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无意义的工作,都应尽早离职

探元素 2024-11-23 08:54:45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西西弗斯因为蔑视众神而受到诅咒,诸神给他的惩罚是把一块巨石推向山顶。然而,石头一到山顶便会由于自身重力马上滚下来。

西西弗斯必须再一次重复这项劳动,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很多职场人说自己就是当代西西弗斯,每天机械重复着没有意义的工作,生活仿佛一眼就望到了头。

大卫·格雷伯曾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将这种没有意义且往往有害的职业称为「狗屁工作」,它们的核心是虚伪和目标感缺失,导致从事者总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痛苦中。

①“被迫假装工作”的痛苦。

之前刷到一位网友说自己“上班想摸鱼又不敢,闲着发呆的状态很难受”。明明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却还要因为不能被老板发现自己没事可干而假装忙碌,这何尝不算一种折磨。

②“无法引发后果”的痛苦。

很多大厂人习惯把自己比作螺丝钉,因为在大公司里,每个人都只是庞大体系的一小部分,个人的努力不与价值产出直接挂钩。

长此以往,这种成就感缺失的状态会让人感到无力,工作便成了一种消耗。

③“觉得自己没资格痛苦”的痛苦。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鲍曼指出时代的发展创造了工作伦理,将工作与道德层面的善恶捆绑在一起以驱使更多人去工作。在这种框架之下,工作本身就是意义,人们要为拥有一份工作而满足,而不应该有其他“幻想”。

因此,一些打工人常会陷入到一边质疑工作,一边质疑自己的痛苦当中。

④“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的痛苦。

格雷伯列出的「狗屁工作种类」里,有的是具有操纵性和攻击性的”打手“型职业,有的是被雇佣来掩盖某个组织不作为的”打勾者“,这些工作在无形中都会伤害本应该得到帮助的人。当从事者因身处这类岗位而不得不做与自己价值观相冲突的任务时,内心的矛盾和愧疚感就会逐渐激增。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在无意义工作中,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被消磨,也难怪大部分人每天都在为上班而感到焦虑。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吗?

其实面对这样的处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离职。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离职不应该是一气之下的冲动选择,而是一个需要谨慎抉择的过程。

下面的步骤或许会对你有帮助:

①现状自查。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现在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它是否创造了实际价值?

现在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哪些感受?

如果我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有什么改变是我可以做的?

那些没办法改变的,是否是我完全无法忍受的?

如果你发现即便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无法改变痛苦现状的话,那么就可以开始为离职做准备了。

②设置离职缓冲期。

对于很多需要养家糊口的成年人来说,裸辞是场豪赌。所以在离职之前,最好在物质和心理层面做好双重准备。

一般来说,你需要储备3-6个月的生活资金以应对短期内没有收入的情况;同时还要做好心理建设,学会屏蔽那些”为你好“和”应该“的声音,坚定自己的选择。

③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离职缓冲期内,你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因为意义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通过不断尝试和行动获得。

在公司里,你可以观察哪些工作是你有兴趣的,然后去和这个岗位的同事交流真实的从业感受,也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试着去承担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任务。总之,要最大化公司对你的效用。

而如果你本身就很明确自己的热爱和擅长的话,也可以把它们变成可以为你带来直接收入的个人事业。从产品开始打造自己的全链路迷你商业模式,从为真实用户服务中找到意义感。

在加缪笔下,西西弗斯最终在荒诞且无趣的推巨石活动中感到了充实和幸福。西西弗斯无疑是位英雄,他在无可改变的处境中建构出了属于自己的意义感。

而我们相比他来说更幸运的一点是,无论何时,我们都有改变处境的权利。

无意义的工作带来的不是安稳,而是长久的枯竭,必要的时候学会及时止损,或许也是一种英雄主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