高通货膨胀。

其次,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也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刺激通胀。因为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进而抬高美国的进口价格。同时,加息也会抑制经济增长,降低生产效率,造成供需失衡。

这些因素,都可能让美国重演70年代的通胀悲剧。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的逻辑。

近期,全球美元大量涌回美国,本应是美国经济的利好,却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美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了“加息=降息”的怪圈,制造业的回流难以消化过剩的美元,金融市场和物价都出现了泡沫,商业银行则面临着巨大的亏损风险。美国的经济模式正在走向不可持续的死胡同。

拜登上台后,力推制造业回流,希望重振美国的实体经济。但是,美国的高福利政策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难以吸引足够的投资和就业。即使是全球最优秀的机械企业卡特彼勒,在美国也只能卖得一时的火爆,无法改变美国制造业的整体衰退。

与此同时,回流的美元数量远远超过了制造业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供需失衡。这些多余的美元只能流向金融市场和物价,造成了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的过度估值,以及通货膨胀的加速。这种情况下,美国央行不得不加息,以防止经济过热和金融风险。但是,加息又会吸引更多的美元回流,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和物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这个循环的受害者。为了吸引回流的美元,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达到了5%以上的水平。

但是,商业银行却很难找到能够匹配这个利率的投资项目,因为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太低,金融市场的风险太高。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窄,甚至出现了负利差,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亏钱经营。而且,商业银行还不能随意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否则就会遭到美国官方的干预和惩罚。因此,商业银行只能默默承受着隐性的巨额亏损,成为了美元回流的牺牲品。

美元回流,本来是美国经济的优势,却变成了美国经济的难题。美国的经济模式已经失去了平衡,走向了不可持续的死亡模式。

美元曾经是全球贸易的王者,它可以用一张纸币就换来世界各地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这是美联储的神奇魔法,它可以随心所欲地印钱,而不用担心通胀。但是,这个魔法的秘密就是中国,它用自己强大的产能和出口,给美元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和信用。

可是,自从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就开始了自私自利的行为,它不再用美元去支持全球贸易,而是用美元去买自己的国债,为自己的债务和赤字买单。这就让美元失去了它的魅力,它不再能够轻易地撬动全球的实物资产,而是变成了一张越来越贬值的纸。

更糟糕的是,美国还跟中国闹翻了,它想要限制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最强大的后盾。

泡沫就是这样,当它还在的时候,人们都觉得是富裕和幸福;当它破灭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是虚幻和悲哀。

美元没有了中国的支持,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它想要飞得更高,却只能越跌越低。它想要控制通胀,让CPI回到2%以内,却只能做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