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两位标志性人物,毛主席与周总理用自身行动彻底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他们之间的天作之合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就算在外国学者眼中,他们都是“航海家”与“水手长”。
解放战争期间,作为掌控全局的灵魂人物,毛主席也有着自己的智囊团,每当有重大战略决策时,他也会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周总理在这个阶段一直给他当第一副手,这种搭配也是基于历史决定的。
周总理是毛主席的最佳拍档
毛主席在共产党军队中领袖地位的确立,与周总理密不可分。
1934年广昌失守后,国民党主力直逼中央苏区腹地,第五次反“围剿”也基本宣告失败。
一场紧急的会议后,红军主力决定撤离,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很多决策还得通过共产国际的同意。
李德当时是共产国际驻派中国的军事顾问,他与博古、周总理组成了“三人团”,军事上的事情由李德负责,政治上的事情交给博古,而督促军事计划实施的重任则由周总理全权负责。
当时毛主席是需要接受差遣的,军事方面的干部就这件事询问周总理的意见。
周总理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一定要让毛主席随红军主力一起撤出中央苏区。
按照最初的计划,红军将一直沿着红六军团走过的行军路线前进,可在国民党追兵占据主动权的情况下,谁又能保证一切能够按照计划行事?
当国民党军察觉到红军动向后,马上就在赣南、湘东南等地构筑了4道封锁线,并派遣重兵围追堵截。
这4道封锁线几乎将红军逼入绝境,在战士们的顽强拼搏下,3道封锁线都被突破,而第4道防线才是真正决定生死的,这便是“湘江防线”。
此战相当惨烈,周总理一直坚持在湘江东岸指挥,他还关心着毛主席的情况,并焦急地询问道:“毛主席渡江了没?”
看到毛主席走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的数量从最初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博、李二人依旧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与二、六军团汇合。
他们想到的事情,蒋介石同样想到了,一支20万人的大军聚集完毕,摆下了口袋阵等待红军到来。
毫无疑问,这就是生死存亡的关头。
毛主席站了出来,他向周总理阐述利弊,周总理是何等智慧之人,立即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上,张闻天与王稼祥二人支持毛主席的提议,让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贵州,不仅能打几个胜仗恢复士气,还能使部队得以休整再寻出路。
从这时开始,周总理就渐渐意识到毛主席是那个能够掌控时局的人,可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二人手中。
好在周总理的地位十分稳固,在他的领导下,部队改道,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
占领黎平县城的时候,国民党20万大军早已被甩在身后,李德仍提出北上汇合策略,他再度拿出“共产国际”来压制毛、周二人。
周总理始终尽力力挽狂澜,他觉得事关重大难以解决,便决定开会。
说是开会,实际上就是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争吵,毛主席据理力争,提出“去湘西建立根据地压根就不现实,按照目前情况,建立根据地要去湘黔边地区。”
这些声音能被诸位军事指挥者听到,周总理功不可没。
没有周总理就没有通道会议的顺利召开,毛主席的正确主张也不可能得到采纳。
历史书上都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遵义会议的召开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酝酿过程。
湘江之战后,实际上的最高层指挥者一直都是周总理,博、李二人一个无可奈何、一个只会发脾气;猴场会议中,不仅将李德排除出去,同样为开好遵义会议做了进一步准备。
1935年1月7日,红军迅速占领遵义,周总理与军委纵队进驻了老黔军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他下令立即把宅子打扫出来。
按照程序原则,会议是由博古主持召开的,而博古的发言主要还是在强调客观原因。
周总理的副报告中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他明确提出了军事领导方面的错误,也从主观上做了检查,丝毫没有推卸责任,很多话都说到了各位将领的心坎里。
这种出于公心的发言很快打动人心,对会议形势的扭转起到关键性作用。
有了这重要的一步,毛主席才在后来进行了长篇发言,他指出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对于每种情况的分析都十分到位,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这正确的军事思想应该是怎样的。
王稼祥、朱德、周总理继续发言,他们全都认同毛主席的提议。
会议取得的成果是后来红军转危为安的关键:肯定了毛主席的作战基本原则、增选毛主席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担任总书记。
虽说张闻天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但他与周总理、朱德一样全力支持着毛主席的正确意见。
那场关键的会议结束后,毛主席还说:“若是周总理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
战略家与战略家的精诚合作
尼克松曾这样说过:“毛主席是决定大事的人,周总理是负责执行的。”
这话虽不能说是完全正确,但最起码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尼克松阅读了大量与毛、周二人有关的书籍,他发现毛主席的发言与决定总是势如破竹,周总理给人的感觉是更为细致的。
实际上,周总理从来不是一个只会机械执行命令的人,他是一位战略家,同样能够运筹帷幄。
中共七大之后,中央书记处一直起着中央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的作用,毛主席为首,而其余几位都在提供着思考后的建议。
每一步的军事决策都决定着中国历史的走向,战场是瞬息万变的,统帅也无法面面俱到,这就更加考验战略指挥体系。
在《大决战》这部电视剧中,就凸显出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五大书记的集体决策方式。
从细节也能看出,五大书记并不是全部扎在军事上,他们也各有侧重。
刘少奇就在党务、经济建设中投入更多;任弼时在军委中的角色与众不同,最高统帅部实际上是毛主席主导、周总理为辅。
朱德也有着自己的重任,他当时担任军委副主席的重要职务,于1947年与刘少奇前往华北组成中央工委,并在7月正式进驻西柏坡。
当时,中央前委由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主要负责,他们留在陕北指挥全国战场的作战与协调;中央工委则在华北工作,全权由刘少奇与朱德指挥协调。
如此一来,毛主席身边最为得力的助手就是周总理了。
周总理不仅有大局观,多年来指挥作战也完全彰显出强大的指挥能力,邓颖超后来都回忆道:“恩来同志在陕北时实际上就是总参谋长,很多作战方案都是他先拟好,再由主席审批;或者他先去找主席请示,双方谈好后再由他来贯彻。”
尤其是三大战役期间,前线的战况瞬息万变、极为焦灼,毛主席始终在思考着胜利的方向。
每天都有大量的军事电报来到这里,最先看到的就是周总理。
他对于全局本就是把控的,因此在审阅电报后,他会先考虑好自己的意见,也在地图上明确标记,随后再去找毛主席商量。
一旦做出了决定,那么重要的文电一般是由毛主席来亲自起草传给前线的将领们。
周总理曾说过:“转战陕北,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这个司令部的面积确实很小,可那一封封传出去的电报足以改变世界的格局;司令部内长期在场的其实也只有两三个人。
很多重大的决策确实也是毛主席做出的,他起着主导作用,但很多具体的问题都是周总理在协调与把控。
虽然建国后周总理的肩膀上也没有“星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统帅级别的,不亚于任何一位新中国的元帅。
梁簌溟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周总理是一位绝顶聪明的人,毛主席只要召开会议,特别是在建国后,他讲话向来是思维跳跃的,有时还会海阔天空,究竟讲的怎么样,别人未必会明白,但周总理全部都明白。”
接下来在贯彻落实的时候就由周总理来了,他能很好的把毛主席的讲话细分下来并贯彻下去。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地步,主要是因为周总理足够了解毛主席。
经过漫长的革命历史,他们之间是互相熟悉的,尤其对对方的为人、心理特点都是有数的。
回顾长征之前的历史,周总理在一段时间内的地位都要高于毛主席的,当他发现毛主席的思想能真正挽救革命后,他根本不在乎自身地位的变化,主动将毛主席推举上去,一直将毛主席视为“帅才”。
记者斯诺曾多次接触过毛、周二人,他也说过:“他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几十年间,周总理从来都没有过个人野心,而毛主席也看到了周总理身上那种能够鼓舞人心的卓越才能,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绝对不是表面上的上下级关系。
在与毛主席的关系上,周总理一直都是极为放松的,他在政治舞台上也有着自己的风格。
由于毛主席的思想自成体系,周总理也在各个领域有着深入思考,他总能给出毛主席很多诚恳的建议,这些建议又进一步完善了毛主席脑海中的那个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 这位伟大的总理就被人比作“周公旦”。
由于身上的担子很重,周总理每天顶多只能睡上几个小时,这件事几乎人尽皆知,就连远在越南的胡志明都知道。
胡志明于1968年抵达北京后,向周总理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你能考虑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个小时。”
考虑到实际情况,周总理还是遗憾地回答:“我做不到。”
滚滚历史长河,似乎还真的找不到比“毛周”更厉害的组合,他们相识之初,就注定成为中华民族的幸事。
参考资料
【百年党史天天读】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澎湃新闻周恩来 睡眠最少的领袖 北方网
周公千古